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力
【摘要】 隨著當前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網絡用戶期待能夠在現實世界中隨時隨地的上網,因而基于ARM優化設計WiFi 無線通信技術,也必將會得到廣大用戶的支持。 以下本篇就來研究基于ARM的WIFI無線通信終端技術問題,并為之提出優化決策。
【關鍵詞】 無線通信終端 WIFI ARM
隨著人們對 WiFi無線通信技術需求的不斷擴大,基于ARM優化設計WIFI無線通信終端技術,能夠通過WiFi模塊實現與無線互聯網的連接,并可以通過WiFi訪問互聯網上的內容,實現無線上網功能。以下對此做具體分析。
一、分析WIFI無線通信技術
在當前社會中,WIFI就是一種能夠將個的人手持設備、電腦等終端,為其提供無線接入網絡的方式,應用無線傳輸網絡信號的方法是終端設備與網絡互相連接,為用戶提供方便的無線通信服務。在WIFI無線通信技術中,不能夠可以幫助用戶提供訪問網絡中電子郵件、Web及流式媒體的網絡信號[1-2],也能為用戶提供基于無線訪問寬帶互聯網的支持,使人們更加便捷的上網瀏覽消息,發揮積極應用價值[3]。
二、基于ARM的WIFI無線通信終端技術
2.1功能結構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基于ARM的WIFI無線通信終端技術,優化設計無線網絡收音系統。系統結構如下圖1所示:
2.2硬件部分設計
基于ARM,設計WIFI無線通信終端系統硬件組成,并完成硬件的連接,使各芯片、器件、模塊間達到匹配。在WiFi無線通信終端技術中,基于ARM設計終端系統,其硬件部分主要存儲在S3C2440微處理器中,并且還擴展出一片64M、32 位的SDRAM作為系統得內存部分,以確保供程序的運行使用;同時,還有一片64M、32 位的NAND FLASH閃存,以此來存放在終端系統運行過程中所需軟件的程序;同時,還包括兩個USB接口,一個用來接USB鼠標以及USB鍵盤;還有一個JTAG接口以及一個串口,主要就是用來調試程序與下載程序時使用;與此同時,系統硬件部分還有基于觸摸屏的LCD顯示系統終端的人機交互界面;還有電源管理模塊控制系統功耗。
2.3終端的軟件代碼設計
在本次基于ARM的WIFI無線通信終端系統設計中,其軟件部分主要是由Linux Kernel、Bootloader、根文件系統以及系統應用程序組成。在實際中,Bootloader主要是應用ADS集成開發環境來進行開發,需要完成對終端系統中硬件設備的初始化工作,同時還要完成下載文件到目標板、擦寫FLASH閃存、引導內核鏡像等方面的工作;而對于Linux Kernel部分,則需要完成系統的驅動控制、多任務管理等工作,能夠通過代碼指令確保設計的終端符合應用需求。就如在實際中,關于WiFi驅動的加載,其部分實現代碼如下:
加載驅動指令:# insmod gspi.ko
運行WLAN驅動指令:
# insmod gspi8686.ko helper_name= ./help er_gspi.bin fw_ name=.
/gspi8686 .bin mfdmode = 1
2.4應用測試
設計基于ARM優化設計WIFI無線通信終端系統,并完成系統的移植; 測試整個系統,確保各部分正常工作,最終實現基于ARM的WiFi無線網絡連接,并可以通過WiFi實現無線網絡收音機的收聽。
三、應用效益分析
基于ARM優化設計WIFI無線通信終端系統,確保設計的WiFi無線通信終端是應用WiFi無線通信技術來實現的,不僅能夠確保設計好的終端設備為一些便攜式電子產品上提供WiFi無線接入的功能,也可以滿足人們隨時隨地通過WIFI上網的需求,使得設計好的無線通信終端能夠擁有更多的用戶群。基于ARM優化設計WIFI無線通信終端,可以有效擴大 WiFi 無線通信的網絡覆蓋范圍,并且可以實現對整個城市的信號覆蓋。
結論:綜上所述,在當前網絡無線通信技術發展中,基于ARM優化設計應用WIFI無線通信終端技術,不僅可以通過應用基于ARM的WiFi無線通信終端接入到互聯網中,也可以通過應用該終端瀏覽網上的信息,隨時隨地享受上網沖浪的樂趣,提升無線通信技術發展水平,也必定能夠為人們開啟一個全新的通信時代。
參 考 文 獻
[1] 孫策,石奮蘇,許丹等.基于ARM的多功能車載終端系統[J].信息化建設,2015,(12):99.
[2] 袁澤高.基于ARM的WiFi通用智能控制終端的設計與開發[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2.
[3] 武風波,周云如.基于ARM的礦井環境監測系統設計[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5(4):55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