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瓊
陰道鏡在基層醫院用于篩查宮頸癌前病變的價值
何敏瓊
目的探討陰道鏡在基層醫院宮頸癌前病變篩查中的應用價值.方法316例接受婦科檢查的患者為研究對象, 將所有患者陰道鏡檢查結果同宮頸組織活檢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觀察陰道鏡檢查效果.結果陰道鏡檢查提示異常64例, 對其進行組織活檢, 其中46例確診, 符合率為71.88%(46/64).陰道鏡擬診宮頸低度病變54例, 經組織活檢確診37例, 包括宮頸炎6例、宮頸濕疣12例、宮頸糜爛10例、宮頸上皮內瘤變(CIN)9例, 符合率68.52%(37/54);陰道鏡擬診宮頸高度病變10例, 經組織活檢確診9例, 包括CIN 5例、原位癌3例、浸潤癌1例, 符合率90.00%(9/10).結論陰道鏡是宮頸癌前病變的有效篩查手段, 適合基層醫院應用.
陰道鏡;基層醫院;宮頸癌;癌前病變
宮頸癌是目前全世界女性第四大惡性腫瘤, 我國宮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為女性生殖系統腫瘤第二位, 且呈現上升趨勢[1], 嚴重威脅女性健康.人乳頭瘤病毒是引發宮頸癌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已經成功, 我國部分地區尚未完全投入使用, 多數基層醫院仍需要通過篩查來預防.臨床針對宮頸病變的主要篩查方法包括巴氏涂片、人乳頭瘤病毒檢測、陰道鏡檢查等.我國政府也在加大對宮頸癌的篩查范圍, 簡單有效的篩查能提高效率, 陰道鏡是一種安全、無創的檢查方法, 更容易為女性患者接受, 本研究對陰道鏡在基層醫院宮頸癌前病變中的篩查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4年6月~2017年6月本基層醫院316例接受婦科檢查的患者為研究對象, 年齡21~68歲, 平均年齡(35.2±11.2)歲.本組患者均未妊娠, 無子宮切除史,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 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陰道鏡檢查:檢查前24 h禁性生活、陰道沖洗等,檢查時對宮頸頸管下段、外陰、陰道進行全面檢查, 使用5%醋酸將宮頸浸潤1 min, 觀察宮頸上皮和血管變化.囑咐排空膀胱, 取膀胱截石位, 窺陰器置入陰道, 充分暴露陰道, 使用生理鹽水將宮頸表明分泌物擦拭, 觀察宮頸色澤、大小、形態、糜爛程度和分泌物, 觀察陰道穹窿, 并用5%醋酸浸潤宮頸表面1 min, 觀察上皮血管變化.用綠色濾光鏡觀察血管特征,最后涂抹復方碘液, 觀察染色.根據陰道鏡圖像對宮頸病變做出初步判斷.擬診為陽性的患者采取組織活檢確診(即以宮頸組織活檢結果為金標準).
1.3 判斷標準[2]主要以4個方面作為依據進行診斷:①病變區域分布.CIN和早期宮頸癌發生于轉化區內,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所致病變發生在轉化區內或區外.②表面結構.癥狀鱗狀上皮光滑, 交界清晰, 炎癥或低度CIN的界線不明顯,高度CIN或早期癌便捷清晰, 但表面不規則.③顏色和濁度.宮頸上皮對醋酸反應呈現程度不同的渾濁度和顏色, 渾濁度、白色約重, 病變程度越重.④血管結構.正常血管呈規則網狀、樹枝狀或細小發夾;異型則包括點狀、鑲嵌、異型.
陰道鏡檢查提示異常64例, 對其進行組織活檢, 其中46例確診, 符合率為71.88%(46/64).陰道鏡擬診宮頸低度病變54例, 經組織活檢確診37例, 包括宮頸炎6例、宮頸濕疣12例、宮頸糜爛10例、CIN 9例, 符合率68.52%(37/54);陰道鏡擬診宮頸高度病變10例, 經組織活檢確診9例, 包括CIN 5例、原位癌3例、浸潤癌1例, 符合率90.00%(9/10).
國內多數基層醫院仍采取傳統巴氏涂片來篩查宮頸病變, 但此法有著較高的假陽性和假陰性, 容易造成誤診, 新柏氏液基薄層細胞學因成本高, 難以普及.近些年陰道鏡技術發展迅速, 已經成為生殖道疾病診斷的重要手段, 尤其在宮頸人乳頭瘤病毒亞臨床感染(SPI)及CIN的發現中有著重要的價值, 陰道鏡可輔助糾正漏診和誤診[3,4].而陰道鏡準確性同檢驗醫生操作水平有關, 主觀性較強, 因此陰道鏡檢查尚不能作為宮頸病變的診斷標準.目前宮頸活組織活檢仍是宮頸病變金標準.有關研究[5,6]指出陰道鏡無法觀察宮頸管內病變, 絕經后子宮有萎縮傾向, 鱗柱上皮交界無法觀察清晰.近年來宮頸癌發病有年輕化趨勢, 這同高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密切關聯.SPI和CIN初期多數無特異性癥狀, 少數僅有血性白帶、分泌物增多、接觸性出血等癥, 醫患雙方均容易忽視, 進而發展成宮頸重度病變, 甚至宮頸癌變.
隨著醫療技術知識的發展, 我國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有一定的改善, 但醫護人員的素質不一, 陰道鏡檢查的準確性常受到人員操作水平的限制, 影響宮頸癌前病變篩查質量.相關報道指出在我國人群篩查研究中, 如果初篩陽性女性均采取活檢可能大大增加工作量, 對女性也造成不必要損傷, 浪費衛生資源[7-10].因此, 如何利用好陰道鏡在宮頸癌前病變的檢查作用, 提高陰道鏡對宮頸病變的檢出率對基層醫院醫療服務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陰道鏡雖然同醫務人員的操作水平有關, 但其對宮頸癌前病變的篩查意義是重大的.本文中通過陰道鏡檢出64例疑似為宮頸病變的患者, 經過組織活檢確診后符合率為71.88%, 和國內外報道[11,12]結果基本相符.本研究中, 與組織活檢結果對比, 陰道鏡對低度宮頸病變的檢出符合率為68.52%, 對宮頸高度病變的符合率為90.00%.從篩查結果中看出陰道鏡有漏診和誤診, 但對多數宮頸病變均能篩選出, 這為宮頸組織活檢提供了依據, 對減少基層醫務人員的工作量有重要的意義.基層醫院操作師熟練掌握陰道鏡技術, 掌握宮頸癌前病變的特征是陰道鏡篩查價值提高的關鍵.
綜上所述, 陰道鏡可作為基層醫院篩查宮頸癌前病變的初篩手段, 操作簡便, 無創, 且成本較低, 配合組織活檢能提高基層醫院對宮頸病變的篩出率.
[1] 胡萍, 胡敏. 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陰道鏡診斷早期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價值. 山西醫藥雜志, 2016, 45(8):903-904.
[2] 鄭國華, 代云, 蔣麗, 等. 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技術聯合陰道鏡在宮頸癌前病變篩查中的應用價值. 河北醫藥, 2017,39(4):524-527.
[3] 張春香. 陰道鏡聯合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早期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臨床價值. 當代醫學, 2016, 22(10):51-52.
[4] Sansone M, Saccone G, Migliucci A, et al. Screening for cervical carcinoma in HIV-infected women: Analysis of main risk factors for cervical cytologic abnormalities.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aecology Research, 2017, 43(2):124-136.
[5] 劉曉霞. 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TCT)聯合陰道鏡在篩查宮頸癌前病變中的診斷研究.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8):30.
[6] 李雷. 美國陰道鏡檢查與子宮頸病理學會指南:異常宮頸癌篩查結果和宮頸癌前病變的處理. 協和醫學雜志, 2016, 7(b12):20-26.
[7] 康樂妮. 兩種新型低成本檢測技術在我國農村女性子宮頸癌篩查中的效果評價研究. 北京協和醫學院, 2014.
[8] 蔡毅君, 黃志蘭. 陰道鏡在宮頸癌前病變篩查中的應用價值.臨床醫學, 2015, 35(10):105-107.
[9] 羅姣紅. 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聯合陰道鏡在篩查宮頸癌前病變中的診斷價值. 泰山醫學院學報, 2016, 37(1):24-26.
[10] 梁艷明. 規范的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診斷中的作用研究.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6):204-205.
[11] Ndejjo R, Mukama T, Musabyimana A, et al. Uptake of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Women in Rural Uganda: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Plos One, 2016, 11(2): e0149696.
[12] 梁月容, 成燕萍, 邵梅華. HPV、TCT篩查結合陰道鏡下定位活檢對篩查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作用分析. 中國醫藥科學,2017, 7(4):129-13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2.014
526600 廣東省德慶縣人民醫院
2017-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