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中職“創新杯”教學設計和說課大賽從2010年開始舉辦,比賽目的在于探索教學改革、鼓勵教學創新,讓教師用新技術、新思路、新模式來引領中職的課程教學改革。筆者兩次參賽,同行們所展現的先進理念讓筆者收獲頗多,也堅定了筆者進行教學創新的決心。本文以《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為例,談談自己對教學創新的理解。
一、中職“創新杯”大賽介紹
中職“創新杯”教學設計和說課大賽由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教學工作委員會主辦,高等教育出版社承辦,于2010在全國拉開帷幕,經過4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全國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大的教師技能賽事。比賽創立的目的在于探索教學改革、鼓勵教學創新,讓教師用新技術、新思路和和新模式來引領中職的教育教學改革。
筆者兩次參賽,其中在2013年廣東省“創新杯”比賽中獲得三等獎,在2014年廣東省賽中獲得一等獎。備賽過程自己充分研究教學大綱、教材和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和制作教學課件和仿真軟件,比賽和培訓過程開闊了視野,其他選手創新的課堂設計,精美的課件和流暢的演說讓筆者大開眼界。最重要的收獲是自己對教學創新有了新的認識,最好的課堂不是先進媒介、新式方法、熱烈氣氛的堆砌,而是讓學生獲取知識、得到能力、促進未來發展。因此教學創新要以此為依據進行設計,比賽中筆者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中嘗試了一些教學創新,比賽后也進行了一些探索,下面進行簡述。
二、中職《計算機組裝維護》課程創新嘗試
中職學校課程改革實施多年,教學模式已經從傳統講授轉變成講練結合或者實訓操作為主。但是課堂還是伴隨著學生參與度不夠,實訓內容和企業差距較大,學生職業素養普遍不高等困境,在參加“創新杯”比賽的幾年期間,筆者根據自己對教學創新的理解,在課堂上加強了對學生團隊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下面對教學案例《CPU的安裝和維護》進行簡單介紹。
1.《CPU安裝與維護》教學創新設計思路
3.《CPU安裝與維護》教學創新設計意圖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并且與時俱進。傳統的教學中理論知識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通過做筆記、習題練習方式鞏固;實操環節是多人一臺機器進行實訓,注重操作速度和結果。經過長期教學實踐,這些模式存在著以下突出缺陷:(1)學生參與度太低。理論知識學習尤其如此,學生被動接受。(2)團隊合作注重形式、輕內涵。(3)缺乏職業素養的培養,學生技能水平只是一個維度,職業素養才是他們未來發展的基石。針對傳統教學種種弊端,筆者進行了試探,創新的設計意圖如下:
創新一:網站助學、仿真軟件模擬
2.仿真軟件
讓學生通過助學網站回復舊知,引入新知。CPU仿真軟件的設計則是考慮到CPU的易損特性,仿真軟件可以減少損耗率。
電腦、助學網站、CPU安裝仿真軟件
網站模塊:導學知識、助學視頻、促學游戲、評價反饋、練習測試
創新二:找茬游戲、師生角色互換
2.生角色互換
在CPU環節和維護中,容易出錯點在于操作順序、靜電防護、型號判別。找茬游戲和師生角色互換可以讓學生從主觀角度去觀察、加強易錯點感知
攝影器材、電腦、教學卡片、電子白板
知識點:
三、近年來創新的教學模式和思想介紹
最近幾年,隨著中職“創新杯”比賽如火如荼展開,一些新技術和新方法開始在比賽中展現,并且開始滲透進日常計算機教學中,下面筆者就一些代表性的案例進行簡述。
1.翻轉課堂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布置作業,學生課后練習。而 “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后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案例:在flash動畫設計教學中,課堂上老師和學生一起欣賞討論精美動畫案例,教師和學生共同提出一些設計問題,學生課堂上自主學習并逐步設計作品。知識要點教師錄制視頻上傳網絡,學生課內課外通過視頻網站學習,后續課堂分析討論學生作品,教師答疑解惑,促進提高。
2.企業化教學
課堂采用了企業化教學管理模式,變班為公司,變學生為員工,變學習為工作。企業化的情景下學生可以充分體驗職業,增強學習動力。
案例: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中教學在lenovo一體化實訓中心展開,學生扮演客戶、接待工程師、維修工程師、備件員等角色,從客戶開單、標準維修服務流程、到售后管控等環節一絲不茍,全程給予服務質量監控,虛擬的工資體系來評價。
3.工作室教學
工作室作為教學過程的載體,通過這一載體,教學內容、教室以及實習實踐最后合而為一。在這種模式中,專業老師傳授專業基礎知識、提升學生技術水平,同時融入生產環節,完成教學實踐任務、培養學生所需專業知識技能,使教學與實踐達到有機結合。
案例:在photoshop教學中,學校和校外企業合作成立婚紗攝影工作室。學生在工作室中開展學習,承接工作,在貼近實際工作中消化知識,獲得成就感。
四、教學創新面臨的困難分析
上面介紹的新的教學思想和模式重在培養學生能力,突出職業素養鍛煉,讓人耳目一新。在實際中職計算機教學中,還有很多困難阻礙著教師進行教學創新,
部分教不愿創新、部分教想創新但受限于教學條件、部分教創新后發現效果不佳又走回老路,筆者提出以下幾點進行分析:
1.突破思想障礙困難重重
“思想有多遠就能走多”,很多學校對教教學創新激勵不夠。課堂創新的教和傳統課堂的教用一種方法——分數來評價,這樣打擊很多教的積極性,讓他們從思想上對教學創新產生猶豫。
2.教學條件參差不齊
課堂創新需要增加很多設備和道具,比如無線網絡、軟件素材和企業環境等。這些條件限制讓很多教學創新無法展開或者效果大打折扣。
3.中職學生課堂上困而不學
創新課堂往往需要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但是在分組合作、自主學習和課后鞏固方面都欠缺主動,造成條件具備、教師努力而學生卻困而不學。
五、教學創新對教師的要求
教學創新是一個必然趨勢,不管困難重重,仍然要勇往直前。中職計算機老師要做好教學創新需要實現三大創新:
1.學觀念的創新
教師一方面立足自身教育生活經驗的積累,不斷反思總結、提升;另一方面,積極接納外在的優秀教育理念,保持個人教育思想空間的源頭活水。
2.人知識的創新
計算機知識日新月異,教師應該利用各種方法提升和更新自身知識結構,并且要和企業緊密結合,將知識能夠融入實踐中教學,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3.學行為的創新
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實踐才能產生效果。計算機教學設備要更新、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要創新、課后評價方式要更新,從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去評判教學行為的優劣。
責任編輯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