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超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有人來就會有人走,就像新陳代謝、血液循環,迎來送往,從不間斷。每個休賽期,NBA都要經歷這樣的循環,而這樣的循環也伴隨著喜怒哀樂。喜的是,會有幾個或者是一批耀眼的新球員涌入聯盟,為新賽季增添更多新鮮感。這些新鮮的血液可能是來自于選秀,甚至是個樂透簽,未來有可能變成一個輪換球員,或者就此沉淪,也有可能就是一個潛力股,當然,還有一些是那些渴望證明自己的國際球員,總之,每支球隊都會迎來嶄新的元素加入。
1
每年都有做好離開準備的球員,比如已經退役的科比、鄧肯和小斯塔德邁爾,他們用一種很風光很主動的方式離開了這個聯盟。不過,能享受到這樣待遇的人終歸是少數,甚至于,大多數人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除了那些已經完成足夠成就,主動退役功成名就的球員之外,其他人在離開時都會帶著“被趕走”的感覺。而在這些人里,有很大一部分人還擁有很多能量,依然可以在這個聯盟里繼續職業生涯。這樣一個群體會盡一切努力尋找繼續打球的機會,他們希望趁著還沒闊別比賽太久的時候就能重新回到球場。
“在你的球員生涯里,你會非常努力地去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地方,適合自己的家。”資深NBA經紀人,馬克·巴特爾斯特恩。他將這種司空見慣的現象形容為一種游戲。“工作其實有很多,但自由球員也有很多,很多時候,這就像是在玩搶椅子的游戲。”
天氣漸涼,除了氣溫和日照的變化之外,新賽季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了,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會有很大一部分人心存恐慌,因為時間確實不多了。在那些為了繼續留在聯盟之中而奮斗的人群里,不乏一些曾紅極一時的實力人物。蘭斯·斯蒂芬森,他本來還擁有一份在新賽季價值940萬美元的合同,但其中包含球隊選項,而灰熊隊沒有選擇執行,進入九月份,蘭斯依然是完全自由身。幸運的是,鵜鶘隊最終遞給了他一份價值122萬美元的底薪合同,這讓蘭斯得到了在賽季開始之前重返聯盟的機會。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份已經低得不能再低的合同里,只有10萬美元是保障的,要知道,兩年前,蘭斯還能從步行者拿到5年4400萬美元的報價。
即便如此,他還是幸運的,諸如辛里奇、凱文·馬丁、安德烈·米勒這樣的老將,能不能再打一年,甚至決定權都不在自己的手上。現實很殘酷,但在這個聚集了全世界目光,擁有無限財富的舞臺之上,不殘酷一些又怎么能站在上邊享受涉身其中所帶來的一切呢?
2
約什·史密斯、克里斯·卡曼,好像他們上個賽季還在各自隊中扮演著比較重要的角色,事實上,他們現在也確實還有能力為一些球隊提供幫助,他們都還遠未到說再見的時候。泰·勞森,曾幾何時在丹佛他可是以球隊核心的身份簽下過4年4800萬大合同的人,可現在正處28、9歲黃金年齡的他不得不接受一份一年無保障的短約。當然,勞森如今的境遇也算是咎由自取,上個賽季他就是身背無保障合同在重新證明著自己,眼前,他還能面臨同樣的處境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加里·尼爾就曾在個人社交媒體上表達過不滿,通過數據和薪水的比較對他的奇才隊友們落井下石。之前一直在國王隊不溫不火,后來轉投勇士反倒更加郁郁而不得志,最終不得不飛往中國打球的賈森·湯普森,他可是2008年的12號新秀,今年剛剛30歲。另外諸如諾里斯·科爾、馬里奧·錢莫斯、羅伯特·薩克雷、克里斯·科普蘭德等等很多球員,他們都擁有繼續征戰、甚至是立于巔峰的實力,但現在,他們只能默默守在電話旁,寄希望于他們的經紀人能盡快帶來一些好消息。
“每一位經紀人都曾經或現在擁有過這樣的客戶。”ASM體育公司的資深經紀人安迪·米勒,他對于這些現象有很細致的觀察,“你只能在等待NBA機會的同時去尋找一些海外的工作。或者,你去主動向其他球隊推銷你的客戶。你希望他能抓住一些東西而不是全部,同時你也不希望損失任何金錢,但老實說,所有這些缺一不可。”
在NBA的經紀人中,安迪·米勒應該算是客戶范圍非常廣的一個了,從波爾津吉斯這樣的新星到凱文·加內特這樣剛剛退役的準名人堂成員,也有像邁爾斯·特納和馬克爾·布朗這樣的名氣不太大的普通球員,NBA各個層級的球員里都有安迪的客戶。通常一名經紀人聲名鵲起都是因為幫助旗下球員簽下大合同,不過,米勒說,大合同并不是最難搞定的工作,當自己的客戶在自由球員市場上遇冷時,才是最讓他們頭疼的工作。“當你的客戶簽下大合同的時候,你可以輕松地拍著自己的胸脯并以此為傲,并不是說收獲一份大合同是件很容易的差事,但是和那些小角色相比,顯然后者需要花費的時間、金錢、精力更多。你得關心他們,希望能幫上忙,這才能成為一名好的經紀人。你要非常有上進心,你可以有你的驕傲和自尊,但你不會希望看到任何失敗。”米勒說道。
有些球員在NBA里投奔無門之后,會愿意接受將歐洲或者其他國家作為自己職業生涯的下一站,退而求其次反倒能讓他們得到更多的選擇和機會。但是,也有一些球員不愿意去任何地方,他們只想在NBA里打球。雖然說發展聯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基本上每一支球隊都有自己下屬的發展聯盟球隊,在那里對于球員的學習、等待,進而贏得機會都非常有幫助,但是,這也不能說是一個萬全的機會,每支球隊的球探多數時候都泡在高中、大學或者是歐洲賽場上,會一直關注這些不得志的潛力股的球隊并不是很多。
就算球員和經紀人在尋找工作的過程里得到了參加訓練營的機會,可時間是絕不會停下的,往往在他們準備的過程里,希望就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之中破滅了。
對于這些情況,可能也只有經紀人是看得最清楚的,當然,這于事無補。“你會感覺自己的責任重大。”巴特爾斯特恩說道,“有些人就指著你幫助他建立一個長久且穩定的職業生涯,以完成他自己的夢想,讓他有能力照顧自己的家庭。但事實是,想要在NBA中擁有一個很長的職業生涯是非常困難的。”
3
雖然經紀人的職業會給人一種唯利是圖的感覺,不過,這也只是個別現象罷了,當一名球員職業生涯逐漸走低,或者是結束得太過匆忙和突然時,也會讓他的經紀人內心受到觸動。2009年的時候,曾拿到過最佳第六人,已經36歲高齡的鮑比·杰克遜仍然在渴望著一個繼續打球的機會,當時的所有一切時至今日米勒仍然記憶猶新。“我清楚地記得,因為那一次真的對我有所觸動。”米勒說。
“我知道鮑比已經進入到職業生涯晚期了,就像現在的賈森·特里一樣。但是,我認為他還可以繼續再打上一段。當時,我覺得他還能拿到一份一到兩年的老將底薪合同。可是,當他的合同到期時,我卻沒能幫他在聯盟或者歐洲哪怕任何一個地方找到工作。最后,我不得不向他道歉。‘我幫不了你了,一切都結束了。”
杰克遜的事情讓米勒久久不能釋懷,很長時間里他都不愿意接受這個事實。他固執地認為杰克遜肯定還能繼續打,他認為別人也都看到了這件事,但事實就是事實,絕非某個人的一廂情愿就能改變。“有時候你會判斷失誤,無論因為感情上的依依不舍還是心里的那份責任感。但,并非所有事都能如你所愿。”米勒說道。
有時候,經紀人會判斷失誤,但多數時候,他們的判斷是絕對不會錯的,然而,即便是完全正確的判斷,迎來的也會是令人失望的結果。活塞隊的奪冠功臣,擁有五屆全明星履歷,曾拿到了2004年總決賽MVP的昌西·比盧普斯,他就是與鮑比·杰克遜完全相反的境遇,然而最終的結果依然是他永遠地離開了這個聯盟。
“我同樣希望他能接著打下去。”米勒回憶道。雖然當時已經37歲,而且因為傷病已經多個賽季未能保證出勤多數比賽了,但是比盧普斯仍然可以讓人們對他保持期待,在公眾的眼中,他依然擁有可以為比賽做出貢獻,甚至是主導比賽的能力。但是最終結果,昌西選擇退役。其實,包括這位大心臟控衛自己也清楚,無論能否出戰,再混一兩個賽季絕對不是問題,可那份自知之明的心情告訴他,還是退役的好。“我希望他接著打下去。”對于昌西,米勒抱著的是和鮑比·杰克遜一樣的心態,他清楚自己旗下的球員還有多少能量,然而結果,卻是完全相同的。“我告訴他,‘昌西,再打一年吧。可他卻說,‘安迪,謝謝你。我知道你能幫我找到工作,但是我不想打了。我已經很滿足了,我現在的處境很好。于是,他退出了,雖然我極力反對。”米勒說道。
世事就是這樣難以預料,又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對于NBA來說,雖然總是在粉飾之中,但“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是個亙古不變的道理。無論接受與否,這是現實,更是身在其中不得不遵守的游戲法則。當然,這并不妨礙人們繼續喜歡籃球,喜歡NBA這個聯盟,因為存留都是這里邊的一部分。
所以,當你喜歡的球員突然消失了,千萬別為此詫異,因為是規則淘汰了他。這是個標志著新陳代謝法則的商業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