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果膠鉍聯合阿莫西林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李博
目的 探討果膠鉍聯合阿莫西林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炎的療效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方法 98例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炎患者, 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 各49例。對照組患者予以克拉霉素聯合果膠鉍治療, 治療組患者予以阿莫西林聯合果膠鉍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過程中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幽門螺桿菌清除率。結果 治療組幽門螺桿菌清除率為89.80%, 高于對照組的65.3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2周治療后,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88%,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并發癥有皮疹1例、惡心3例、頭暈1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10.2%;治療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并發癥有皮疹2例、惡心1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6.1%。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果膠鉍聯合阿莫西林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炎療效顯著, 且幽門螺桿菌清除率高、并發癥少,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炎;果膠鉍;阿莫西林;聯合治療
幽門螺桿菌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重要原因。隨著近年來相關抗生素的使用率增加,用藥不規范情況十分普遍, 幽門螺桿菌的耐藥性逐漸的增加,相關疾病的治療產生不少困難和挑戰[1]。果膠鉍是一種膠態鉍劑, 進入胃后變成溶膠, 能夠全面覆蓋潰瘍面以及炎癥病灶, 形成保護膜, 同時其對幽門螺桿菌也有一定的殺滅作用[3]。本研究探討果膠鉍聯合阿莫西林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炎的臨床療效, 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2月治療的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炎患者98例為研究對象, 按照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 各49例。其中對照組中男29例,女20例, 年齡19~71歲, 平均年齡(43.5±9.2)歲, 病程1~13年,平均病程(5.2±2.7)年。治療組中男28例, 女21例, 年齡21~73歲, 平均年齡(42.9±10.1)歲, 病程1~11年, 平均病程(4.9±3.2)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入院時均有噯氣、腹脹、惡心以及嘔吐等癥狀, 胃鏡等相關檢查、檢驗結果可以確診為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炎。兩組患者均無呼吸、心血管、肝腎等系統嚴重疾病。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且簽了知情同意書。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常規臨床護理。對照組患者予以克拉霉素(江蘇黃河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43935)聯合果膠鉍(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3479)治療, 克拉霉素0.25 g/次, 2次/d, 果膠鉍150 mg/次, 4次/d, 在餐前30 min服用。治療組予以阿莫西林(吉林市吳太感康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46151)聯合果膠鉍治療, 阿莫西林0.5 g/次, 3次/d, 果膠鉍50 mg/次, 4次/d。兩組患者使用藥物治療療程均為2周。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要求合理飲食, 給予易消化、刺激小食物, 禁食生冷、不新鮮水果蔬菜等, 進行適當的鍛煉, 保持心情愉快。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過程中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幽門螺桿菌清除率。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主要發生的并發癥有皮疹、惡心、頭暈等。
1.4療效評價標準[2]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炎的療效標準:痊愈:患者的噯氣、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消失, 胃鏡下水腫以及相關病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相關癥狀好轉, 胃鏡下病灶減小<50%;無效:患者相關癥狀未改善, 甚至加重,胃鏡下病灶未減小甚至增大。總有效率=(痊愈+有效)/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并發癥有皮疹1例、惡心3例、頭暈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0.2%;治療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并發癥有皮疹2例、惡心1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6.1%。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幽門螺桿菌清除情況比較 治療后, 治療組幽門螺桿菌清除44例, 清除率為89.80%;對照組幽門螺桿菌清除32例, 清除率為65.31%。治療組幽門螺桿菌清除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4402,P<0.05)。
2.3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后, 治療組患者痊愈27例, 有效19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3.88%;對照組患者痊愈17例, 有效21例, 無效11例, 總有效率為77.55%。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333,P<0.05)。
胃炎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之一, 其發病原因較為復雜, 發病率較高, 病程較長, 可給患者的生活造成重大影響。其主要的發病原因是由于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所致[3]。所以如何有效的清除幽門螺桿菌, 是能有效的治療胃炎的要素之一。
在抗生素的選擇上, 不同地區存在很大的差異, 不規范的藥物使用使幽門螺桿菌的耐藥性不斷上升, 已經成為導致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4,5]。阿莫西林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青霉素類抗生素之一, 通過抑制肽聚糖代謝終末階段殺死病菌, 在酸性環境下有較好的穩定性, 且并發癥小, 與克拉霉素相比穿透性好, 抑菌效果更佳。雖然阿莫西林臨床上已經廣泛用于抗菌治療, 但幽門螺桿菌對阿莫西林的耐藥性非常少見, 所以用于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炎可以起到不錯的治療效果[6-8]。果膠鉍是一種復合型藥物,其作用機制是可以與黏蛋白結合成鰲合物, 在胃黏膜上形成一層保護膜, 也可以促進胃黏膜上皮分泌黏液, 對炎癥病灶起到隔離保護的作用[9,10]。
在本次研究中, 根據實際情況以在本院治療的98例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 對照組患者予以克拉霉素和果膠鉍聯合治療, 治療組患者予以阿莫西林和果膠鉍聯合治療。在整個治療過程中, 兩組患者均出現皮疹、惡心、頭暈等并發癥, 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治療組幽門螺桿菌的清除率89.80%, 對照組幽門螺桿菌清除率為65.31%, 治療組幽門螺桿菌的清除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兩組患者的最終治療效果,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7.55%,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88%,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 采用阿莫西林和果膠鉍聯合治療的方式治療胃炎效果更佳, 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提高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 阿莫西林聯合果膠鉍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炎療效顯著, 且可以有效的清除幽門螺桿菌, 并發癥控制情況也較好,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余佩玲, 賀平, 李賢莉, 等.含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的四聯療法在幽門螺桿菌治療中的療效觀察.右江醫學, 2012, 40(3):353-355.
[2] 劉永明.幽門螺桿菌感染并發胃潰瘍的臨床治療分析.當代醫學, 2014, 20(3):96.
[3] 胡林豪.用洛賽克聯合阿莫西林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慢性胃炎的療效觀察.當代醫藥論叢, 2014, 12(20):260.
[4] 戴立娜, 崔梅花.影響幽門螺桿菌根除效果的相關因素.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5, 24(6):751-754.
[5] 王維.阿莫西林聯合果膠鉍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效果.當代醫學, 2014, 20(33):147.
[6] 王莉娟.果膠鉍與阿莫西林聯合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療效觀察.心理醫生, 2016, 22(32):81-82.
[7] 施倩.果膠鉍與阿莫西林聯合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萎縮性胃炎效果探討.河南醫學研究, 2015(1):86-87.
[8] 楊曉東.果膠鉍與阿莫西林聯合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效果探討.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17):143.
[9] 龔鎮謙.阿莫西林聯合果膠鉍治療胃炎臨床療效觀察.現代醫藥衛生, 2014, 30(6):903-904.
[10] 楊志貴.阿莫西林與果膠鉍聯合使用治療85例胃炎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 9(19):138-13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7.077
2017-07-04]
121200 遼寧省凌海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