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花
(新疆省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菜籃子工程辦公室,新疆阿勒泰 836500)
淺析農業基礎設施與可持續發展
周蘭花
(新疆省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菜籃子工程辦公室,新疆阿勒泰 836500)
農業基礎設施作為一個綜合性的基礎產業,是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后備支撐。實踐證明,要實現農業現代化以及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對現代化的農業基礎設施進行完善與建設,通過可持續化的發展,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相適應。
農業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產業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當前推動我國農村經濟與現代化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已取得長足發展,農村農業生產條件也有了一定的改觀,但在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仍舊比較落后[1]。本文分析了農業基礎設施的發展現狀,并就如何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縱觀我國現階段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在其發展進程中仍然暴露出了不少問題。其一,部分經濟落后地區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夠,對其水利、電網等改造工程的重視度不夠;其二,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中,科技創新亮點不足,推廣工作尚處于摸索階段,有待完善;其三,與農業經濟息息相關的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力度與進度不夠,導致農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薄弱,長期處于落后狀態。
加強對農村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不但能夠改善當前農村人民生活水平,還能夠吸引更多的資金導入到現代化農業的建設當中,通過刺激投資與消費,從而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自2010年以來,國家財政、固定資產都投入了對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當中[2,3]。中央財政所安排的“三農”總投入8183億元,其中有1150億元資金被用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6240座大中型與重點小型病險水庫的加固建設工作,并且持續推進改善農村灌溉配套設施,進行節水改造以及農村電網改造。由此可見,為保證農業的可持續化發展,對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大投入的力度。
結合當前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新要求,確立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的核心與重點,通過加大投入資金,將各方科研力量進行整合,在重要領域與關鍵性技術方面實現突破。要將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的重點投注在良種培育方面。中國作為世界上糧食用種量最大的國家,然在糧食種業發展中仍然存在著較大隱患,一定程度上威脅著我國糧食安全與農業生產安全。因此,要重點研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的培育,加速國內種業企業的產業整合,與科研機構強強聯手,提升我國種業的核心技術[4,5]。此外,還應加大對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力度,在耕地、播種、收獲等環節注入農機化的先進“血液”,并且要對農機合作社進行大力扶持,推動農機服務專業化與產業化,進而推動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加強對農田水利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是當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重點任務,必須加大投入力度與加快建設速度,不斷提高農業生產力,解決長期以來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的落后局面。
2.3.1 大力發展小型農田水利建設
對縣級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進行規劃并完善,促進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爭取中央財政的專項補助資金,將大中型灌區末級渠系改造以及小型排澇設施都列入補助范圍[6]。結合雨水蓄積利用,同時對山區小型抗旱水源工程抓緊建設。并積極推動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產權改革,對建設主體與管護責任要明確到位。
2.3.2 大力發展節水灌溉
加大對大型灌區節水改造的投資力度,盡量在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區節水改造任務。農業綜合開發則需要加大對中型灌區重點工程以及大中型灌區田間節水改造的資金投入力度。打造節水灌溉的示范基地,利用榜樣的示范作用,去積極引導農戶選用先進的節水設備與技術。對現有的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技術進行規模改造,并擴大范圍,其中對重要澇區進行重點整治[7,8]。此外,還應對用于農業灌溉的農業用電提供政策優惠,通過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去促進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做好“三農”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強科技創新與推廣,加強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對穩定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及推動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要實現農業現代化以及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對現代化的農業基礎設施進行完善與建設,通過可持續化的發展,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相適應。
[1]王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要點[J/OL].鄉村科技,2016,(32):55.(2017-05-12)[2017-09-2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1.1412.S.20170512.1751.218.html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16.32.037
[2]何平均,彭沛.協同視角下農業基礎設施投資的“三維”機制研究[J].經濟論壇,2016,(11):78-81,92.
[3]徐亮亮.論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J].工程技術研究,2016,(05):251-252.
[4]李麗.制度創新視角下我國農業與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6,(06):77-80.
[5]孫凱.研究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4,(02):43-44.
[6]張世國,高玉春,徐亞利.論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J].科技信息,2013,(12):84.
[7]蔣光鋒,王宏燕.黑龍江墾區農業可持續發展路徑初探[J].現代化農業,2013,(01):23-26.
[8]馮逃,李冬梅,高蜀晉.農業產業形成及可持續發展的實證分析——基于一個村莊的實踐案例[J].農業經濟問題,2013,(07):56-61.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OU Lan-hua
(Aletai Area Vegetable Basket Project Office of Aletai City,Xinjiang 836500,China)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as a comprehensive basic industry sector,is the backup suppor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 case of realiz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promott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So that,it is necessary to perfect and construct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Throug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fitting with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rate.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dustry
F303
A
1008-1038(2017)10-0037-02
10.19590/j.cnki.1008-1038.2017.10.010
2017-05-31
周蘭花(1973—)女,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