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海果品市場第三季度回顧與第四季度預測
本刊訊(特約通訊員袁亞祥) 第三季度上海果品市場整體供求平衡,價格有高有低,時令鮮果出現極端高價。總體上,今年上半年天氣對水果生產相對有利,桃產量增長,早熟翠冠梨著果量雖較往年略少,但產量基本不受影響,質量提高,果實大而圓整。葡萄生產銷售市場都很好。全市水果產量較去年穩中有升,預計今年上海市水果總量可達70萬t(含西甜瓜),少數品種價格微有上漲。同時,全國各地及國外的水果入滬數量有增無減。具體表現,一是地產水果生產量足質好價穩。6月下旬開始馬陸葡萄大量上市,7月上旬南匯水蜜桃全面上市,7月中旬起金山蟠桃、松江水晶梨開始陸續上市,8月起奉賢黃桃也紛紛甜蜜登場。不僅豐收,上海今年地產水果的質量也屬上乘;尤其7—8月的連續高溫,讓即將進入成熟期的水果加速了糖分積累。據上海農業部門統計,目前上海經濟果林和瓜類總產量都達到了種植者和消費者都滿意的水平;而且整個種植環節變得“透明”,可追溯基本上做到了全覆蓋。目前,上海已有76家果園被評為“安全優質信得過果園”,涵蓋了桃、梨、葡萄、柑桔、藍莓、獼猴桃、棗、銀杏、火龍果等多種水果。全市果品種植面積2.42萬hm2,其中:桃5 100 hm2、葡萄 4 500 hm2、梨 1 800 hm2、柑桔4 400 hm2。市民可掃描二維碼,了解果品等級、生產企業、種植和農藥使用以及病蟲害檢疫情況等信息。二是市場流通,品種豐富。第三季度,由于設施農業的推動作用,再加之大市場、大流通格局的形成,水果市場上除葡萄、水蜜桃正當令之外,柿、李、柑桔、石榴、冬棗、火龍果等多種秋冬果品已上市,價格高。據上海市果品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8月后,南方蜜桔率先上市,緊接著無花果、冬棗、石榴等也上市。9月中下旬后,柑桔、柚、柿等已基本成熟入市,最受市場歡迎的山東、陜西的早富士蘋果已進入大量供應的季節。其他品種的蘋果上市也已增多,而各類柑桔上市量也與日俱增,大大豐富了市民的果盤子。云南蒙自石榴、四川攀枝花杧果、山西冬棗以及貴州修文紅心獼猴桃都是近兩年有規模進入批發市場的新品種。據了解,上海市場上的秋冬水果基本上來自高山高原地區,也有進口水果。三是供應量充足,果價實惠。今年的水果行情在運輸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有些品種比上年還略有下降。對此,專家分析說,水果流通領域近年來涌現出越來越多的 “互聯網+”企業,產銷對接、批零直供,使得果品價格下降。據了解,現在很多水果經銷商都是通過網店、微店的方式向市場一級經銷商拿貨,直供消費者。
第四季度預測。業內專家普遍認為,依據貨源情況,第四季度將迎來水果交易的黃金季節,作為傳統品種的蘋果、梨和柑桔將占據市場更多份額。筆者從山東、陜西、云南、山西、甘肅、新疆等產地了解到,今年蘋果又是一個豐收年,提前找銷路成了產地的共識。大量上市的蘋果、生梨、柑桔等會形成一個個上市小高峰。行家預測,第四季度上海的水果銷售將依據行情和不同消費者的愛好,有漲有跌,銷量可能會有所增長,價格不一定理想。可以預料,第四季度上海水果總體價格會出現平穩的局面,名、特、優、新及稀有品種的水果價格會出現小幅上漲。如陜西臨潼石榴,受惡劣天氣影響,臨潼石榴減產嚴重,價格高漲,售價維持在10元/kg以上。今年石榴市場普遍看好云南、河南等地的軟籽石榴,已經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了較好的印象。還有榴蓮、山竹等也極有可能會出現階段性高價。今年蘋果供大于求仍將持續,去年,我國蘋果的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創歷史新高,蘋果整體供大于求,蘋果價格走低。今年國產蘋果價格不可能超出去年,云南昭通、河南三門峽、新疆兵團等地已先期與各大城市對接銷售。據中國果品流通協會的預測分析,今年的蘋果總產量不會少于去年,供大于求對今年國產蘋果市場又是一個考驗。由于受到進口水果沖擊,近年來國產水果價格一直是穩中有降,持續走低。專家預計,今年普通蘋果的價格基本與去年持平,不過部分精品蘋果、功能性蘋果的價格仍將維持高位,甚至高于往年。去年,山東威海、蓬萊的精品紅富士,陜西洛川、銅川優質蘋果等均買出10~12元/kg的高價。隨著消費者對營養和保健養生的追求,高端精品蘋果、功能性蘋果的市場價格將會越來越高,國產蘋果價格的兩極分化現象將越來越明顯。對此,專家呼吁各蘋果主產區在新蘋果大量上市時應順價順市銷售,動員一切力量最大限度地確保果農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