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雯慧
摘 要:具有純藝術特點的實驗動畫短片強調個人風格,鼓勵原創性。導演不受表現形式的限制,通過夸張地描述事物,追求敘述的趣味性。非線性敘事不遵循傳統的時間順序,沒有固定的因果聯系,適應了實驗短片創新和自由的本質。實驗短片在敘事方式上的先鋒性和探索性對動畫的傳承創新和藝術化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實驗動畫;非線性敘事;先鋒性;探索性
檢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圖分類號:J0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6)11-0100-02
Analysis on Nonlinear Narrative Structure of Experimental Animation
CHENG Wen-hui(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 )
Abstract :Experimental animation short films with pure art features encourage originality and emphasize expressing personal style. Creators describe things dramatically, develop interesting stories and pursue unique form of expression in free expression space. Nonlinear narrative method adapts to the innovation and freedom nature of experimental short films without following the traditional chronological order and fixed causal link. The pioneer and exploration of experimental animation short films in the narrative way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heritage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art.
Key words :experimental animation; nonlinear narrative;pioneer features; exploratory features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導演伯厄·林在創作動畫短片《安娜與貝拉》的劇本時,充分考慮過觀眾的反應。他認為:“拍電影就是給別人講故事,你想引起注意,讓注意力保持下去,所做的一切都應該以此為中心。”敘事性特點在動畫作品傳達意義的藝術語言系統中如何呈現是實驗動畫短片積極探索的方面之一。精巧的敘事結構設計能引領觀眾思考,尋找編導的敘事意向。
導演制作實驗動畫短片,通常會保持自我風格和形式。他們在作品中追求獨特的原創性和審美情趣,不受外界敘事的限制,賦予表述充分的自由。實驗動畫的敘事結構設計一方面可按某一特定類型進行,作為現有敘事類型的延伸;另一方面可從作品中元素排列的現行秩序來設計其中的敘事結構,以充分表達藝術家的主觀性思想。實驗動畫追求敘事的創新,其非線性敘事的表現手段多種多樣,根據結構的方式不同,大致可分為文學式、復調式、循環式和抽象式等類型。
一、文學式
文學式的敘事結構不以講故事為主,不太注重情節的完整性和事件的因果關系, 故事主要以碎片的形式出現,不強調時間的先后順序,如對意識、夢境、幻想等的詮釋。動畫所敘述的故事一般沒有一條貫穿始終并居于主體地位的情節線。散文式和詩意式的敘事都屬于這種敘事結構。
伯厄·林導演的《安娜與貝拉》運用隱喻伏筆的手法,在回憶與現實交錯間,將支離破碎的小故事通過兩位老姐妹的回憶一氣呵成。該片的創作完全基于兩姐妹的回憶以及回憶之間的沖突,敘事樸素自然,滿含著愛、嫉妒、恐懼、欣喜和失望,貼近生活卻又情真意切。這種散文式結構的敘事方式雖然會削弱故事的戲劇性,造成間離效果,不過,更能引領觀眾的思考和故事深層內涵的表達。
詩意動畫的形式要素決定了作品的組成。尤里·諾爾斯金導演的《故事中的故事》是一部自傳性作品,在回憶中敘述其童年的體驗與成長。片中有許多符號化的意象:笨拙的小灰狼、奔馳的火車、昏暗的街燈、飄零的落葉、廢棄的汽車、跳舞的人、陣亡通知書、搖繩的大牛、啼哭的嬰兒、啃蘋果的男孩和他酗酒的父親……這些意象在片中反復鋪排,構成了如同抒情詩般的優美體系。該片詩意的敘事方式用符號化的視覺意象,營造出多層次的敘述空間,同時運用對比,隱喻等蒙太奇方式形成了具象詩般的意境。導演運用蒙太奇的剪輯技巧詮釋了“回憶”這種片斷式的、意識流的、無序的藝術。鏡頭中記憶的碎片,伴著哼哼唧唧的兒歌被一片一片地從遙遠的過去拾起,交織的視聽意象,在時間和空間多重維度上來回跳躍變換,營造了詩意的氣氛和精美的細節,也讓觀者感覺新奇而又難以描述。詩意式動畫注重影像和聲音的“構成”,以有意味的形式深刻地表現主題,以詩意的情境將形式之美發揮到了極致。
二、復調式
米蘭·昆德拉在《小說的藝術》中用音樂術語“復調”來闡述小說中的多線敘事結構。他提出:“偉大的復調音樂家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聲部的平等,沒有任何一個聲部可以占主導地位,沒有任何一個聲部可以只起簡單的陪襯作用。”
復調式敘事結構在其小說創作中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這種敘事結構具有多人物中心、多角度的敘事特征,將真實與虛構的兩種或幾種故事進行雜糅或組合,多條線索,相互闡明,但表現同一主題。在動畫短片敘事中,多條線索通常由幾個有機的部分或段落按時序進行表述。這些部分或段落之間并不存在直接聯系,但都圍繞著一個主題展開;有些則貫穿的是一個故事線索或主題線索。由于敘述語態和語式的不同,觀眾能獲得一種新的視覺體驗。皮特·帕恩導演的《草地上的午餐》采取了分段式敘事結構,由五個片段組成。故事有四個人物分別對應油畫原作中的人,情節設置較為簡潔,四人需要完成相應的任務,去重現畫中景象。前四節故事情節獨立發展,四人為達到目的,甘心忍受屈辱或墮落。最后,第五節四人聚到了公園的草地上,重現油畫“草地上的午餐”,然后又各奔東西。另外,片中還有一位倒霉的畫家貫穿始終,他最終帶著碾扁的左手,躺在路邊,空洞地眼望著天空,如同導演對時局的迷茫和抗爭。短片用戲謔性的手法深刻地表現了導演的敘事意圖。短片圍繞角色發生的故事相對獨立,但同時彼此間又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聯,結構組織看似形散但神不散。
還有的動畫導演將屏幕切分,不同的場景通過剪接同時展開多個敘述。保羅·德里森的《末世》將屏幕劃分為八個塊面同時敘事,通過不同的情節表現每個季節。雖然每塊小屏幕不是同步的,但通過地球的四季看人類生存環境的敘事方式,未脫離敘事本體單獨存在。片尾用自下而上的大火將八個塊面統一起來,同時也隱喻了影片的主題,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如果得不到保護,將會被人類的無知毀滅。多個畫面的形式讓敘述空間得到了擴展,敘事主題則將分割的畫面統一起來,形式的獨特性讓作品風格更加顯著。
復調式敘事中多條故事線平行或交插的發展,使時間運轉成為超于想象的現實元素,拓展了動畫的敘事空間。動畫片采用多線索、時空交錯的方式加以表現,各個支線的互相對比映照,富有錯落美感。
三、循環式
循環式采用圓形的思維來組織畫面,影片終結時,結尾再次回到動畫的開始部分,成為一個循環。代表作品有喬治·格里芬導演的《視覺大師》,作品受早期運動研究成果的啟發,通過一系列的走路循環,表現了角色在圓圈的周圍無限運動的動畫循環。蒂隆·蒙哥馬利導演的《追尋》敘事也呈現了一個圓形,暗示著命運的循環往復。主人公是一個小沙人,他蘇醒時,身旁有一個空瓶子。小沙人需要尋找水源維持生命,為此他分別經歷了紙、石頭和機器的世界。在機器的世界,沙人看到了下面的水源,充滿了生的希望,但為了逃離機器的碾壓,沙人被迫化成了散沙,漂進了海底。片尾他重獲新生,醒來后發現身旁有一個空瓶子。短片以游戲中“過關”的方式從一個世界來到另一個世界,同時融入了真實的生存維度,暗示了在充滿敵意的世界里生存的艱難。布魯諾·伯茨多導演的《偉大的歷史動畫》則用荒誕戲謔的手法描述了充滿殺戮和鮮血的人類文明發展史。在人類文明推進的過程中,武力強的和武力弱的相互爭奪,恃強凌弱,循環往復,文明的發展史也是一部兵戎相見的戰爭史。短片的結構特征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導演的敘事主題,即對戰爭和人性的深沉反思。
循環式結構把故事線連成了一個循環往復的圓,這種反常規的敘事形式豐富了敘述層次,拓展了時空結構,有效地表現了主題。
四、抽象式
抽象式敘事結構的作品忽略影片的情節進展及循環運動,基本沒有故事情節,甚至沒有一個具體的形象。
《下樓的蒙娜麗莎》介紹了35位知名畫家及其代表作,創造性地展現了20世紀美術全方位歷史。短片的分鏡腳本不是有自己的行為模式和情感的真人角色,而是一件件繪畫作品。這些作品構成了影片的發展脈絡。《弗蘭克的電影》用旁白講述了導演個人的親身經歷,而配合解說的畫面則是成百上千張羅列堆砌的圖片,運用極快的節奏對觀眾形成沖擊,畫面一波接一波迎面而來并與前面的圖像部分重疊,創造出一種不斷變換的時間關系。作品在表現作者個人世界的同時,描繪出成長過程中所處的文化——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消費文化。其開創性的敘事手法,讓畫面具有波普藝術的典型特征,具有反傳統的意義。代表作品還有迪斯尼的《幻想曲》通過音樂故事表現各種對比與和諧關系的審美主題;法蘭斯·羅夫茨的《蒼蠅》通過制造一種變形的視角把觀眾帶入了蠅的世界,以蒼蠅的視點譴責了壓抑的社會環境中隨時可能降臨在每個人頭上的危險,令人深思。這些作品的畫面表現形式各異,或表現多種圖形的運動變化或是哲理或是對音樂的詮釋,但并沒有脫離敘事本體單獨存在,其敘事方式都是為作品所要表現的主題或思想服務的。
傳統的以時間順序為軸的線性敘事手法已不能適應動畫發展的多元化。動畫藝術家注重從整體上把握動畫的敘事手段和影像本質,探索更適合于動畫本性的敘事表現方式。這使得實驗動畫的敘事結構呈現出眾彩紛呈的發展狀態,亦迎合了成人受眾群體的需要。動畫敘事結構的好壞影響著整部作品敘事意圖的表現。動畫導演采用非線性的敘事方式,在敘事結構方面不斷探索,多樣化的形式對動畫的時空關系進行了重新建構,為傳統敘事方式的變革注入了活力,也為動畫敘事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間。
注釋:
① [法]奧利維耶·科特.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幕后·手記[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9:8.
② 米蘭·昆德拉.小說的藝術[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