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敏偉
糖皮質激素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觀察
錢敏偉
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經糖皮質激素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6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通過雙盲法分為A組和B組, 每組33例。A組行常規治療, B組行糖皮質激素治療。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B組總有效率為93.9%, 明顯優于A組的72.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1%(4/33), B組為9.1%(3/33),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糖皮質激素治療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患者不良反應少, 安全性高, 可于臨床推廣運用。
糖皮質激素;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良反應;老年
在臨床中,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呼吸系統疾病,好發于老年人中, 并且具有極高的病死率, 其致病原因包括感染、吸煙以及環境污染等[1], 致病機制則是由上述因素導致患者肺部終末支氣管遠端膨脹與充氣過度, 降低了患者肺泡的彈性, 并增大容積, 破壞氣道壁誘發的諸多癥狀引起。臨床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規方式主要包括對癥支持、抗感染以及呼吸功能改善等, 但臨床耐藥菌的出現加大了抗感染治療的難度, 外加患者對手術治療的依從性較低,因此常規治療不可取。余云恒[2]研究結果顯示, 將激素應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治療中能促進炎癥消除。現就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經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效果展開分析, 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均經臨床診斷全部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過雙盲法將其分為A組和B組, 每組33例。A組患者中女11例, 男22例;年齡最小60歲, 最大89歲, 平均年齡(75.56±2.86)歲。B組患者中女9例, 男24例;年齡最小60歲, 最大93歲, 平均年齡(75.63±2.7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3]納入標準:①所選患者經X線、CT以及心電圖等檢查方式確診, 且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指南標準》中的診斷標準;②患者有長期吸煙史、飲酒史以及工作、生活環境易接觸到粉塵;③患者年齡>60歲;④近期(1個月內)未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排除標準:①嚴重腎、肝、心等重要臟器病變;②對本次用藥存在禁忌證;③治療依從性極低;④意識、言語與聽力等障礙、精神疾病患者。
1.3治療方法 A組患者給予一般治療及常規抗生素治療, 1周為1個療程。B組患者行糖皮質激素治療, 給予患者5 mg地塞米松(廣東三才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44024276)靜脈滴注, 1瓶/次, 1次/d, 1周為1個療程, 實施1個療程的治療。
1.4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與不良反應(皮疹、嘔吐、腹瀉)發生情況進行分析比較。療效評價標準:顯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未出現呼吸道感染情況, 停藥3個月后患者未出現復發現象;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顯著, 病發頻次減少;無效:治療后患者病情無變化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B組顯效11例(33.3%), 有效20例(60.6%), 無效2例(6.1%), 總有效率為93.9%;A組顯效9例(27.3%), 有效15例(45.5%), 無效9例(27.3%), 總有效率為72.7%。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3455,P=0.0208<0.05)。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1% (4/33), 其中1例(3.0%)腹瀉、1例(3.0%)嘔吐以及2例(6.1%)惡心;B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1%(3/33), 其中皮疹1例 (3.0%)、腹瀉1例(3.0%)以及惡心1例(3.0%)。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598,P=0.6893>0.05)。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較高的患病率, 且病因極其復雜, 具有病情反復的特點, 通常患者早期臨床癥狀不具典型性, 但病情進展后患者呼吸困難情況會逐漸加重, 且偶有發生氣短情況。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 身體機能逐漸下降, 營養狀況不理想, 因此在極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感染幾率[4-7]。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對感染進行控制, 極有可能誘發心肺衰竭, 對生命安全造成威脅;除此之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長期遷延未愈極易導致肺心腦病以及肺源性心臟病, 危及到患者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 因而如何采取措施對感染進行預防和控制, 防止患者肺部功能惡化, 已成為當下臨床研究的熱點。
常規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方式包括吸氧、止咳、祛痰以及支氣管擴張等, 能確保起到通氣功能改善的效果,并使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但是對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效果則較差, 療效不容樂觀[8,9]。外加隨著抗生素在臨床中的廣泛應用, 大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致病菌對抗生素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耐藥性, 因此單純給予抗生素結合化痰、支氣管擴張措施是無法起到確切療效的。本研究結果顯示, B組總有效率為93.9%, 明顯優于A組的72.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吳玨[10]研究結果中的總有效率95%比較接近, 提示糖皮質激素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中可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1%(4/33), B組為9.1%(3/33),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糖皮質激素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不會導致患者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總之, 將糖皮質激素應用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治療中的效果顯著, 可使患者臨床癥狀盡快緩解, 不良反應小, 值得大力推薦。
[1] 文萍.用抗生素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療效觀察.當代醫藥論叢, 2014(13):268-269.
[2] 余云恒.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療效觀察.當代醫藥論叢, 2014(14):141-142.
[3] 李曉娟.抗生素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療效分析.中國社區醫師, 2014, 25(30):56-57.
[4] 郝金海.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觀察.北方藥學, 2017, 14(2):28-29.
[5] 麻榮.糖皮質激素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哮喘的臨床效果.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 10(8):33-34.
[6] 鄭碧梅.抗生素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效果觀察.醫學信息, 2015(1):16.
[7] 魏建全, 白嶸.糖皮質激素與抗生素配伍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陜西醫學雜志, 2016, 45(9):1125-1126.
[8] 程亞輝.抗生素聯合糖皮質激素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觀察.基層醫學論壇, 2015(20):2746-2747.
[9] 王培穎, 田增蓮, 王培慧.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糖皮質激素臨床效果觀察.中國綜合臨床, 2013, 29(5):502-505.[10] 吳玨.抗生素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療效分析.中國社區醫師, 2015, 23(2):8-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7.071
2017-06-20]
214177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