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聲洪++陳其樹++湯偉青
梅縣區是全國著名的“華僑之鄉”。旅居海外僑胞和港澳臺同胞有10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毛里求斯、澳大利亞、新加坡、美國、加拿大以及香港、澳門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了做好聯絡溝通工作,各地區都成立了華僑社團。比較知名的有:印尼客屬聯誼總會、印尼巴城中華會館、印尼梅州會館、印尼萬隆客聯會、印尼泗水惠潮嘉會館、泰國客屬總會、泰國梅縣會館、泰國客商會、毛里求斯仁和會館、新加坡應和會館、加拿大客屬聯誼會、南非洲客屬聯誼會以及香港的嘉應商會、梅州聯會、嘉應五屬同鄉會、梅縣同鄉會、澳門的嘉應同鄉會等。
改革開放以來,廣大華僑、三胞情系桑梓,以支持家鄉的建設為已任,涌現出一批感動家鄉的杰出人士,如香港知名愛國人士、原全國人大常委曾憲梓博士,全國政協常委余國春先生,全國政協委員朱蓮芬女士、林光如先生、梁亮勝先生、曾智明先生,廣東省政協常委余鵬春先生,廣東省政協委員鄒錫昌先生、黃華先生,香港梅縣同鄉會理事長李有權博士及何中華先生 、古欣粦先生,旅外僑領張寬粦先生、熊德龍先生、黃德新先生、李世鐮先生、陳富聲先生、梁世楨先生、鐘奇可先生等眾多僑賢鄉賢熱心于家鄉公益事業,為梅縣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據不完全統計,自改革開放以來,梅縣區接受海內外僑胞捐資辦公益事業金額達11億多元。
曾憲梓博士和梁世楨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曾憲梓博士,系原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名譽副主席。曾憲梓博士一貫愛國愛鄉,熱心家鄉的各項公益事業,改革開放以來,他向祖國各項建設捐資的巨款超過13億多元,捐資項目不但有教育事業、醫療事業、文化事業,還有航天事業、體育事業。1989年曾憲梓博士捐資40萬元人民幣興建了憲梓教學大樓(2011年更名為麗群小學);1992年,由曾憲梓先生捐資1億港元,成立了教育基金會,在全國高等師范院校及民辦教師中獎勵了7028名優秀教師,在全國資助貧困大學生22750人次;1993—2016年捐資人民幣1770萬元興建了憲梓中學圖書館、憲梓中學科學館、憲梓中學綜合大樓、憲梓中學校門、憲梓中學學生宿舍A、B棟、憲梓中學智明教學大樓、浩儒教學大樓、智雄教學大樓、智謀綜合大樓、憲梓中學大禮堂等;2009—2012年捐資人民幣400萬元興建了扶大中心小學智明教學大樓和智謀教學大樓;2006年、2008年、2012年曾憲梓載人航天基金分別為獎勵載人航天事業中表現突出的優秀工作者,共計2655萬元人民幣;從1984—2008年曾憲梓博士為國家足球隊、羽毛球隊、乒乓球隊、奧運會金牌運動員獎金等體育方面的捐資項目共37項,獎金達4161.1萬多元;2011年捐資1500萬元港幣興建了曾憲梓體育場。近年來,曾憲梓博士在梅縣的捐資總額已超過了1億多元。曾憲梓博士報效祖國,永不止息,培育英才,眾口交譽。
梁世楨先生,系印尼全寶集團董事長,梁家自清嘉慶年間起,在印尼創業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其創辦的經營房地產業務的印尼全寶集團,是印尼地產界“旗艦式”的企業。梁氏家族傳承愛國愛鄉優良傳統,從梁世楨祖輩起支持孫中山革命、父輩支持祖國抗日戰爭到其本人為家鄉教育等公益事業等捐資近3000萬元。主要捐資項目有松口中學梁錫佑大禮堂、松口中山公園、松口水利工程、南口安仁學校教學大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