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狂
愛人回憶
雖然蘭尼·威爾肯斯是澤爾莫·比蒂進入籃球名人堂的介紹人,兩人曾在1962年到1968年成為隊友,但澤爾莫的愛妻安·比蒂吐露的心聲更令人關注。
“這是一項莫大的殊榮。我相信如果澤爾莫今天能站在這里,他會非常激動。”她說。2013年,比蒂因罹患癌癥不幸去世。“這是對他職業生涯成就最高的獎賞,我想他會樂瘋的。”
澤爾莫·比蒂出生于德州的霍利斯特,那是一座鋸木廠林立的小鎮,距離伍德維爾南部只有八英里的車程,位于泰勒郡南部的中心地帶。霍利斯特沒有設立高中,比蒂只能離家就讀于伍德維爾·斯科特高中,并在1957年和1958年蟬聯了普雷里維尤校際聯盟1A聯賽的冠軍。
在普雷里維尤農工大學效力的四年里,比蒂場均可以拿到25分和20個籃板,并在1960年和1962年兩次入選全國大學校際體育協會(NAIA)全美第一隊。不僅如此,他還率領校隊奪得1962年的NAIA總冠軍,并榮膺查克·泰勒錦標賽PVP。正是在普雷里維尤農工大學,比蒂遇到了安。
“在他被老鷹選中后,球隊給他發了一筆獎金,他用那筆錢給我買了一枚戒指。”安說。“他畢業后的六個月,我們結婚了……哦,到他去世前,我們已經結婚五十多年了。”
在安的腦海中,安放了很多回憶。他還記得眼前的那張黑白照片,記錄了澤爾莫和猶他星隊的隊友們歡慶贏得1971年ABA總冠軍的一刻。“所有隊員都被球迷們舉過頭頂傳來傳去,你們今天把這個動作叫做‘人群沖浪。”安·比蒂在籃球名人堂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是的,他們整晚都在做那種人群沖浪的游戲。”
即使是回到家,比蒂夫婦想安心休息也是不可能的。“我們基本都沒怎么睡覺。”安·比蒂說。“我們忙這忙那,開心的不得了,那真是一段最美妙的回憶。”
安還記起了丈夫曾多次走上手術臺。
總共有多少次呢?安記得有六次,但最近根據研究ABA歷史的專家丹·帕蒂森的可靠說法,應該是有九次。不管怎樣,比蒂都在受到傷病困擾,但安感覺她并不知道事實的全部真相。
“當澤爾莫在場上打球時,我很多時候對他的傷病并不知情,有時還需要球隊總經理和隊友們的提醒。”她說。“我相信他肯定很疼,但他盡量不讓我知道那么多。”
安還記得人們有多關注她的丈夫,比蒂自己也非常喜歡這種感覺。想想看,一個黑人球員在一座白人城市里備受愛戴,而且他所得到的關注都是積極的。“這種感覺非常新奇。”她笑著說。“所有人都非常友善,這讓我們非常舒服。”
回到現實中,安很清楚眼前這一刻對遠在天堂的丈夫來說意味著什么。一天前,當她穿上名人堂制服時不發一言,但眼淚還是禁不住流了下來。安不想在人前說什么,因為她不是個善于控制情緒的人。但這么做是非常困難的,安清晰地記得比蒂有多么享受鎂光燈的關注。“如果比蒂今天站在這里。”她伸手示意采訪間里那些關注姚明、奧尼爾和艾弗森的媒體記者們安靜下來。“他一個人都夠你們應付的了。”
成功跨界
和近二三十年活躍在NBA舞臺的超巨們相比,澤爾莫·比蒂的面孔多少有些陌生。但他兩次成為NBA全明星(1966,1968),并且連續三年進入ABA全明星陣容(1971,1972,1973)的履歷足夠亮眼。不僅如此,1962-63賽季,比蒂和約翰·哈弗利切克、戴夫·德布斯切爾、切特·沃克、特里·狄辛格一道入選新秀第一隊,職業生涯能拿到場均18+10的數據,放在他那個年代,都足夠說明比蒂理應在斯普林菲爾德占據一席之地。如果時光能夠倒轉,回到比蒂大殺四方的1960和1970年代,人們很自然地會覺得比蒂應該更早進入籃球名人堂,至少是在他去世前應該如此。
“他是否有資格入選名人堂?”比蒂在猶他星隊的隊友威利·懷斯對《達拉斯星報》記者說。“哦,我覺得至少應該提前十年或者二十年,至少在他活著的時候就得到這份榮譽。居然等了這么久,這真是個諷刺。”
“很多那個年代的球員,包括在我之前的很多人,都被人們遺忘了。”在比蒂去世之前,博比·倫納德告訴丹·帕蒂森說。“單就籃球名人堂而論,比蒂似乎總是被排除在外,人們似乎忘記了他當年是一名多么有競爭力的偉大球員,這是不對的。”
是的,博比·倫納德說得沒錯,比蒂曾成功跨界NBA和ABA兩個頂尖籃球聯盟。他是1960年代圣路易斯/亞特蘭大老鷹的王牌,1969年,他帶著場均19分和兩次NBA全明星(1966,1968)的頭銜離開NBA,加盟了ABA的洛杉磯星隊。當時執教他的,正是凱爾特人名宿、前舊金山勇士隊主帥比爾·沙曼。
比蒂當初為什么要離開NBA?一個字:錢。當比蒂在1962年被圣路易斯老鷹選中時,他的菜鳥賽季年薪為15000美元。這已經很好了,因為他的NBA年薪從未超過30000美元。
所以,當ABA的洛杉磯星隊打來招募電話時,豐厚的待遇很快就令他動心了。但比蒂沒想到的是,球隊很快搬到猶他,更不用說日后被賣掉了。
根據美國《體育畫報》資深記者們的回憶,比蒂對到以白人居多的鹽湖城打球,一度拿不定主意。然而,他最終還是轉變了想法,那也是澤爾莫一生中所做出的最棒的決定。
但是,由于當時NBA不公平的保留條款,正處于全盛期的比蒂無法代表洛杉磯星隊上場。在失去比蒂的不利情況下,球隊還是打出了43勝41負超過五成的常規賽戰績,并一路淘汰達拉斯叢林、丹佛火箭隊殺進總決賽,但他們最終還是以2:4不敵印第安納步行者。之后,球隊出人意料地搬遷到了猶他。比蒂復出,沙曼留任,再加上球隊補充進唐尼·弗里曼、格倫·庫姆斯、羅恩·布恩等10張新鮮面孔,大家都摩拳擦掌,準備在下賽季大干一番。在特里·普拉圖所寫的《LooseBalls》這本著名“ABA口述歷史”著作中,比蒂是這么說的:
“星隊度過了一個偉大的賽季,新秀馬克·卡爾文和威利·懷斯的表現都非常不錯。但我的情況很糟,甚至不能和全隊一起訓練,只能到洛杉磯的一家銀行上班,靠處理往來的會計賬目賺錢。晚上,我就像一個球迷去看星隊的比賽。球隊在總決賽被步行者淘汰時,我在更衣室里無法面對失敗的現實。過了一會兒,沙曼看著我,然后對所有隊員說:‘明年,我們有了澤爾莫,一定能贏回來。就從那一刻開始,我決心要為這個家伙拼命打球。”
雖然闊別賽場一年,但比蒂在1970-71賽季還是交出了場均22.9分、15.7個籃板和1.9次助攻的漂亮成績單。而在與肯塔基上校隊的總決賽七場鏖戰中,他場均能得28分,最終率隊贏得了ABA總冠軍。
1971-72賽季,星隊幾乎重返總決賽,但他們在西區決賽中以3:4不敵當年的總冠軍步行者,但比蒂還是有場均23.4分入賬。高齡和日益嚴重的膝傷,限制了這位33歲老將的發揮,但他還是在ABA又打了兩個多賽季,隨后在1974-75賽季加盟湖人,成為了埃爾莫爾·史密斯的替補。
塵埃落定
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一點——比蒂能入選籃球名人堂,同時也是對黑人高校的莫大肯定,尤其對美國大學西南競技聯盟(SWAC)而言更是如此。到目前為止,除了比蒂之外,只有另外一名來自于SWAC聯盟的球員曾入選過名人堂——來自于格蘭布林州立大學的威利斯·里德,曾在1982年獲此殊榮。
而對于比蒂受到的認可,他很多昔日的隊友更是感同身受。
從1970年到1974年,比蒂和威利·懷斯在猶他星隊做了四年的隊友。但是在1974-75賽季,兩人各奔前程——比蒂轉戰NBA去了湖人,懷斯則留在ABA為弗吉尼亞紳士隊效力。
“無論在ABA還是NBA,他對我的幫助都非常大。”懷斯說。“征戰客場時,我們是形影不離的室友。退役后,我們都住在西雅圖郊區,相距只有五到十分鐘的車程。直到他去世前,我們之間的聯系都非常親密,我幾乎每個月都會去看他。”
與此同時,懷斯對比蒂表示了感謝,正是后者在賽場內外的無私幫助,讓他成為了一名真正的職業球員。“我在他的翼護下成長。”懷斯說。“他告訴了我很多事情,比如他曾說,‘你完全可以成為像埃爾金·貝勒那樣的球員。他還經常談論奧斯卡·羅伯特森、戴夫·德布斯切爾這樣的球員,并無私地傳授我成功之道。”
“我曾和比蒂一起打過球,他絕對是球隊的基石球員和關鍵先生。”1971年的猶他星隊總冠軍成員羅恩·布恩說。“像我這樣(1970-71賽季中段,布恩從得克薩斯灌木隊來到猶他星隊),如果你來到一座城市第一年就能奪冠,人們肯定會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但我想,所有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會是比蒂。他太有名了,鹽湖城球迷迷戀他,就像迷戀后來的卡爾·馬龍一樣。”
比蒂的身高至多只能算是個小號中鋒,但他在油漆區的統治力,幾乎可以和張伯倫、比爾·拉塞爾、阿蒂斯·吉爾摩爾、內特·瑟蒙德、威利斯·里德相媲美。
“比蒂每晚看上去好像都要比他的實際身高高出四英寸、六英寸甚至是八英寸,這是因為他有一手非常精準的中距離跳投。”懷斯說。“他總是能統治比賽,他總是打得那么高效。”
懷斯的評價并不是孤立的。有一次,星隊助理教練拉里·克瑞格曾透露說,張伯倫曾親口承認,比蒂要對任何對手都更難對付。
辛西·鮑威爾曾和猶他星隊和比蒂做了一個半賽季的隊友,他對這位球隊領袖至今印象深刻。
“他打球非常強硬。”鮑威爾說。“他有段時間膝傷很嚴重,但在場上還是很厲害。他是個偉大的射手和籃板專家,尤其是后一個角色,考慮到那些在場上經常和他對位的中鋒,就像張伯倫那樣,身高占優勢,跳得還比他高。但這些都不是問題,他非常聰明,懂得用腦子打球,是個真正的贏家。”
約翰·貝利從1971年到1974年一直是比蒂的隊友,他經常回憶起后者粗獷的比賽風格,但他也承認那只是比蒂全部技能包的一部分。“從腰部往上,澤爾莫可能是我所見過的最強壯的球員,幾乎沒有人能把他推開。”
籃球名人堂從來不會淡忘任何一位功勛者,盡管他們對澤爾莫·比蒂的認可有些晚,但總算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