50佳農民合作社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小康生活,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這個偉大的時代,變得觸手可及。
萬眾一心,埋頭苦干,153萬家農民合作社以其蓬勃之勢、合作之力,成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道路上的中堅。
中國合作經濟年度成就獎50佳農民合作社,是中堅中的先鋒。
他們以合作經濟組織的名義帶領父老鄉親向前,把扶貧攻堅、共同富裕作為一種神圣使命承擔在肩。他們將農民凝聚為一個集體,讓無數弱小匯集成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力量,這力量使更多的農民走出貧困,看到未來的光芒。
他們默默上下求索,為中國夢的實現,不懼長路漫漫,把攻堅的號召變成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的動力,把筑夢的歷程變成一支合作興農助力小康的贊歌。
他們是最弱小的農民,他們是最強大的力量。
工商登記時間:2012年8月20日
成員數:465
出資總額(萬元):2000
年營銷額(萬元):5000
年利潤(萬元):2200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產品產地認證示范社評定情況:省級示范社
貴州盤縣普古銀湖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經營范圍為:水果、蔬菜、經果林種植、初加工及銷售;家畜、家禽的養殖及銷售;農業休閑觀光。2013年,合作社與貴州娘娘山高原濕地生態農業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共同組織籌建盤縣娘娘山高原濕地生態農業示范園區項目,園區總規劃面積275平方公里,涉及盤縣和水城兩縣的6個鄉鎮,規劃總投資50億元,覆蓋農戶18000戶64000人,扶持貧困戶4600戶13000人。園區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理念,把生態建設與氣候、山地、人文環境、生物多樣性等優勢相結合,大力發展山地特色農業產業、山地旅游產業。
娘娘山園區自啟動建設以來,采取“園區+聯村黨委+農戶”的方式,將核心區村集體生態林、濕地等資源和農民的資金、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到園區發展產業。入股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2年的4000元提高到2015年10800元,共解決885戶3288人脫貧。
工商登記時間:2009年3月14日
成員數:520
出資總額(萬元):620
年營銷額(萬元):8637.12
年利潤(萬元):2468.85
產品認證情況:綠色、無公害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示范社
江西上饒市廣豐區興眾林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自成立以來,先后在湖豐鎮、排山鎮、蘆林西壇、桐畈鎮等地建立綠色果品基地6個,面積逾4350畝,其中天桂梨2180畝、馬家柚1600畝、花卉基地250畝、名優水果苗木繁育基地260畝、良種采穗圃60畝和兩個珍禽養殖基地。同時還與周邊鄉鎮1120戶農民建立了聯結關系,聯營面積達1.2萬余畝,帶動農民6000余人走上致富之路。
合作社2016年農作物種植面積4350畝,主要產品年產量528.9噸,其中:農作物產量276噸;畜禽出欄產量38632只,畜禽存欄1002只,畜禽產品產量28噸;水產養殖面積40畝,水產品產量18.9噸;特色產品總量206噸;植保合作社服務面積2180畝;農機擁有量32臺(套),農機合作社作業服務面積2180畝。
工商登記時間:2010年8月
成員數:121
出資總額(萬元):2000
年營銷額(萬元):14000
年利潤(萬元):1400
示范社評定情況:省級示范社
山東桓臺縣天馬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總經營面積20000多平方米,開發魯供天馬特色農產品100余個,主營業務年銷售過億元。
在農產品銷售渠道建設方面,合作社積極和省內外大型商場、超市連鎖賣場對接,暢通產品銷售渠道。同時,通過自建魯供天馬農產品直營店、加盟店銷售。目前,全省各地建設的“魯供天馬”特色農產品連鎖店已達到102家,銷售額過億元。在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方面,2013年,合作社自主開發建設了魯供天馬農產品網上購物商城,2015年10月升級改版為魯供天馬電子商務平臺,定位為山東省農業領域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平臺由線上的“魯供天馬”網和線下100多家“魯供天馬”特產超市連鎖店組成,通過線上線下的互動結合,幫助省內農民實現農產品產銷對接。今年上半年,魯供天馬電子商務平臺注冊用戶66000多人,上網優質農產品4600多種,實現網上銷售額1000多萬元。
工商登記時間:2012年12月
成員數:108
出資總額(萬元):1500
年營銷額(萬元):2000
年利潤(萬元):600
示范社評定情況:省級示范社
山東省雪蓮兔業專業合作社2016年社員發展到200余家,母種兔2萬余只,每月出欄商品兔達到6萬余只,年銷售收入達2000余萬元,實現純收入600余萬元。肉兔養殖基地占地200多畝,帶動全國各地上萬農戶發展養兔。
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對養殖戶實行統一提供種兔、統一防疫、統一提供飼料、統一培訓技術、統一保底回收商品兔;采取“養殖戶入股”模式,采取入股分紅,不具體參與養殖過程,年終按入股股金保底分紅;采取“租賃式養殖”模式,由合作社投資修建兔舍,農戶根據自己資金實力,勞動力情況,租用兔舍或者種兔,并在合作社指導下,統一技術標準養殖。合作社加強規范管理,并探索銀社共建新農村模式“金融企業+合作社+社員”,解決社員發展養殖業的資金瓶頸問題。
下一步,高效生態是合作社對養兔業的新定位,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傳感器等高新技術的應用,將傳統養殖帶入集約化、精準化、智能化時代。
工商登記時間:2009年3月
成員數:670
出資總額(萬元):500
年營銷額(萬元):7600
年利潤(萬元):608
產品認證情況:綠色、有機產品
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省級、地市級示范社
內蒙古商都縣鑫磊蔬菜專業合作社共有10個村民小組670戶2368人,其中勞動力1230人,現有耕地21837畝。主要經營蔬菜、瓜果、農作物種植、購銷、初加工、倉儲、農業生產資料銷售(不包含農藥)、農業技術、信息服務、農民培訓等業務。本著“有機、環保、綠色”經營理念,精心打造“鑫漩牌”環保、綠色、有機蔬菜、雜糧等產品。目前,產品暢銷內蒙古、北京、河南、浙江、湖南等省市。
合作社按照“民辦、民營、民受益”的基本原則,實行自我管理、自負盈虧,村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擁有自己網站,開設了電商平臺,合作社的11000畝蔬菜基地被認證為“綠色食品”及600畝有機蔬菜種植基地。并在占地60畝的農業產業化大棚蔬菜種植基地,建設的追溯體系監督和管理綠色、有機蔬菜種植基地的整個生產管理過程,包括從種植、田間管理等全過程。
工商登記時間:2008年
成員數:57
出資總額(萬元):410.9
年營銷額(萬元):1500
年利潤(萬元):800
產品認證情況:綠色、地理標志示范社評定情況:地市級示范社
2013年至今,河北省遷西縣虹泉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在河北省食用菌產業體系創新團隊的扶助下,通過科技創新積極進行提檔升級改造,現已建成標準化菌種廠4000平方米,生產菌棒150多萬棒,標準化栽培基地80畝,并輻射帶動本村廣大菇農搞科技致富。全村共有標準化菌廠3家,栽培基地面積已達300多畝,生產菌棒400多萬棒,預計純收入1500余萬元。2009年,該基地生產的栗蘑榮獲“中國廊坊名優農產品獎”“中國農經產業發展論壇金獎”;2010年,榮獲“中國特色農產品博覽會金獎”;同年,注冊了“虹泉”(鮮品)、“栗茸”(干品)商標;2011年,獲“國家綠色食品認證”。
目前,通過“互聯網+”模式,積極開展“農超對接”、電子商務平臺、旅游農家樂采摘等多種形式進行推介,產品已遠銷京、津、唐、濟南、大連等大中城市。2016年,該合作社正在籌備建設遷西縣食用菌批發交易市場,各項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工商登記時間:2012年8月
成員數:118
出資總額(萬元):1000
年營銷額(萬元):4000
年利潤(萬元):480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綠色、有機示范社評定情況:省級示范社
江蘇響水縣連萬家蓮藕專業合作社主要經營淺水藕系列產品、蓮藕汁飲品生產加工、鄉村旅游業。合作社規劃淺水藕種植面積10000畝,目前核心區5000畝。以南斯拉夫雪蓮藕、泰國新一號、美國花旗蓮等多種高產高效優質品種為主。
合作社根據揚州大學農學院示范實驗并研發的新成果,采用立體養殖方式,套養泥鰍、龍蝦、菱角等,并建立早熟淺水藕培育連棟大棚300畝,為淺水藕一年四季供應市場提供保障。基地還投資1000萬元引進臺灣先進的藕汁鮮榨生產加工全自動流水線設備,并在小尖工業園征地100畝,建1萬平方米生產車間、2000平方米辦公區,可日產鮮榨灌裝飲品5萬瓶,年產值近億元,為淺水藕的合理消化解決了后顧之憂。
合作社投資1000萬元努力打造有氧旅游、觀光旅游、文化旅游,為帶動當地1000多戶農民生產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和發展平臺。
工商登記時間:2012年
成員數:276
出資總額(萬元):1000
年營銷額(萬元):9100
年利潤(萬元):420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
示范社評定情況:地市級示范社
浙江臺州市九聯生豬產銷專業合作社現有母豬存欄1.9萬頭、肉豬存欄7萬頭,年出欄商品豬15萬頭,規模豬場133個,總產值達8億多元,其中占地面積100畝以上的豬場45個。
合作社組建以來,率先推行統一選購生豬品種、統一選購供應飼料、統一選購獸藥(疫苗)、統一選購機械設備、統一推廣技術標準、統一開辟生豬銷售渠道的“六統一”經營模式,開展優惠采購、優勢銷售、優質技術、優先發布市場信息的“四優”服務,不斷增強了市場競爭力,有效避免了養豬風險,促進了養豬業的健康發展。2014年,合作社與上市公司大北農合作,共同投資1200萬元,在臨海建造年生產能力5萬噸級的飼料生產線,實現散裝飼料配送,大大節省了飼養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此外,合作社建造農產品直銷與配送中心,將合作社的產品,從原料生產到飼養、屠宰加工各個環節進行全程監控,讓食品安全可全程追溯,讓消費者吃上安全、放心、健康的食品。
工商登記時間:2012年8月
成員數:165
出資總額(萬元):2600
年營銷額(萬元):1760
年利潤(萬元):426
產品認證情況:有機、綠色、無公害
湖北陽新縣新陽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主要種植有紅肉龍果、草莓、葡萄、桑葚、櫻桃、彌猴桃、枇杷、藍莓、無花果、綠色名優蔬菜等;養殖魚塘100畝、豬350頭、雞12000只。近幾年,合作社與湖北新陽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合作社+基地+公司+農戶”“果蔬種植+技術推廣+綠色品牌+農特銷售”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
合作社按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和設施要求,在基地配套實施了V型棚架避雨栽培技術、單體溫棚、連體溫室、全自動噴滴灌系統、太陽能物理殺蟲燈、生態防蟲網、水果套袋技術等國內外最先進的技術設備,基礎設施形成了“田成方、樹成行、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車能進、貨能出”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格局。合作社全面做好果品引進、研發、栽培、儲運和銷售各環節質量技術,購進了農產品檢測儀器和設備。
工商登記時間:2012年
成員數:47
出資總額(萬元):700
年營銷額(萬元):8600
年利潤(萬元):613
產品認證情況:綠色產品
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示范社
廣東惠州市廣博大種植專業合作聯社以博羅縣廣大甜玉米專業合作社為母社,帶動博羅縣柏塘鎮柏盛水稻專業合作社等1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發展。聯社通過實行統一品種、統一種植標準、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品牌、統一產品銷售的“五統一”管理,社員實現信息共享、技術互助、優勢互補和利潤共享。市場營銷方面,合作社通過加強管理,打造品牌,成功和北京(京客隆)、江西(國光)、以及深圳(家樂福)、廣州(樂家)、東莞(嘉榮)等大型連鎖超市簽訂產品銷售合同,在“農超對接”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
在技術方面合作社與廣東省農科院、博羅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建立了合作關系,在控釋肥、高效栽培、土壤的檢測、優良品種的推廣以及技術的培訓等方面對社員進行專業指導,促使社員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生產。2015年,聯合社資產總計達6328萬元。在合作社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帶動了7268個就業崗位,促進農民年人均收入6.38萬元,截至目前已增加帶動面積1.93萬畝。
工商登記時間:2009年
成員數:692
出資總額(萬元):1300
年營銷額(萬元):2862.68
年利潤(萬元):182.4
產品認證情況:有機食品
示范社評定情況:省級示范社
云南騰沖市高黎貢山生態茶業專業合作社主要從事茶葉種植、加工、銷售、開展與茶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培訓、技術交流和信息咨詢服務。合作社按照“公司+院士工作站+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市場”的新型社會化經營模式,進行生態茶園建設,完善產業發展利益分配機制,帶動茶農增收致富。目前,合作社現有社員692戶,輻射帶動3000多戶周邊茶農,輻射帶動茶園2萬畝。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2862.68萬元。
合作社采用直接租賃、聯合建設等方式,流轉茶園12000多畝,按保護價收購農戶的產品,年終根據合作社的產量、質量給予返利,合作社再返還給農戶。茶農既有土地流轉的收入、做工的收入,還有鮮葉交售收入。
合作社把茶葉產業發展成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支柱產業,按照“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自身發展”的產業化模式,依靠科技、依靠廣大社員和茶農,充分發揮合作經濟組織的優越性,通過公司和合作社的共同發展,將高黎貢山品牌做大、做優、做強,預計到2020年,實現總產值5000萬元,發展社員2000戶,帶動茶園3萬多畝,年帶動農民收入2800萬元。
工商登記時間:2013年10月21日
成員數:121
出資總額(萬元):365
年營銷額(萬元):8277.58
年利潤(萬元):947.97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
示范社評定情況:無
福建長泰縣輝農農林專業合作社組織社員開展水果、苗木、花卉、蔬菜種植活動及水產養殖活動,統一采購社員種植及養殖所需的生產資料,組織采購、銷售社員蔬菜的初級農產品,為社員提供新產品提供和技術培訓服務。目前主要種植番石榴、青棗、龍眼、荔枝、木瓜、蓮霧等6種,種植面積650畝。
合作社制定了生產管理制度,制定統一生產技術規程和產品質量標準,建立生產記錄制度,產品追溯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把農產品質量管理作為合作社長遠發展的基石,抓實抓好農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合作社采用合作制、合同制等方式帶動周邊480個農民,種植水果面積650多畝,每年可為當地農民增收110萬元以上。2015年,合作社社員年純收入92938元。合作社還將適合自身的品種、種植方式、經營模式引進其中,制定共同的品牌和商標,發展種植園,實現規模化,效益逐步提升,通過“活盤”商標及無公害產地產品認證,打造品牌優勢,產品不僅銷往廈門、漳州、泉州,還銷往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嘉興等地。
工商登記時間:2009年8月
成員數:106
出資總額(萬元):144
年營銷額(萬元):7482.965
年利潤(萬元):1072.213
產品認證情況:無
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示范社、省級示范社
內蒙古巴林左旗北方笤帚制品合作社主要從事笤帚苗良種繁育、推廣、技術指導和服務,進行笤帚苗收購、加工和銷售。下設市場營銷、生產加工、技術研發、信息咨詢4個機構。合作社成立以來充分發揮組織、協調和帶動作用,積極開展特色笤帚苗及制品的生產、加工、經營活動,做到資源、信息、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經過幾年努力,合作社輻射帶動種植基地10萬畝,大中小型加工企業(戶)16家,有專兼職經紀人22人。2013年合作社社員生產笤帚苗300多萬公斤,加工各類笤帚560萬把,營銷原苗1300多萬公斤。合作社現生產民用笤帚、精品笤帚和出口笤帚三大系列,60多種花色,產品主要銷往河北、江蘇、浙江等16個省市并出口韓國、日本等國及臺灣地區。
工商登記時間:2008年4月22日
成員數:86
出資總額(萬元):500
年營銷額(萬元):1900
年利潤(萬元):570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
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示范社
江西宜黃縣富民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是一個以食用菌種植、菌種銷售于一體的新興農民專業合作社。現有社員86人(其中貧困戶9戶),主要種植虎奶菇、竹蓀、羊肚菌、大球蓋、雞腿菇等食用菌品種。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經營模式,帶領和引導周邊村民及貧困戶種植食用菌,并輻射至中港、黃陂、新豐等周邊鄉鎮。2016年,合作社基地種植食用菌150多畝,合作社社員種植食用菌面積達1350多畝,年總產值達1900萬元(包括基地),凈利潤達570多萬元,帶動周邊300多戶農戶(貧困戶)就業脫貧。
今后,合作社將在搞好現有的150畝食用菌種植基地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基地種植食用菌面積100畝;在品種方面,從單一的竹蓀菇、虎奶菇向珍稀品種、多樣化發展、滿足市場需求;在現有的食用菌培植、生產廠房的基礎上,繼續擴大規模,擴建400平方米左右的車間1個。
工商登記時間:2010年1月5日
成員數:323
出資總額(萬元):1050.8
年營銷額(萬元):5200
年利潤(萬元):123
產品認證情況:綠色、有機、無公害示范社評定情況:省級示范社
陜西洋縣朱鹮湖果業專業合作社是以種植、加工、銷售朱鹮湖牌有機黃金梨、大櫻桃、黑米、紅米、香米、菜籽油、香油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合作社下轄經紀人、農技、農村扶貧互助資金三大協會,分別進行有機梨果、大米、蔬菜、大櫻桃產前、產中、產后技術培訓,分別和西安、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地建立了20多年的收購、直銷業務關系。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合作社逐步形成規模化示范試點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
2015年,合作社建設有機稻油基地2300畝,有機黃金梨種植基地3800畝,免費向社員配供有機肥、良種、梨果套袋、太陽能殺蟲燈等農業生產資料累計投入126萬元,舉辦有機農業技術培訓8場次,培訓人數2600人次,嚴格按照有機農業生產標準生產,推行標準化生產,帶動了周邊3個鄉鎮1200戶群眾從事有機農業種植,農產品附加值提高,社員群眾基地生產的原糧均以高于市場30%的價格全部收購,增加了收入。
工商登記時間:2008年6月
成員數:131
出資總額(萬元):300
年營銷額(萬元):3100
年利潤(萬元):300
產品認證情況:綠色食品
示范社評定情況:省級示范社、市級示范社
江西寧都縣小布金葉茶葉專業合作社多年來,在寧都縣供銷社的服務、指導和項目建設的推動下,現已成為寧都縣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成為輻射和帶動一方農民致富的“領頭羊”。目前,合作社發展社員131戶,擁有茶葉種植基地4500畝,加工廠房1100平方米,設立省內外營銷網點和產品推介窗口6個,資產總值770多萬元,年銷售各種等級茶7500余公斤,銷售收入達3100余萬元,通過參股寧都縣供銷社興農電子商務公司,利用1號店特產中國寧都館和“供銷e家”電商平臺,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小布金葉茶葉專業合作社創辦至今,先后獲得江西省“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先進茶葉專業合作社”和省、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等榮譽;其小布“茗牌”綠茶曾獲北京茶博會、上海茶博會、江西茶博會金獎,2016年再捧江西廬山問茶會暨茶葉評比會金獎和“中綠杯”中國名優綠茶評比銀獎。
工商登記時間:2008年
成員數:502
出資總額(萬元):428
年營銷額(萬元):9095.51
年利潤(萬元):375.88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
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示范社
湖北宜城市玉保養鴨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經營蛋鴨種苗、成鴨、鴨蛋銷售加工,并為社員提供技術服務和市場信息。主要產品成鴨及鴨蛋產品遠銷江西、河南、四川、江蘇等地。
合作社從組建之初,積極推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打造合作社與農戶和市場聯結的紐帶,實現了合作社與農戶按訂單組織生產,不僅使農產品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也解決了合作社加工所需的原料。一方面合作社蛋鴨基地建設,打生態牌,從原料的水龍頭開始抓質量,依靠科技,發揮宜城特色鴨基地的優勢,大力推行選用外形好,口感柔軟,營養價值高的優質、無公害原料品種。先后與2000多個戶鴨民簽訂了鴨蛋回收訂單合同。目前訂單戶已增加到1萬余戶,訂單面積達覆蓋整個宜城。同時合作社還發展了400畝蛋鴨養殖基地生產基地,確保鮮蛋供應充足。同時,合作社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先后與1萬名養殖戶與合作社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
工商登記時間:2009年9月
成員數:227
出資總額(萬元):123.9
年營銷額(萬元):1860
年利潤(萬元):640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
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示范社
貴州思南縣常青種養專業合作社有機茶核心基地位總占地面積3000余畝,茶園種植面積2200畝,年產值3000余萬元。合作社堅持生態茶業,引入“自然農法”生產概念并掛牌“國家級現代農業技術體系示范基地”。
合作社充分結合外延式擴張與內涵式擴張兩種方式,通過農民培訓、示范基地帶動發展的模式推廣生態農業工程技術,整合農戶資源,生產、銷售、研發穩定協調前進,進行產業鏈資源整合,同時,發展觀光農業示范區和生態旅游業及其附加產業,重點研制相關產品,進一步拓展產品線,實行多市場經營戰略。在生產經營中,合作社以推進標準化建設為基礎,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為準則,發展有機茶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化經營為方向,實現企業增收、政府增稅、社員增收。同時,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和獨特的加工工藝,嚴格加工生產及產品包裝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打造國內國際一流的茶葉品牌產品。
工商登記時間:2006年
成員數:109
出資總額(萬元):200
年營銷額(萬元):2482
年利潤(萬元):337.4
產品認證情況:綠色產品
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示范社
浙江臨海市福祿豆面專業合作社是一家以紅薯粉絲為主導產業,專業從事紅薯種植、粉絲加工、包裝、銷售于一體的合作社,有綠色食品番薯生產基地3500畝。目前合作社已全面實現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品牌化經營。
臨海市福祿豆面專業合作社創辦之初,人員規模少,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合作社有社員109人、管理人員10人、專業技術人員5人。合作社自成立以來,堅持“民辦、民管、民收益”的宗旨,為成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工作,嚴格按照章程規定,實行民主管理,規范管理行為,維護成員的合法權益,組織實施標準化生產,依托科技創新,不斷完善管理模式,全面提高產品品質,促進了當地番薯產業的發展和社員增收。
工商登記時間:2008年3月13日
成員數:1200
出資總額(萬元):671
年營銷額(萬元):2600
年利潤(萬元):240
產品認證情況:無
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示范社、省級示范社
吉林省公主嶺市萬欣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組織采購、供應成員所需的生產資料;收購、銷售成員生產加工的產品;開展成員所需的運輸、儲藏、加工、包裝、農機作業等服務;引進新技術、新品種、開展技術培訓、技術交流和咨詢服務。2015年合作社流轉土地6660畝,農機服務作業面積117000畝,農機作業輻射公主嶺市周邊多個鄉鎮及伊通縣、松原長嶺縣、乾安縣。
合作社萬欣糧食烘儲中心總占地面積2.7萬平方米,千噸干糧儲藏囤4個,糧食收儲庫1萬多平米,可存儲糧食7.5萬噸;為提高玉米產品附加值,引進日產60噸玉米加工設備,加工各種玉米食品;現已建牧業小區6棟,每棟面積750平方米,一棟可養品種母牛100頭;另外,合作社經過兩年的探索和實踐,開展了土地糧食銀行業務。
工商登記時間:2013年5月
成員數:150
出資總額(萬元):500
年營銷額(萬元):1530
年利潤(萬元):275.4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示范社評定情況:省級示范社
貴州思南縣凈鑫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已建成高標準無公害茶園基地1650畝,年產無公害生態綠茶、紅茶、白茶、黑茶等各類茶葉120噸,年產值2000余萬元,2015年銷售收入1530萬元,截至目前,已實現銷售收入967萬元。
合作社以服務思南縣張家寨省級現代高效茶產業園區茶農為宗旨,增加茶農收入為目標,最終實現茶葉的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2015年合作社社員人均分紅18360元,比周邊非成員農民高出70%,從真正意義上促進了農戶增收,同時也使村級集體經濟得到了發展壯大。
合作社生產的產品有:“梵凈山·凈鑫牌”綠茶、紅茶、白茶、黑茶等各檔次茗茶,共4個系列32種規格。合作社還將大力提升產品科技研發水平,開發以優質綠茶為基礎的茶葉代用品、茶飲料、冰茶、茶食品系列產品。由于產品質優價廉,目前已遠銷北京、上海、廣東、山東、青海、香港及歐盟等國內外城市。
工商登記時間:2008年2月
成員數:146
出資總額(萬元):680
年營銷額(萬元):2778
年利潤(萬元):358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
示范社評定情況:省級示范社
江西分宜縣昌榮種養專業合作社基地種植面積3600多畝。主要業務范圍為:牲畜、豬、家禽的飼養、銷售;水果種植、農副產品、花卉、苗木的種植與銷售;旅游及餐飲業,帶動周邊農戶2000多戶,年均增收5000元。
2009年12月份,在供銷合作社的大力支持下,對企業重新組合,為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為引領廣大農民依靠科技創新,促進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向社會提供安全、優質、綠色的產品的同時,吸收更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由于企業發展步入正軌,由自繁自養,走向了產、供、銷一條龍式的良性循環發展之路,企業的社會效益顯現。成員的生產資料由合作社統一購買,生產的產品也由合作社統一銷售。農產品60%以上銷售進超市,實現了“農超對接”。
工商登記時間:2011年
成員數:169
出資總額(萬元):300
年營銷額(萬元):3211
年利潤(萬元):343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示范社
云南金平縣雙團坡香蕉種植專業合作社主要經營香蕉種植及產品包裝、購銷;中藥材種植、購銷;林下生物資源開發;農業生產資料的購銷;家禽及畜牧養殖等。
合作社成立以來,以規模化、規范化、標準化種植為切入點,以“合作社+公司+基地+社員+互聯網運營”的模式運作。2011年專業合作社在金平縣沙依坡鄉實施了投資1700萬元的6000畝的香蕉標準化種植項目,開挖公路41公里,3個村委會16個自然村720戶3900名村民受益,培植了年產香蕉13000噸產值2600萬元產業,帶動了農村產業發展,此項目的實施使當地村民人均年增收2100元,為當地的精準扶貧樹立了良好形象;2014年專業合作社在金平縣金水河會鎮南科、烏丫坪村委會拉祜族、布朗族極少數民族聚居區實施了水麻皮種植產業項目,示范種植2500畝,建設了占地面積為15畝,年出水麻皮苗為150萬株的育苗基地。
工商登記時間:2009年5月
成員數:260
出資總額(萬元):1800
年營銷額(萬元):5600
年利潤(萬元):126
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地市級示范社
山東棗莊市棗店香大紅棗種植專業合作社依托店子鎮大紅棗種植產業優勢,以土地為紐帶,集農資經營、配送,農機、農技服務,信用合作、科教培訓、電子商務和大紅棗產加銷于一體的綜合性農民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流轉棗園2160畝,對全鎮6萬畝的棗園進行不同環節的生產托管服務,設有管理部、營銷部、技術部、農資部等部門。2013年合作社投資260萬元改良棗園面積1000畝;2014年投資300萬元改造了2000余平方米的加工車間;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5600萬元,為農增收30%,為農節約投資10%。
合作社采取“互聯網+合作社+生產企業+精準扶貧”模式,線上擁有山東一品棗香電子商務公司、山東供銷京東網上商城、1號店、郵樂網、買賣惠、小農丁及淘寶店鋪一品棗香特產等7家店鋪,線下有棗店香大紅棗展銷中心,在廣州、深圳、廈門、成都、上海設立銷售窗口,年銷售額達1000萬元。
工商登記時間:2007年8月8日
成員數:291
出資總額(萬元):300
年營銷額(萬元):2364.8
年利潤(萬元):342.3
產品認證情況:綠色、無公害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示范社
江蘇丹陽市江南草菇專業合作社現擁有草菇周年化生產溫室菇房600間、草菇菌種培養室50間。2015年產草菇、金針菇、杏鮑菇等各類食用菌2000余噸,實現產值2360多萬元,利潤340多萬元。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合作社堅持以龍頭企業為載體,以新型實用技術培訓為抓手,以訂單收購為核心,為廣大社員及菇農提供全方位、多層面、高質量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
近年來,合作社承擔了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新型合作示范項目“丹陽市草菇良種繁育及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建設”,建成草菇菌種培養室1500平方米,實現每年向社員和菇農提供草菇菌種200萬袋以上、食用菌栽培原料萬噸以上。
合作社依托食用菌龍頭企業江蘇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科技優勢、人才優勢、信息和市場優勢,為丹陽市的食用菌產業化服務。
工商登記時間:2011年1月
成員數:135
出資總額(萬元):300
年營銷額(萬元):4000
年利潤(萬元):400
產品認證情況:無
示范社評定情況:無
內蒙古包頭市重山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堅持走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經營發展道路,目前,合作社有社員135戶,帶動農戶306戶。年銷售收入實現4000萬元,肉羊存欄量為41000多只。
合作社與包頭王府井超市、永盛成超市等多家超市和農貿市場建立了銷售關系,產品市場競爭力全面提升,僅2015年出欄肉羊共計5萬只,社員每戶增收2萬多元,大大提升了服務農戶的能力。
合作社是內蒙古富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包頭市的總代理商,年銷售牛、羊等飼料1300多噸,常年聘用獸醫和養殖顧問,定期到社員養殖戶家免費進行疾病檢疫。利用微信、互聯網等現代化手段獲得養殖致富信息,改變養殖和管理方法、為社員提供全方位服務。在青山區供銷社的幫助下,合作社通過農商、農超、農電、農校對接、包頭市供銷經濟項目洽談會、社區便利店和美團網、綠嶺瀚漠等銷售平臺,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工商登記時間:2011年7月
成員數:56
出資總額(萬元):75.76
年營銷額(萬元):1860
年利潤(萬元):206
產品認證情況:有機產品
示范社評定情況:地市級示范社
內蒙古科右前旗環雨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是科右前旗唯一跨鄉鎮組成的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以水稻種植為根本,引領全旗水稻增產增收為目的,承擔科右前旗水田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工作,負責水田科技示范園區水稻新品種引進、實驗、示范推廣、水稻新技術及科技成果轉換等工作。現流轉土地3000畝、有水稻育苗基地16000平方米、水稻種子存儲庫房300平方米,中型拖拉機16臺、插秧機25臺,水稻育苗播種流水線6套,鋼架育苗大棚145個,能為科右前旗水田每年提供50萬市斤優質稻種。合作社被評為旗級和盟級先進示范社、盟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
在水稻種植板塊,合作社每年流轉2500畝-3000畝水田進行水稻種植,從育苗到收獲,均按正規技術進行合理化、科技種植;合作社以“稻花香”優質大米為主,同時開展了“蟹田大米”“機械除草”有機大米生產。
工商登記時間:2012年03月16日
成員數:582
出資總額(萬元):500
年營銷額(萬元):3100
年利潤(萬元):72
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示范社
湖北武穴市供銷羅城植保專業合作社擁有收割、耕田、植保、糧食烘干等設備20余臺套,年植保服務面積1.1萬余畝。圍繞破解“誰來種地”、“地怎么種”的農村難題,該合作社創新實施“土地保姆”“種田管家”等服務模式,積極為農民提供“全包式”“半包式”“菜單式”優質服務。
合作社以全托、半托為主要形式,推行良種推廣、農資供應、配方施肥、統防統治、農機耕作、田間收割、谷物烘干、代儲代工、技術指導、勞務服務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合作社發揮土地合作后“連線連片”的優勢,積極購進一批耕田機、植保機、糧食烘干機等各種機械20余臺套,采取集約化、規模化、組織化的生產方式,大力推廣新型農機技術的使用,拓展服務內容,延伸服務鏈條同時,合作社聘請農技專家下鄉傳技送課,每年組織各種農業技術培訓20多期2000余人次。
工商登記時間:2011年6月
成員數:318
出資總額(萬元):550
年營銷額(萬元):1500
年利潤(萬元):200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
示范社評定情況:地市級示范社
重慶云陽縣鑫燾菊花種植股份合作社帶動云陽縣堰坪鎮、票草鎮、龍角等鄉鎮800多戶農民種植菊花增收致富。合作社主要經營中藥材菊花、金銀花、小茴香,社員種植面積3000畝,帶動農戶種植面積0.5萬畝。產品大部分銷售到廣東、上海、廣西等的大茶商。
合作社成立以來對社員開展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對社員開展生產技術培訓,并印發技術資料;統一質量技術標準;統一制定產品生產技術規范和產品質量標準;統一物資采購,根據不同生產季節,按照種植中藥材菊花和金銀花、小茴香對生產物資的需求;統一對外采購專用生物肥等生產物資;統一對外宣傳,并統一組織產品銷售;統一產品品牌并設計制作產品包裝箱,對外簽訂銷售訂單,提供產品銷售信息的“五統一”服務。同時,合作社積極對社員開展科技培訓,培訓達到800多人次,提高了社員的合作意識、經營素質與生產水平。
工商登記時間:2008年9月22日
成員數:111
出資總額(萬元):555
年營銷額(萬元):3529
年利潤(萬元):160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
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省級、地級示范社
江蘇泗陽縣鴻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主要從事食用菌種植、加工和新產品的研發,產品有金針菇、黑木耳、雙孢菇、草菇、猴頭菇等。合作社擁有標準化車間、產菇房25棟,建有市級食用菌研發工程中心和食用菌即食品廠。合作社充分利用的工廠化種植車間,實行標準化生產操作,基本實現金針菇生產所需的光溫濕等的智能控制,大大減少人工成本,提高生產的精確度,穩定生產工藝。同時,通過“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形式,給合作社的社員提供市場上最好的菌種,后期市場品牌的加工、銷售這一塊,幫助他們消除后顧之憂。經過示范與推廣,合作社不斷向周邊地區拓展,直接帶動周邊2000余戶農戶實現共發展同致富。單一品種的銷售收入達1400萬元,入社社員人均每年盈利都在20萬-30萬元不等。合作社積極參與“北冬蟲夏草高效栽培技術集成與示范”,新建北冬蟲夏草生產專用車間5個,生產規模達10萬瓶。
工商登記時間:2008年
成員數:200
出資總額(萬元):345
年營銷額(萬元):1500
年利潤(萬元):200
產品認證情況:有機
示范社評定情況:省級示范社
河南靈寶市信達果業專業合作社現有培訓室100平方米,培訓儀器8臺件,2011年投資100余萬建物聯網及專業信息網站平臺,培訓力量雄厚,其中高級技師5人、技師10人。常年聘請中國科協講師團5人,并依托中國農科院、西北農林大學、鄭州果樹研究所等科研單位指導社員生產,每年開展相關技術培訓20余次,累計培訓社員20000多人次。
合作社以成員單位靈寶市信達果業有限責任公司焦村鎮300畝高效示范基地為依托,引進了桃、李、梨、杏、葡萄等五大類40多個品種試驗、示范,制定生產技術規范和產品質量標準,引導農民從綠色水果向有機水果轉換,從單求產量向有機精品水果方向發展。現每年向社會提供20萬公斤優質水果,帶動發展2萬余畝小雜水果和1000余畝大棚水果,完成了1100畝有機水果的產地認證和產品認證。社員及農戶種植的水果銷售價格平均提高1元/公斤,畝均增收3000元左右,戶均增收2萬元左右。
工商登記時間:2008年
成員數:127
出資總額(萬元):1
年營銷額(萬元):3200
年利潤(萬元):310
示范社評定情況:省級示范社
云南騰沖縣振中和蔬菜專業合作社是一家從事蔬菜種植、加工、銷售、研制一體化服務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合作社成立后,積極面向蔬菜種植戶開展產前、產中、產后“三位一體”的綜合服務,堅持走“定單農業”道路,統一提供良種、統一技術措施、分戶進行指導,嚴格按照無公害蔬菜生產標準種植,由合作社與龍頭企業簽訂收購合同,合作社再與農戶簽訂種植協議,組織社員按無公害標準種植蔬菜,再統一交售。騰沖縣和順香食品工貿有限公司將收購的蔬菜進行深加工包裝銷售,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合作社現擁有加工場地6000平方米,建有年產3000噸蔬菜腌制生產線一條,現有員工50余人。
幾年來,合作社建立了完整的蔬菜種植、加工、銷售產業鏈,保護了農民及專業合作社的合法權益,有效地促進騰沖蔬菜種植加工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在帶動廣大農民群眾增收方面起到了示范和帶動作用。
工商登記時間:2008年3月
成員數:308
出資總額(萬元):518
年營銷額(萬元):2537
年利潤(萬元):138
產品認證情況:綠色食品
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示范社
山東省文登市匯通果品專業合作社自成立以來,圍繞果業發展的難點、熱點問題,充分發揮作用,積極主動工作,建起了從生產到市場終端的綜合服務體系,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體制,通過集中服務,統購、統銷的經營模式組織生產,成員間合作關系緊密。主要生產資料統一購買率達到95%以上。通過統一組織購買生產資料,社員不僅能放心質量,而且享受到最低批發價,生產資料平均價格能低于市場價的15%以上。合作社產品統一注冊了“匯潤”商標,社員產品全部由合作社統一包裝,通過合作社組織銷售,產品統一銷售率達到90%以上。2015年,合作社銷售收入2537.34萬元,社員每畝平均純利潤可達7000元-8000元,比周邊果農畝純收入高出15%,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工商登記時間:2012年8月
成員數:118
出資總額(萬元):1000
年營銷額(萬元):4000
年利潤(萬元):480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綠色、有機示范社評定情況:省級示范社
山東新泰齊云花生專業合作社主要從事花生生產及良種繁育推廣、收購、銷售、技術、信息服務以及花生系列產品的深加工和營銷等,現有入社社員160人。目前,已在龍廷、石萊、放城、青云街道等鄉鎮及岱岳區設立基地30處,種植面積突破1萬畝,帶動農民4000余戶,逐步形成了由“示范基地+大田托管+花生收購+花生深加工和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實現了“優一接二連三”的融合發展,提升了花生產業附加值,促進了農民增收。
2013年,合作社成立了齊云農機服務隊,先后投資120余萬元購置旋耕機械、噴灌等設備16余臺套,整合附近6個村的社員農機46臺套。2014年9月,合作社參股新泰金山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建廠,預計年生產花生油4000噸。合作社積極拓寬營銷渠道,與新泰糧食局達成每年油料儲備600噸的協議,可安排就業100余人。目前合作社已與6個鄉鎮簽訂了花生米收購意向書,解決了農民的后顧之憂。
工商登記時間:2012年4月
成員數:170
出資總額(萬元):734
年營銷額(萬元):1387
年利潤(萬元):243
產品認證情況:綠色示范社評定情況:地市級示范社
內蒙古扎賚特旗光明春農業專業合作社以“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的經營理念,積極應對市場變化,適時調整產業結構,于2015年4月與扎賚特旗蒙源糧食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簽訂(高于市場價)收購訂單協議,以“聯盟、加盟”為合作機制,得以長足發展。合作社與農資、農機生產廠家聯合直接購進成員所需的農資、農機等,并在各村屯建存放網點,定期組織成員學習培訓。
采用“農資生產經營廠家+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由合作社統一宏觀調控,堅持統一品種、統一供應種子、統一育秧技術、統一供肥、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產品標準、統一銷售。以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為目標,培育建立起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玉米、水稻生產基地,拉長農業產品的培育和銷售的鏈條。同時,合作社購買桌椅、投影儀,聘請農業專家對合作社成員進行培訓,引(購)進先進育苗技術,最終目標是實現完全訂單種植,有效降低玉米、水稻銷售風險。
工商登記時間:2007年9月
成員數:115
出資總額(萬元):2000
年營銷額(萬元):2911.76
年利潤(萬元):149.4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示范社評定情況:省級示范社、地市級示范社
江西省分宜縣科達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主要業務有地產中藥材、果蔬、花卉、苗木種植與銷售;牲畜、家禽飼養與銷售;水產養殖與銷售。經過幾年的發展壯大,合作社總資產增加到3000萬元,新增3家藥材基地,經營面積達到2000多畝,帶動農戶300戶,水產養殖面積500多畝。2014年成立分宜分社:分宜縣利鑫種養專業合作社,主要經營30畝香菇、300畝油茶、5000羽蛋鴨、1000羽土雞。
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創新模式,按照綠色產品生產要求進行“五統一管理”,即統一品種、統一原料、統一技術規程、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建立標準化基地,帶動農戶105戶,每個基地均設有專職技術員,農戶社員均經過統一技術培訓,以6至8人為一組按照統一生產規程作業,通過良好的操作規范(GMP)及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HACCP)質量管理體系,實現“從基地到餐桌”全程無污染控制。
工商登記時間:2012年10月19日
成員數:105
出資總額(萬元):500
年營銷額(萬元):1971
年利潤(萬元):130
產品認證情況:綠色、無公害示范社評定情況:地市級示范社
陜西靖邊縣靖農信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惠利園集團欲打造的靖農鄉村電商平臺。合作社于2015年籌建籌福鄉村電商運營中心,通過實行互聯網O2O線上線下進行運營管理,實現電商隊伍服務全國,開設渠道有淘寶店鋪、郵樂網、阿里巴巴、微信商城,更配有實體產品展廳。
該項目構建城鄉互通平臺為基礎,以陜北靖邊縣地區農業、農副產品、特色特產產品為主打,通過建立銜接農戶、合作社、經濟聯社、物流、電子商務平臺等商務節點的產業鏈條,服務靖邊地區千家萬戶農村生產單元,切實解決工業產品進村入戶,農村富余農牧產品高價外銷,打通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等現實問題,致力于提升靖邊地區農村經濟活力,將靖邊地區特色產品推向世界,打造具有陜北特色的靖邊特產農村生態圈,讓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
工商登記時間:2009年6月4日
成員數:310
出資總額(萬元):255
年營銷額(萬元):1342.16
年利潤(萬元):108.01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示范社
湖北宜城供銷郭家臺生態甲魚專業合作社成立以來,主要為社員提供甲魚的養殖、銷售、運輸以及與甲魚養殖相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主要產品生態大米、甲魚、小龍蝦等,遠銷江西、河南、四川、江蘇等地。實行盈利返還的分配方式,直接帶動農民戶數2500戶,為農民增收3700萬元。
目前,合作社共有生產基地面積3000平方米,其中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1000平方米,土地流轉面積2000平方米。同時,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協會+農戶”經營模式,運用“鱉稻”共生的高效生態種養模式,以螺螄、小魚、小蝦等不含任何添加劑的活餌料投喂鱉種,同時稻田不施加任何化肥藥劑,依靠甲魚的糞便為稻谷提供肥料,依靠甲魚捕食昆蟲、實現生物防治預防稻谷病蟲害發生,達到水稻甲魚雙收,實現“一田兩用,一水雙收”。
工商登記時間:2008年12月10日
成員數:105
出資總額(萬元):206
年營銷額(萬元):3216
年利潤(萬元):68.37
產品認證情況:有機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示范社
吉林省集安市集誠農林特產種植專業合作社以新型經濟組織為載體,以基地建設為契機,以“農、工、貿”一體化為核心,以培訓、帶領社員共同致富為目標,有效地實現了資源整合,開辟了農村青年就業創業的綠色通道。產品出口到韓國、日本,國內銷售到北京、大連、重慶、廣東、廣西等地。
在合作社的帶動下,長白山輪葉黨參種植面積達到2000余畝、集安板栗1000余畝、紅松果林800畝、軟棗獼猴桃140畝,幫扶帶動600余戶農戶共同發展。在生產、加工、銷售方面,引入了現代化企業的生產經營理念,不斷完善農林特產品營銷網絡。2013年合作社又申請了國家農業產業化300噸輪葉黨參深加工項目,擴建了140平方米冷庫,新建了260平方米的加工車間;2014年與通化虎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合作,新建了大路電子商務服務站,為全體成員和村民搭建了網絡銷售與購買新平臺,平時村民可以到虎特電商服務站查詢種植技術和市場信息,足不出戶就可以網上消費及購買生產生活用品。
工商登記時間:2008年12月29日
成員數:1360
出資總額(萬元):150
年營銷額(萬元):1300
年利潤(萬元):20
產品認證情況:綠色、無公害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示范社
陜西銅川市耀州區柳林果品專業合作社現有加盟戶340戶,服務范圍涉及關莊鎮墓坳村、柏樹塬村、支河村及石柱鄉的龍首村、吳莊村、王益村等。
合作社每年都能按時指導供應農資,使每戶果農都能按時追肥、打藥防蟲,生產優質果品。同時本社還積極聯系省內外果品銷售網點,暢通銷售網絡,打通銷售渠道,把果品收上來、銷出去,賣個好價錢,讓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有效對接,實行雙向流通。經過多年的努力,銷售額不斷提升,2015銷售量達到1000多噸,銷售額達到了1300多萬元。
合作社多年來以市場為導向,早、中、晚搭配,先后引進紅嘎啦、玉華早富、紅將軍,日本宮崎短枝、山東惠民短枝、煙富10號等。經過多年發展,2015年—2016年合作社流轉了200畝復耕地建立了200畝高標準示范園,計劃2017年合作社示范基地再擴展600畝,真正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更多的群眾致富。
工商登記時間:2009年4月
成員數:445
出資總額(萬元):1000
年營銷額(萬元):1167
年利潤(萬元):110.2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綠色、有機示范社評定情況:省級示范社
貴州松桃長興生態茶葉專業合作社充分利用茶葉種植帶來的經濟效益與普通糧食作物進行經濟效益對比,積極引導村民傳統種植觀念的轉變,從傳統的糧食種植到經濟作物種植,實現產業結構調整,達到增收增效的成果。目前,合作社建有生態無公害茶園核心區面積1100畝,在種植基地項目規劃區內采取農戶參股入股,合作社培育農戶技術,指導農戶栽種,確保農戶銷售的方式,帶動周邊3個鄉鎮8個行政村農戶種植茶葉4000余畝;建有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的茶葉加工廠一座,加工設備30多臺,設備先進、行業領先,年生產能力25萬公斤,產品涉及綠茶和黑茶,綠茶有翠芽和大棕茶等,走上了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發展道路。
同時,專業合作社與農戶簽訂茶青收購合同,茶青收購制定一個保障價格,保障種植戶利益。合作社年均吸收臨時務工人員9000人次,其中貧困戶人數432人次,年均支出勞務工資85萬余元。
工商登記時間:2009年3月
成員數:159
出資總額(萬元):98
年營銷額(萬元):2400
年利潤(萬元):150
產品認證情況:無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省級、地市級示范社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榮豐商貿專業合作社發揮農資主渠道作用,組織供應占當地市場份額的80%以上。建立25個鎮、村、社三級農資直銷連鎖店。2015年冬季組織供應各類化肥2600噸、地膜130噸、種子3萬公斤。同時,合作社采取春賒秋收、以物易物的方法,加深與農民的緊密關系,為困難農戶解決資金80多萬元;開設“莊稼醫院”,收集傳播農業生產技術和農產品市場行情信息,開展測土施肥,深入田間地頭答疑解惑,服務到家。
合作社多方籌措資金1200萬元,建起農產品綜合市場90多畝、倉儲庫7000平方米、綜合服務樓600平方米、農資百貨門店800平方米,配置3輛拉運車,開設電子結算業務,建立起長期穩固的農產品銷售渠道;投資560萬元興建綜合服務樓,開展超市購物、餐飲、食宿、理發、郵政、煤炭、水泥等經營業務;設置信息發布室、文化娛樂室、圖書閱覽室開展公益性服務,并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先后捐資助學、接貧濟困20多萬元。
工商登記時間:2008年6月5日
成員數:10000
出資總額(萬元):158
年營銷額(萬元):1012.45
年利潤(萬元):104.54示范社評定情況:地市級示范社
內蒙古扎魯特鑫龍華農資專業合作社于2015年12月創建完成“農民專業合作社互聯網+異業聯盟商家發展農牧民成員利益共享創新模式”、農商共贏網LOGO、農商共贏網電子商務平臺版權專利,完成合作社成員在“農商共贏網”線上線下異業實體聯盟商家購物消費平臺,做到商家盈利分享給本合作社成員“紅利+公積金+養老金+公益金”。
工商登記時間:2005年
成員數:160
出資總額(萬元):100
年營銷額(萬元):1600
年利潤(萬元):165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示范社
浙江淳安千島湖紅姑娘無核柿專業合作社成立10多年來,組織機構完善,內部管理規范,運行服務良好。合作社擁有無核柿生產基地5768畝,聯接柿農3200戶。2015年銷售額達1600萬元,盈余165萬元,盈余分配按交易量返還給成員的比例達到75%,成員年均收入16000元。
合作社切實為社員做好產業發展中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的事情,實行“五統一”為社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系列化服務。統一生產標準,加強技術培訓,2015年組織社員參加業務技能培訓4期,培訓成員1500人次,發放各階段無核柿培管資料5000多份,指導柿農實施標準化生產面積5500畝,占總面積的95%;統一質量標準,確保產品品質和質量安全;統一農業投入品采購供應比例達到88%;統一包裝、統一品牌銷售,通過合作社流通網絡,統一“紅姑娘”品牌包裝銷售,成員銷售占總銷售額的比例達93%,為助農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工商登記時間:2012年3月
成員數:568
出資總額(萬元):160
年營銷額(萬元):8000
年利潤(萬元):80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示范社
山東省鄆城縣鑫豐種植專業合作社以訂單臘質玉米和優質強勁小麥的規模化種植和統一銷售為主。2013年,合作社與法國羅蓋特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簽訂臘質特種玉米種植回收合同,逐步帶動全縣的8個鄉鎮21個行政村推廣種植訂單臘質玉米和優質小麥。
幾年來,合作社累計投資170萬元購買玉米深松施肥機、玉米收獲還田機械、小麥收割機、撒肥機、小麥寬行寬幅播種機、大型拖拉機、高桿噴霧機共計72臺套;通過開展標準化種植,化肥直施、統一機械化耕種、收獲,病蟲害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合作社為種植農戶每年兩季作物每畝地減少化肥投入50元,帶動農機作業收費降低15%。合作社為為農戶進行代儲、統一銷售,實現農產品銷售收益最大化。2014年,合作社種植訂單臘質玉米2萬畝、優質小麥2萬畝,為種田大戶托管服務1萬畝,全年收購統一交售優質小麥4000噸、臘質玉米4500噸,烘干玉米3000噸。
工商登記時間:2011年
成員數:156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國家地理標志
廣西西林縣宏興水果產銷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經營沙糖桔、貢柑、葡萄等名優水果品種為主,以西林縣水果部門為技術依托,嚴格按照無公害水果生產技術規程進行生產。目前已種植沙糖桔3萬多畝、貢柑2000多畝、葡萄500多畝,年產果品10萬多噸。
該合作社實行“合作社+農戶+基地+交易市場”的生產經營模式,在“十二五”期間該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給當地的土地經營創造了新的模式,不僅充分地利用到土地資源,還促進了當地農民的就業問題,助農增收。2016年在政府的帶動下,該合作社積極幫助貧困村承包土地發展,也鼓勵貧困村的農戶加入合作社,社員從127戶擴大到了現在156戶。
2011年11月獲得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沙糖桔之鄉”的稱號;2011年12月獲得第三屆廣西名特優農產品交易會產品獎銀獎;2012年3月獲得廣西百色科技進步一等獎;2012年12月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2012年、2013年獲得第五屆、第六屆中國東盟(百色)現代農業展示交易會金獎。
工商登記時間:2010年4月
成員數:111
出資總額(萬元):510
年營銷額(萬元):730
年利潤(萬元):209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省級、地市級示范社
青海西寧市大通百靈特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擁有封閉式雞舍8650平方米、林下生態養殖場地106560平方米,林下生態農業模式下年孵化能力10萬羽,社員111人,帶動養殖農戶416戶,輻射帶動大通縣6個鄉鎮12個貧困村發展林下養殖。
合作社實行統一管理、防疫、技術指導、培訓并回收銷售,2015年產生效益達到116萬元,戶均增收3000多元。2016年,合作社繼續為全縣31個貧困村1311戶,農民免費發放雞苗8萬羽,并負責回收銷售,帶領村民做好做活綠色林下生態養殖當歸雞的“一縣一特”品牌。
合作社推動推進大通縣一二三產業融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帶動農戶增收,形成特色品牌種養產業,組織標準化生產,帶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走持續化、產業化發展的路子。在平等互利基礎上,建立技術開發、生產標準和質量追溯體系,與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簽訂農產品購銷合同,設立共同營銷基金,打造聯合品牌,實現利益共享。
工商登記時間:2008年9月
成員數:126
出資總額(萬元):300
年營銷額(萬元):1224
年利潤(萬元):389
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省級、地市級示范社
內蒙古赤峰鳴春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是集標準化種植、保鮮、加工于一體的食用菌產業合作經濟組織。合作社目前已發展食用菌種植大棚480個,可實現年生產滑子菇600噸、平菇330噸的目標,此外,還收購各類鮮菇1200噸,年銷售腌漬、保鮮、速凍、干品等食用菌達2650噸。
合作社以自產帶動聯產,采取“基地+農戶+合作社”方式。產購銷綜合的主導生產體系和管理模式,連鎖帶動農戶260多戶種植食用菌,開辟了兩個食用菌種植園區,為擴大全旗食用菌種植規模,合作社對種植園區采取菌種統一配送,農資統一配送,農戶所需物資按市場最低價格提供,并為食用菌種植戶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服務。幾年來本著“讓利于民,取信于民,惠澤于民”的原則,在種植戶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的同時,實行“統一品種、統一種植、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銷售”的經營模式,起到龍頭作用,帶動農民增產增收,戶均種植食用菌1萬袋,年增收可達5萬元以上。
工商登記時間:2008年1月
成員數:103
出資總額(萬元):360
年營銷額(萬元):2051
年利潤(萬元):146.2
產品認證情況:無公害示范社評定情況:國家級、省級、地市級示范社
江西省分宜縣紅陽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多年以種植“鳳揚”牌大棚麒麟西瓜而享譽省內外。合作社以鳳陽為中心,輻射帶動全縣10個鄉鎮及周邊渝水區、宜春市等多個鄉鎮4000余戶農戶,1萬余人參與種植麒麟西瓜,種植面積達到40000余畝,銷售收入達4億多元,農民種瓜純收入達2億元。麒麟西瓜結瓜期長,產量高,每年5月份產出第一批西瓜后,一直可以采摘到11月下旬,共摘4-5批,畝產可達4500公斤-6000公斤,畝產值達10000元左右,畝產純利5000元左右。
合作社成立以來,一直為瓜農把握好三個關口:一是統一提供優質價廉的西瓜種植材料(西瓜種子、大棚薄膜、節水滴灌設備、農藥、化肥等);二是統一免費為農戶提供種植技術服務(多人集中在固定場所進行大型培訓,田間地頭手把手培訓);三是助瓜農銷售。
工商登記時間:2010年5月
成員數:3763
出資總額(萬元):50
年營銷額(萬元):17026
年利潤(萬元):83示范社評定情況:市級示范社
山東青島廣大果蔬專業合作社立足萊西當地瓜果、蔬菜資源優勢,以“農超對接”活動為契機,建基地、創品牌、搞對接、拓市場,把萊西的甜瓜、西紅柿、黃瓜、生姜等農產品打進了北京物美、上海聯華等大城市超市。2012年銷售瓜果蔬菜7000多噸,走出了一條“超市+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拓展了供銷合作社生存發展空間,增加了農民收入,初步營造起超市、供銷合作社、消費者和農戶的“多贏”局面。同時,合作社共發展瓜果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1420畝,聘請高級農藝師擔任技術顧問,前期種植、苗期管理及澆水、施肥、噴藥等環節都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注冊“慶收”牌商標建立起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營造“品牌”優勢。
目前合作社共接管北京蔬菜超市15家,接管天津蔬果超市8家,供貨品項達到60多個,日銷售蔬菜瓜果40多噸,營業額20余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