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有這樣一群人,病情已經穩定達到出院指征,卻賴在醫院幾個月甚至幾年以上,這群人被稱為“醫賴”。目前,公立醫院醫賴現象愈演愈烈,特別是精神病醫院已成為醫賴的重災區,加劇了看病難的問題。
醫賴理由五花八門,有人認為醫院病房里能養老,有人說回家沒人照顧……
事實上,孤寡老人的養老是存在基本保障的。不管是子女不孝,還是認為醫院條件更好而賴在醫院,都是無理取鬧,醫院都應尋求法律途徑解決。至于精神疾病患者的醫賴,顯然應追究其法定監護人的責任??傊搬t賴”首先是法治層面的問題,只有社會法治不彰,或醫院放棄法律維權,或是法院司法不作為,“醫賴”才可能成為一種現象。
對所謂的“三無醫賴”——無親人照顧、無勞動能力、無經濟來源,醫院也應通過政府協調民政部門,甚至對民政部門提起行政訴訟來解決醫賴人員的歸宿。醫院病房若成為某些“三無”人員的養老之地,這個社會的養老秩序和道德成本都將不堪重負。
醫賴占用了救死扶傷的有效資源,加劇看病難,是以影響公共利益,無視他人病痛和生命為代價的。而醫院和社會管理者、司法機關的寬容,就是對公眾利益的不負責任。因而,任何的寬容理由都不成立。
——馬滌明(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