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紅軍
摘要:當前黑龍江省多數地方農民戀家、不愿離開土地的家-鄉觀念、小富即安的觀念。怕擔風險不敢出去闖的封閉觀念等還比較濃重。必須靠各級組織和干部去宣傳教育引導,可通過新聞媒體宣傳引導,開展多種活動,如召開外出人員座談會,請外出務工人員現身說法等方式宣傳形式??破罩顒右哑占巴獬龃蚬ぞ蜆I知識及技能作為重要內容,還要通過鄉村干部入村屯入戶做深入細致的工作加以宣傳引導。本文就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宣傳及培訓做以分析介紹。
關鍵詞:農村;勞動力轉移;宣傳;培訓
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是建設現代農業、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加強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提高農民的就業技能和整體素質,是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根本保證,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核心之一,更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之一。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經濟產業結構升級對人力資源需求的提升,農村轉移就業人口的職業教育與培訓問題日漸突出。
目前我國農民的素質總的來說還比較低。一是文化素質不高,二是種植業外的勞動技能低,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農民很少。三是法律觀念淡薄。相當多的農村勞動力仍然是法盲。即不能自覺遵法守法,又不能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四是存在很多與城市文明不相適應的不良習慣。這些已成為今后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最大障礙。
如何清除這一障礙,就只有開展大培訓,這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基礎性工程。對農村勞動力的培訓分為兩塊。一塊是引導性培訓。主要是讓農民了解掌握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必要的法律知識、打工的基本常識和城市的生活習慣等等。通過引導性培訓,使農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動員他們走出去,掌握外出務工的必備知識。這一培訓應是廣泛的,可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在一塊就是職業技能性培訓,這是提高勞動力素質,增強其就業能力,實現穩定轉移的關鍵。也是我們今后培訓工作的重點。
黨中央、國務院是十分重視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早就下發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其要求:“以農民培訓為重點開展農村成人教育,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普遍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每年培訓農民超過1億人次。積極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每年培訓2000萬人次以上。使他們初步掌握在城鎮和非農產業就業必須的技能,并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或培訓證書。”
黑龍江省的農村勞動力是一個具有很大優勢的資源。充分開發好這一資源。將使這一資源變成巨大的資本。對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的發展一定會產生巨大的促動作用。只有下氣力做好勞動力轉移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加快開發利用好這一資源。
搞好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應采取多條腿走路的辦法,充分利用現有的職業教育資源,使其發揮最大的作用。
一要宣傳動員未升入高中的初中畢業生和未升入普通高校的高中畢業生積極報考中高級職業技術院校,系統扎實地學習專業技術技能,其就業前景遠遠好于普通高校。應該讓學生及家長明白。對于大多數初高中畢業生來說,這將是一項明智的選擇。
二要整合現有職業教育資源。如職業中學、成人中專、分散于各行業的職業培訓中心。還有農廣校等,充分利用他們的師資、校舍、設施,根據需要開展中短期技能培訓。
三要積極鼓勵社會力量辦學,廣泛開展職業技能教育。要創新培訓機制??梢园凑丈鐣枨筅厔菹刃信嘤?,更提倡先找用工訂單,再按訂單要求培訓。培訓費用采取政府支持一點。用工企業出一點,參訓人員拿一點的辦法來解決。對貧困戶勞動力的培訓,縣鄉村都應給予特殊照顧和補貼。職業技能培訓這一基礎性環節抓好了,勞動力轉移工作一定會快速穩步推進。轉移的質量也將大大提高。進而為徹底的向城鎮轉移就業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充分利用各種有效途徑,建立穩定的勞務輸出基地,保護好外出勞務人員的合法權益。勞動力輸出大體有如下途徑。通過市(縣)區勞動就業部門組織輸出;通過中介組織輸出;通過鄉村早出去已在外有一定影響和實力的能人或在外親友組織輸出;通過參加各種勞務對接會組織輸出;通過各地的駐外機構組織輸出;廣泛收集用工信息組織輸出。
總之就是利用一切渠道、關系建立一批勞務基地。轉移盡可能多的農村勞動力。建立勞務基地要認真考察、在輸出量多的地方可建農民工服務站。派駐工作人員,為勞務輸出搞好維權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