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祥美
【摘要】 PRAN 設備全生命周期的自動化開通流程,實現IPRAN相關設備開通流程中的中繼光路的開通、邏輯資源的自動分配、資源預分配、設備指令的自動配置,通過虛實指令的自動轉換,屏蔽廠家間設備配置的差異性。
【關鍵字】 IPRAN 自動開通 虛實指令 自動分配 自動配置
一、項目背景
當前全網正在IP承載網領域引入IPRAN技術,能有效滿足LTE等基站大帶寬、高品質、多點化的關鍵業務接入需求,在其大規模網絡部署之際,為提高生產效率,各項自動化處理要求日趨突出。本項目重點解決IPRAN業務自動化開通存在的問題,實現IPRAN業務開通的規范化、體系化,進一步推動我省IP承載網支撐系統的完善和發展。目前主要存在幾個方面問題:1、數據質量不高:現有網絡數據主要通過手工錄入為主的管理方式維護,單純依靠流程與規范人工操作,無法有效保證資源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產生現網和資源系統的數據差異,從而影響業務開通、故障處理、資源統計的準確性。2、數據維護效率偏低:現有流程需要過多的人工干預,無法實現系統之間的數據自動交互,導致維護人員的工作時間過多的消耗于系統的數據維護上,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致使工作效率低下。3、流程自動化程度不足:目前IT系統無法完全支撐設備和業務電路的自動化開通,需要人工干預資源數據的配置及網管指令的下發,從而使維護人員過多的關注于IT系統操作,違背了IT系統應服務于維護人員、減輕維護人員工作量、盡量減少人工干預的初衷。
二、IPRAN自動化實現
1.1流程
規范和定義設備入網開通流程、業務開通流程、設備更新流程、設備退網流程、故障處理流程,詳細描述流程環節,按照現有組織架構定義流程環節涉及的工位,配置相應流程環節操作工位和自動化處理環節。以盡量減少流程環節的人工干預,實現流程銜接的自動化為目標,對IT系統提出相應的需求,以IPRAN自動開通為切入點,最終實現IP設備開通和業務開通自動化。
1.2 IT系統功能實現
IP設備自動化開通涉及IT系統有服務保障系統、服務開通系統、資源管理系統(RM/GCOMM/SRM)、激活系統、IP網管系統、CRM系統、固資系統。優化目標:資源預分配能力;設備配置命令自動下發;網管對設備的數據采集、展現;資源自發現同步數據的能力;系統間接口能力優化。
實現流程實施中IT系統的無縫銜接,提高數據的自動化入庫能力,保證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減少IP設備開通中的人工干預,提高工作效率,使IP設備的自動化開通水平得以顯著提高。
2.3設備側研究
研究IP網設備自動化開通流程中涉及的設備虛指令執行架構,制定統一虛指令執行架構,實現不同系統之間設備配置指令的自動化下發。
以研究IPRAN設備邏輯資源分配、IPRAN設備和業務開通流程作為切入點,并制定IPRAN開通過程所涉及的虛指令集,對IP設備業務自動化開通流程進行落地。
三、項目價值
推動數據質量的提高:通過研究網管自動發現技術,以定期或流程驅動的方式對網管與資源數據進行比對、清洗、同步,提高現網資源和系統資源的數據一致率,保證業務開通、故障處理、資源統計的準確性。
推動數據維護效率的提升:通過研究設備資源和業務資源的自動入庫技術,實現全系統的貫通性和無縫鏈接;保證開通與維護流程的規范、準確、高效,減輕維護人員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推動流程自動化水平的提高:通過定義和規范設備與業務相關流程,使其滿足當前網絡集約化管理的要求,減少并盡量消除開通過程中人工的干預環節,積極推動IP承載網相關支撐系統的自動化水平。
四、項目的創新點
提出IPRAN邏輯資源配置的自動生成規則和算法,形成配置2個基本要素、自動生成全部20個開通要素的資源自動生成技術。以提升IPRAN資源配置的效率及準確率,提高IPRAN資源配置的自動化水平。
提出IPRAN資源重復性檢測和自動糾錯技術,使用IPRAN資源預分配數據,在IP網管上對照生產環境進行唯一性和可用性自動校驗,并根據遞進分配原則進行自動糾錯,解決因數據同步而可能導致的資源錯誤分配問題,提高資源分配的可靠性。
提出基于設備console口的IP設備主動探測技術,實現現場各廠家IP設備自動識別,并在設備開通后自動進行網絡質量測試,提高設備開通的工作效率。
在集團內首次提出以資源調度為核心、把網管系統自動開通檢測環節嵌入到開通流程的技術解決方案,實現全流程的自動化。
參 考 文 獻
[1]《IPRAN關鍵技術淺析和應用展望》邵羽,現代電信科技期刊2012.06
[2]《 IPRAN技術淺析》趙正一. [OL].中國信息產業網,2012年6月7日.
[3]《面向LTE的IP RAN技術路線與組網研究》張堅平,張屆新,方鳴 - 《電信科學》 –2012, 28(7):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