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曦
改良式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臨床療效觀察
張晨曦
目的 討論改良式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的臨床效果。方法 48例(48 眼)青光眼患者施行改良式小梁切除術(小梁切除聯合絲裂霉素C)治療, 觀察術后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前房在術后1 d開始形成, 術后早期 3眼淺前房發生, 經調整縫線及保守治療后恢復, 無Ⅲ度淺前房出現。術后視力保持不變有17眼, 視力下降 2~3行者1眼, 視力提高 1~3行者30 眼。按 Kronfeld法分型, Ⅰ型者30眼;Ⅱ型者 15眼;Ⅲ型者 3 眼 ;Ⅳ型者 0眼。術后1周內有 22眼眼壓維持在6~10 mm Hg(1 mm Hg= 0.133 kPa), 26眼眼壓維持在11~20 mm Hg。有1眼>21 mm Hg, 給予眼球按摩, 眼壓維持在 12~18 mm Hg。結論 改良式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安全性高, 術后并發癥較少, 是青光眼手術治療的理想術式,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改良式小梁切除術 ;青光眼;臨床療效
青光眼是一種嚴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 需長期治療[1-3],小梁切除術多用于開角型青光眼的治療[4], 術后主要并發癥包括黃斑水腫、低眼壓、脈絡膜脫離等, 最終會導致青光眼的復發[5]。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對48例(48 眼)青光眼患者施行改良式小梁切除術(小梁切除聯合絲裂霉素 C)治療, 療效滿意, 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8例(48 眼)青光眼患者, 其中男30例(30眼), 女18例(18眼);年齡 46~73歲, 平均年齡(56.5±5.5)歲。其中急性閉角型青光眼38眼、開角型青光眼2眼、慢性閉角型青光眼8眼。
1.2方法 應用改良小梁切除術, 即小梁切除聯合絲裂霉素 C手術治療, 作以穹隆部為基底選擇偏鼻或顳上方向的結膜瓣 8~10 mm, 分離 Tenon囊, 作邊長為3 mm以角膜緣為基底的1/2鞏膜厚度的板層鞏膜瓣, 將粘有0.4%絲裂霉素的棉片置于鞏膜瓣下、覆蓋球結 膜 2~4 min, 平行于虹膜表面在顳上方角膜緣內1~2 mm 處作輔助口, 切除小梁以及行虹膜周切術, 結節縫合鞏膜瓣鼻側端頂角, 顳側頂角做 1針可調縫線,球結膜對位縫合 1~2針, 注入平衡鹽溶液以恢復前房[6]。術后局部滴用典必殊滴眼液1個月, 全身應用抗生素及激素治療 3~5 d[7]。
1.3觀察指標 觀察術后患者臨床前房、視力、濾過泡、眼壓情況。濾過泡, 按 Kronfeld法分型[8], 分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
2.1前房 前房在術后 1 d開始形成, 術后早期 3眼淺前房發生, 經調整縫線及保守治療后恢復, 無Ⅲ度淺前房出現。
2.2視力 術后視力保持不變有17眼, 視力下降 2~3行者1眼, 視力提高1~3行者30 眼。
2.3濾過泡 按 Kronfeld法分型, Ⅰ型者 30眼 ;Ⅱ型者15眼 ;Ⅲ型者 3 眼 ;Ⅳ型者 0眼。
2.4眼壓 術后1周內有 22眼眼壓維持在6~10 mm Hg, 26眼眼壓維持在11~20 mm Hg。有1眼>21 mm Hg, 給予眼球按摩, 眼壓維持在 12~18 mm Hg。
青光眼是一種引起視神經損害的疾病, 患者眼內壓增高時, 可導致神經纖維損害, 傳統小梁切除術是所有改良小梁切除術的基礎。常見并發癥有淺前房、睫狀體脈絡膜脫離、濾過泡滲漏、虹膜炎、術后眼壓升高、前房積血、損害視功能。改良小梁切除術是主要術式, 而術中應用抗腫瘤抗生素藥物、鞏膜瓣僅略大于濾過切口以及可拆除的鞏膜瓣調節縫線, 濾過性手術成功的關鍵在于良好的術后前房形成[9-11]。絲裂霉素C作為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 有抗纖維增殖的作用, 作用迅速, 大大降低了濾過性手術后的濾過泡瘢痕化, 提高了術后球結膜瓣下有功能濾過泡的形成[12]。對成纖維細胞起到很大的抑制作用[13,14]。需要注意的是, 嚴格控制術中使用抗代謝藥物使用劑量;縮短手術時間, 熟練手術技巧, 減少對眼表面尤其是角膜上皮的機械損傷;選擇對眼表上皮組織損傷較輕的眼液, 術后減少眼液的使用頻率, 減輕淚膜的損傷。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前房在術后 1 d開始形成, 術后早期 3眼淺前房發生, 經調整縫線及保守治療后恢復, 無Ⅲ度淺前房出現。術后視力保持不變有17眼, 視力下降 2~3行者1眼, 視力提高1~3行者30 眼。按 Kronfeld法分型, Ⅰ型者 30眼 ;Ⅱ型者 15眼 ;Ⅲ型者 3 眼 ;Ⅳ型者 0眼。術后1周內有 22眼眼壓維持在6~10 mm Hg, 26眼眼壓維持在11~20 mm Hg。有1眼>21 mm Hg, 給予眼球按摩, 眼壓維持在 12~18 mm Hg。
總之, 改良式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安全性高, 術后并發癥較少, 是青光眼手術治療的理想術式,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劉婭利, 陳曉明.青光眼手術治療的歷史和現狀.國際眼科雜志, 2006, 6(6):1378-1381.
[2] 王淑華, 程強, 趙亞君, 等.小梁切除聯合絲裂霉素C鞏膜瓣可調縫線在青光眼術中應用.中國實用眼科雜志, 2004, 22(8):654-655.
[3] 孫興懷, 戴毅.少年兒童中易于誤診為青光眼的常見現象分析.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2009, 9(2):69-72.
[4] 陳安穎, 劉杏, 鐘毅敏, 等.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抗青光眼術后眼壓不降30例.廣東醫學, 2008, 29(5):780-781.
[5] 楊春.羊膜在青光眼小梁切除術后濾過泡滲漏的應用.大家健康(旬刊), 2014(3):113.
[6] Ali Aminlari, 經寶隆.青光眼濾過術后引起的并發癥.國際眼科縱覽, 1991(3):140-145.
[7] 王嵐, 劉杏, 熊義兵, 等.絲裂霉素C與青光眼濾過泡并發癥的相關關系.中國實用眼科雜志, 2004, 22(11):881-884.
[8] 楊文慧, 閆一鳴, 于震寰, 等.小切口小梁切除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 2004, 26(10):655-658.
[9] 田愛軍, 李善雨, 王曉冰, 等.Ahmed青光眼閥植入聯合絲裂霉素C治療難治性青光眼的療效觀察.眼科, 2010, 19(6):402-405.
[10] 衛冬, 張曉娟, 宋秋穎.絲裂霉素在青光眼濾過手術中應用.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2, 10(5):89-90.
[11] 施玉英, 張舒心 .同仁眼科手術筆記.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59.
[12] 王星, 何洪林, 唐小平, 等.具有手術失敗高危因素青光眼的復合小梁切除術.中國實用眼科雜志, 2004, 22(10):821-822.
[13] 付榮嶸.改良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臨床療效觀察.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9):106-107.
[14] 朱格非, 彭偉, 周秀珍, 等.青光眼小梁切除術對淚膜的影響.國際眼科雜志, 2009, 9(3):564-56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7.043
2017-07-04]
110031 沈陽市第四人民醫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