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麗 劉清雨 黃維
摘要:油菜傳統生產以人工田間作業為主。花工多,勞動強度大,油菜產業發展受到制約。安鄉縣油菜農藝農機融合集成技術包括良田、良機、良種、良法“四良”配套,良田是指適宜油菜生長發育及機械化操作的田塊。良機是指優良播種機、收割機。良種是指具備高產優質特性而又適合機械化收割的品種,良法是指適量播種、一次性施足底肥、種子包裝、水分管理、化學除草、酌情追肥、防治病害、適時收割等。
關鍵詞:油菜;播種機;收割機;農藝農機融合;安鄉縣
湖南省安鄉縣地處洞庭湖區西北部,是一個具有典型湖區生態特征的農業大縣,共有耕地面積53000hm2,常年油菜種植面積40000 hm2左右。占耕地面積的75%,耕作制度以稻油兩熟制和棉油兩熟制為主,油菜產量一般年份為1800kg,hm2左右。
近些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大量向第二、三產業集聚及涌向城市,農村勞動力數量在減少,且老齡化現象嚴重,據安鄉縣農業局調查568個農戶,總人口2424人,戶平人口4.27人,在家務農勞動力1143人,占總人口的47.15%。其中29歲以下為0;30-49歲的330人,占務農勞動力28.87%;50-59歲的366人,占32.02%;60歲以上的447人,占39.11%。而過去油菜生產完全依靠勞動力田間作業,需用工量為90個/hm2,而且花人工主要集中在播種和收獲這“一頭一尾”兩個重點環節上。安鄉縣作為全國油菜生產百強縣,在油菜機械化生產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以油菜機播機收為核心的農藝農機融合集成技術。本文現略述如下:
一、良田
良田是指適宜油菜生長發育和機械化播種、收獲的田塊。要求選擇陽光充足、排灌方便、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田塊稍大的地方種植油菜。
二、良機
良機是指優良的油菜播種機械和收割機械。
1.播種機。過去安鄉縣市面上流行過兩款油菜直播機,一款播種不精量,施肥不均勻,而且不能在田間開挖圍溝;另一款在播種與施肥上雖能達到要求,但開挖圍溝效果不佳,不適應洞庭湖區秋春兩季播種和收獲季節雨水多的特點,也是安鄉縣油菜機械化播種推而不廣的主要原因。
位于安鄉縣大鯨港鎮五合樓村的常德市綠葉農機合作社,組織農機能手開展技術攻關,通過2年的努力。研制出了油菜多功能施肥播種機。獲得了國家專利證書。由工廠直接生產后投入應用,其機具廂寬200cm。行距30cm。廂溝寬度27cm,播種行數6行,工作效率為3335m2/h以上,真正做到了集耕地、開溝、播種、施肥和覆土等5道工序一次性精準完成。2015年安鄉縣油菜機播應用面積達10000 hm2。
2.收割機。油菜收割機械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從河南等省引進的油菜收割機,2015年夏季安鄉縣共引進1000臺,參與油菜大面積收割;二是將本地水稻收割機改裝成水稻、油菜兼用收割機。大大降低了運行成本,提高了農機具的利用率。油菜收割機收割真正做到了收割、脫粒、清選一步完成,并實現了秸稈粉碎還田。一機一天可收割旱地移栽油菜2,67-3,33 hm2。水田直播油菜4.67-5.33hm2,一機可抵150人左右。2015年安鄉縣油菜機收的比例為80%,2016年機收比例為90%。
三、良種
良種是指適合油菜機播機收特別是適合機收的優良品種。良種要求具有抗病害、抗倒伏、抗裂莢、株高適中、株型緊湊、成熟一致、高產優質等特性,如中雙11號、金香油9號等。
四、良法
良法是指與之相匹配的最佳農藝措施。
1.適量播種。早播田播量控制在3--4,5kg/hm2,遲播田播量控制在4.5~6kg/hm2,要求成苗依播種時間控制在37.5萬-60萬株/hm2之間。
2.施足底肥。采用一次性施足底肥法,即結合油菜機械播種,施用油菜高效復合肥600-750kg/hm2、硼砂3kg/hm2。
3.種子包衣。每1hm2油菜種子與60%吡蟲啉種衣劑750g拌勻。然后放入油菜直播機進行直播。
4.水分管理。若遇長時間下雨,田間要清溝排漬;若遇長時間干旱,要適度抗旱保苗。
5.化學除草。播種前用乙草胺進行芽前除草;3-5葉期用蓋蓽能加油力除草。
6.酌情追肥。在油菜3-5葉期,依苗長勢酌情追施尿素75~50kg/hm2。
7.防治病害。重點搞好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油菜菌核病葉發病流行盛期在3月中旬~4月上旬,莖發病流行盛期在4月份。農業防治堅持搞好清溝瀝水,降低田間濕度,及時摘除病、老、黃葉,并帶出田外銷毀,減少再侵染源。化學防治于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各施藥1次,用40%菌核凈1,5kg/hm2,75%百菌清2,25-3kg/hm2、10%吡蟲啉0.3-0.45kg/hm2,對水450kg均勻噴霧,重點噴在油菜植株中下部,主治油菜菌核病,兼治霜霉病、蚜蟲等病蟲害。
8.適時收割。收割太早,油菜還未成熟,籽粒不飽滿,千粒重低;收割太遲,落粒嚴重,損失大。提倡在油菜角果枇杷黃、含水量30%左右時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