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每年柚子收入有十來萬元,養豬收入二三十萬元。如果還在挖煤,那是挖多少虧多少?!睆拿豪习宓健稗r”老板,9月29日接受采訪時,簡雙福慶幸自己在轉型的路上走出了路子。簡雙福是永定區培豐鎮洪源村村民,像他一樣,近10年間,永定區轉型的煤老板已超過了1000人。
日前,永定區政府下達2016年煤礦關閉計劃,在2015年關閉4個煤礦的基礎上,今年再關閉3個煤礦。目前,該區煤企數量由最高峰時的60個減至26個。隨著產業轉型,永定區也從安全重災區變為產業轉型的領頭雁。
老板轉行:6個產煤鄉鎮涉及上千人
“現在每天都能睡安穩覺,再也不用為安全事故提心吊膽了?!比涨?,在永定區金艷家庭農場,主人曾繁金說。他曾入股3個煤礦,自2012年起,他投資上百萬元種植果蔬240多畝。據介紹,永定區素有“南方礦區”之稱,煤炭儲量約5.2億噸,資源型經濟曾經占據縣域經濟的80%以上,最多時超過80個煤礦、140個非煤礦井。從上世紀90年代至2012年,當地人靠采煤迅速積累了財富,但由于無序開采,安全事故頻發。為了安全發展、長遠發展,永定區開啟了“告別黑白GDP,不賣煤炭賣空氣”的轉型之路,關掉了全縣80%以上的小煤窯、水泥廠,轉為發展文化旅游和機械制造業。
“無序開采造成水源污染,村民有水也不能喝?!睅捉浰剂?,簡雙??恐鴱?986年就涉足煤炭行業所積累的資金,于2006年投資百萬元承包了200畝山地。不到10年時間,簡雙福的農場從單一種植果樹,發展成現在的“豬-沼-果”生態種養模式。2012年至今,當地煤價從高峰時的每噸六七百元降至三四百元,連開采成本都不夠,簡雙福主動轉型躲過了這一劫。
煤老板的轉型,也帶動了“煤農”轉變就業方向和模式,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和生態修復??彩墟傂铝_村就是其中一個典型。新羅村屬瓦窯平井田北礦區,煤炭產量高時,每天都有三四十輛卡車進出,煤灰漫天飛,村道被軋壞,水庫被污染。然而,記者走進新羅村卻看到,一排排新房旁,大批苗木花卉正等待外運;一個個大棚里,果蔬泛著碧綠,村民在穿梭勞作。新羅村黨支部書記劉榮祥說,關閉所有小煤窯后,當地村民成立了汽車運輸協會,整合全村100多部車輛,搞起了物流服務業。同時,該村引進園林公司種植花卉苗木,不僅產銷順暢,還吸引許多游客前來賞花。游客多了,村里農戶又開起“農家樂”,上百名村民在家搞餐飲。該村還建起大棚蔬菜種植基地,形成了新的產業鏈。如今,生態經濟已成為新羅村的一張新名片。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該區6個產煤鄉鎮已有上千名煤老板成功轉型。
政府引導:從安全重災區變產業轉型領頭雁
“當下,永定區許多煤老板都渴望轉型,也不得不轉。”早期轉型進入房地產領域的煤老板賴先生說,在煤市低迷的當下,安全生產問題是煤老板們最擔心的。由于南方煤層結構復雜,煤礦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大家都在尋找別的更好的出路?!辟囅壬f。據悉,2011年以來,永定逐步淘汰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煤礦,關閉取締非法小煤窯40個,年產量由高峰時期的780萬噸下降到去年的300萬噸。過去5年,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煤炭產業增加值在全區GDP中的占比從21.3%降為17.6%,煤礦事故起數、死亡人數、百萬噸死亡率等指標實現持續下降。
目前,永定區政府一方面積極扶持持證煤礦兼并重組、整合技改,幫助煤礦企業拓展市場、穩定產量;另一方面堅決打擊和關閉無證煤礦,以更加堅決的態度治理生態。高陂鎮黃田山上一度礦井密布,無證礦井最多時達到130口。如今,黃田已看不到礦井,山下占地2000多畝的汽車產業城正在崛起。往日多事之地,如今已成了平安園區。
為了引導握有富余資本的煤老板積極轉型,當地政府也在不斷出臺利好政策,加快汽車機械和文化旅游兩大主導產業發展步伐。同時,當地還通過資金、項目、政策等扶持手段,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持煤老板參與農村淘寶項目和生態農業項目,實現不挖煤也能致富,從而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