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麗
早產兒營養相關性膽汁淤積的高危因素分析
康麗
目的探討早產兒營養相關性膽汁淤積的高危因素。方法213例早產兒作為研究對象,以營養護理后是否出現膽汁淤積病癥分為健康組(157例, 未出現膽汁淤積病癥)與病癥組(56例, 出現膽汁淤積病癥), 就兩組早產兒的各項臨床、護理指標進行總結, 分析影響膽汁淤積發生的高危因素。結果病癥組胎齡(33.21±2.70)周、體重(1.73±0.35)kg、住院時間(42.83±9.75)d與健康組的(33.28±2.67)周、(1.74±0.37)kg、(43.07±9.46)d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病癥組腸外營養支持持續時間(33.08±8.41)d、禁食時間(54.28±9.83)h、葡萄糖熱卡比(28.87±4.52)%、氨基酸熱卡比(7.86±1.63)%明顯高于健康組的(24.82±6.93)d、(23.82±6.22)h、(19.38±3.43)%、(4.52±0.33)%, 且病癥組母乳熱卡比(45.28±2.52)%明顯低于健康組的(65.17±5.5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病癥組母乳喂養耐受率37.50%(21/56)明顯低于健康組的66.88%(105/157)(P<0.05), 且病癥組剖宮產率80.36%(45/56)、感染率39.29%(22/56)、選擇機械性通氣率41.07%(23/56)明顯高于健康組的52.87%(83/157)、21.66%(34/157)、22.93%(36/157),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組中男95例、女62例, 病癥組中男33例、女23例,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病癥組單胎率75.00%(42/56)與健康組的73.25%(115/157),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產兒營養相關性膽汁淤積的高危因素有很多種, 需重對此注意。
早產兒;腸外營養支持;膽汁淤積;高危因素
早產兒指的是妊娠期<37周時娩出的胎兒, 由于其發育并未成熟, 自然哺乳喂養耐受性較差, 因此在娩出后需要開展營養相關性護理干預, 并實時監測其生理指標變化, 保證早產兒的正常發育[1-4]。但是由于腸外營養支持限制了腸道內消化系統功能發育, 就會產生各種并發癥。本文即是研究早產兒腸外營養支持時誘發膽汁淤積的高危因素, 如下為具體研究正文。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3年6月~2016年9月早產兒213例, 以營養護理后是否出現膽汁淤積病癥分為健康組(157例, 未出現膽汁淤積病癥)與病癥組(56例, 出現膽汁淤積病癥)。
1.2 方法分別對兩組早產兒的臨床病歷、護理指標等數據進行整理, 對比分析誘發膽汁淤積癥的高危因素。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病癥組胎齡(33.21±2.70)周、體重(1.73±0.35)kg、住院時間(42.83±9.75)d與健康組的(33.28±2.67)周、(1.74±0.37)kg、(43.07±9.46)d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病癥組腸外營養支持持續時間(33.08±8.41)d、禁食時間(54.28±9.83)h、葡萄糖熱卡比(28.87±4.52)%、氨基酸熱卡比(7.86±1.63)%明顯高于健康組的(24.82±6.93)d、(23.82±6.22)h、(19.38±3.43)%、(4.52±0.33)%, 且病癥組母乳熱卡比(45.28±2.52)%明顯低于健康組的(65.17±5.5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病癥組母乳喂養耐受率37.50%(21/56)明顯低于健康組的66.88%(105/157), 且病癥組剖宮產率80.36%(45/56)、感染率39.29%(22/56)、選擇機械性通氣率41.07%(23/56), 明顯高于健康組的52.87%(83/157)、21.66%(34/157)、22.93%(36/15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組中男95例、女62例, 病癥組中男33例、女23例,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病癥組單胎率75.00%(42/56)與健康組的73.25%(115/157),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早產兒由于在分娩時并未完全發育成熟, 其胃腸道、呼吸系統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 因此不適宜立即開展自然哺乳喂養, 而是先使用腸外營養支持的方式幫助其生長發育[5-8]。而此時早產兒膽囊內合成的膽汁無法有效外排到消化腔內, 就形成了膽汁淤積類病癥, 給早產兒的發育造成嚴重的影響[9]。
臨床誘發膽汁淤積的高危因素有很多種, 從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腸外營養支持時間、禁食時間、營養液中營養物質熱卡比、營養液中母乳熱卡比、剖宮產率、感染率、母乳喂養耐受率以及機械通氣率等異常均可能導致病癥發生, 但性別比例、胎齡、住院時間、單胎率以及出生時體重等因素對病癥無明顯影響。其中腸外營養支持、禁食的時間越長, 早產兒消化道內食物空缺時間也就越長, 膽汁無法正常分泌從而產生淤積;母乳喂養耐受率低, 說明早產兒對于母乳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 此時在配置營養液時需將母乳熱卡比適當下調, 與此同時就需要將其他各類營養物質的熱卡比相應上調, 但母乳量下降不利于膽汁分泌的刺激, 因而會導致膽汁淤積問題。另外為患兒所提供的營養液成分與膽汁淤積的發生也有著直接的關聯, 其中特殊氨基酸(如?;撬岬?的添加,可對患兒的肝臟進行有效保護, 并且此類氨基酸還能夠保持細胞膜自身的滲透壓和穩定性, 其也能夠與膽紅素相結合,從而對膽汁進行有效的分解利用, 如此類氨基酸添加量降低,就會增加膽汁淤積的幾率。另外, 營養液中的葡萄糖添加過量也會引發膽汁淤積病癥, 這主要是由于葡萄糖超過人體吸收量時, 肝細胞會將其轉變為甘油三酯, 從而方便儲存在肝臟內, 但甘油三酯本身會嚴重降低膽汁的流動速度, 并形成肝臟脂肪過度堆積, 從而引發膽汁淤積癥的發生;剖宮產分娩的早產兒呼吸功能通常較弱, 并且機械通氣率也會隨之升高, 此時神經興奮多集中在呼吸系統中, 因而導致消化系統內刺激降低, 不利于膽汁的合成和外排;合并感染也是影響早產兒膽汁淤積的重要因素, 其中大多數均與革蘭陰性菌感染有關, 目前還未能了解導致感染的全部機制[10]。革蘭陰性菌本身具有抑制肝臟酶類物質活性的作用, 使得肝臟細胞內鈉離子、鉀離子以及ATP酶等活性降低, 無法完成正常的膽汁攝取和代謝, 因而容易引發膽汁肝臟內淤積的癥狀, 所產生的內毒素甚至可能誘發腫瘤壞死因子的釋放, 進一步增加感染病癥的影響;出生時早產兒體重雖然對膽汁淤積的影響不明顯, 但如果其體重與正常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 那么此類早產兒的臟器功能發育必然較慢, 膽囊的收縮能力較差,使得膽汁淤積發生率進一步提升, 但與腸外營養支持間無必然聯系。由此可見, 應該對發生上述高危因素的早產兒進行強化監護, 有效控制膽汁淤積病癥的發生。
[1] 李秋芳, 湯弈, 俞曉明, 等.早產兒營養相關性膽汁淤積綜合征的預防及護理.護理與康復, 2013, 12(9):851-853.
[2] 郝妮娜.早產兒營養相關性膽汁淤積的高危因素分析.延邊醫學, 2014(24):125-126.
[3] 吳碧霞.熊去氧膽酸治療新生兒靜脈營養相關性膽汁淤積癥.中外醫學研究, 2012(35):28-29.
[4] 李艷華, 王新利.早產兒胃腸外營養相關性膽汁淤積綜合征的危險因素研究.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13, 15(4):254-258.
[5] 楊慧, 王衛, 劉曉紅.早產兒胃腸外營養相關性膽汁淤積影響因素研究.中國新生兒科雜志, 2013, 28(1):32-35.
[6] 夏世文.早產兒胃腸外營養相關性膽汁淤積.中國新生兒科雜志, 2011, 26(5):289-292.
[7] 王陳紅, 施麗萍, 吳秀靜, 等.早產兒胃腸外營養相關性膽汁淤積癥的臨床特征// 浙江省腸外腸內營養學學術年會, 2012:199-202.
[8] 崔文文, 楊波, 宋嘉, 等.血清總膽汁酸對早產兒胃腸外營養相關性膽汁淤積的診斷價值.中國新生兒科雜志, 2012, 27(2):112-114.
[9] 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兒科協作組,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 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中國新生兒營養支持臨床應用指南.臨床兒科雜志, 2013,31(12):1177-1182.
[10] 蔡威.早產兒營養支持難點與對策.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14,16(7):661-66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8.025
2017-07-17]
529000 廣東省江門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新生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