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梅
原發性青光眼合并眼底病的臨床分析
劉紅梅
目的 分析原發性青光眼合并眼底病的臨床特點、診療要點及預后情況。方法 10例原發青光眼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訪6個月~5年, 總結患者臨床資料及預后情況。結果 10例青光眼患者均合并眼底疾病, 其中除1例視神經萎縮和1例視神經缺血于術前發現外, 其余8例患者復查時,發現有缺血性視乳頭病變1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1例、老年性黃斑病變2例、黃斑裂孔1例、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CRVO)與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CRAO)各1例、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炎1例。2例青光眼手術前發現眼底病變患者眼底疾病通過治療有效改善;其余8例青光眼手術前未發現眼底疾病患者都已做鞏膜下咬切或小梁切除術, 酌情進行高血壓、糖尿病、腦血栓等原發病的治療, 并給予擴張血管、神經營養、改善微循環等藥物治療, 最終CRVO 1例有效改善;CRAO 1例有效改善;缺血性視乳頭病變1例無效;糖尿病視網膜病變1例有效改善;老年性黃斑病變2例有效改善;黃斑裂孔1例治療無效;中心漿液性視網膜炎1例有效改善。結論 原發性青光眼合并眼底病較多為血管性疾病, 一眼同時患兩病屢見, 臨床不能僅將注意力放在青光眼病, 而忽視其他疾病的存在, 以免延誤治療。
青光眼;眼底病;臨床分析
原發性青光眼、眼底病是兩類眼病, 臨床上兩病可同時并發一眼, 對視功能損害嚴重。眼底病一般可分為視網膜血管病、炎癥性病、眼底營養障礙以及獲得性黃斑病相關病等,對患者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1-6]。因青光眼術前角膜水腫,眼底大多窺不清, 故術后除了對青光眼的追蹤診查, 同時留意是否并發眼底病。作者對本院原發青光眼術后10例患者進行觀察, 現對本次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00~2006年眼科住院10例原發青光眼術后患者, 其中男2例, 女8例, 年齡最大79歲, 最小49歲, 平均年齡(58.4±7.1)歲。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隨訪6個月~ 5年總結患者的臨床特點、診療要點及預后情況。
10例青光眼患者均合并眼底疾病, 其中除1例視神經萎縮和1例視神經缺血于術前發現外, 其余8例患者復查時,發現有缺血性視乳頭病變1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1例、老年性黃斑病變2例、黃斑裂孔1例、CRVO與CRAO各1例、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炎1例。2例青光眼手術前發現眼底病變患者眼底疾病通過治療有效改善;其余8例青光眼手術前未發現眼底疾病患者都已做鞏膜下咬切或小梁切除術, 酌情進行高血壓、糖尿病、腦血栓等原發病的治療, 并給予擴張血管、神經營養、改善微循環等藥物治療, 最終CRVO 1例有效改善;CRAO 1例有效改善;缺血性視乳頭病變1例無效;糖尿病視網膜病變1例有效改善;老年性黃斑病變2例有效改善;黃斑裂孔1例治療無效;中心漿液性視網膜炎1例有效改善。
青光眼在臨床上一般分為原發性青光眼、繼發性青光眼以及先天性青光眼。青光眼會使得患者眼內壓間斷或是持續升高, 而持續的高眼壓會造成眼球組織受到一定的損傷, 若不及時對患者采取救治措施, 患者可能會喪失全部視野甚至是失明, 對患者的健康危害極大。青光眼導致的失明為不可逆眼盲, 而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POAG)發病具有較高的隱蔽性, 輕易不被察覺, 患者一般在察覺到視野逐漸縮小, 視力受損后才有所意識, 而若不及時進行治療, 則患者視力會發生不可逆的完全喪失。
眼底病, 即眼底的疾病, 臨床上包括視網膜、脈絡膜以及視盤的疾病都通稱為眼底病, 由于多數眼底病與患者眼球的玻璃體病變具有較為密切的聯系, 故玻璃體病變也算作眼底病的一種。引發眼底病的因素有多種, 包括腫瘤在內的一些疾病均能夠引發眼底病, 感染性疾病如病毒、細菌、真菌等感染病也可能引發眼底病, 同時, 患者先天性異常也是導致眼底病的因素之一。
目前我國的老齡人口逐漸增多, 眼類疾病患者也逐漸增多, 而隨之而來的是我國對眼部健康檢測手段的不斷發展,以及國人健康衛生意識的不斷提升。但這并不意味著就能及時有效的解決患者的病痛并予以正確的治療方式, 故做好早期診斷工作就體現出其重要地位, 這樣以便從青光眼合并眼底病可疑人群中確定患者, 從而使患者得到及時的診治。應注意以下幾種疾病:①眼底血管性疾病。眼底血管性疾病包括了脈絡膜、視神經、視網膜以及眼底血管等病變, 如CRVO、CRAO、缺血性視乳頭病變與原發性青光眼有一定相關性, 且多伴隨全身心腦血管性疾病。青光眼是導致CRVO、CRAO、缺血性視乳頭病變的重要機制, 可能是通過影響篩板平面的血液動力學, 眼部的正常血液注量主要取決于全身動脈血壓、眼內壓、血液粘稠度以及眼血管的狀態這幾個因素[7,8]。并發青光眼對視力損害更加嚴重。②黃斑部病變。老年性黃斑病變、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炎、黃斑裂孔合并原發性青光眼多以眼底病為首。③視網膜脫離合并青光眼。該疾病主要有三種類型:視網膜脫離前已存在青光眼;裂孔性視網膜脫離引起青光眼;視網膜脫離手術引起的青光眼[9,10]。可以通過房角鏡和三角鏡觀察房角開閉及粘連情況、網膜的部位和裂孔位置。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并原發性青光眼。糖尿病患者的青光眼發病率為12.6%, 比正常人中的發病率明顯增高[11-13]。少數出現虹膜新生血管翳合并眼底出血。不并發增殖性視網膜病變的較多。
為避免對青光眼患者出現漏診的情況, 可采用以下措施:①對患者的眼壓進行反復測量, 可采用壓平眼壓計以及非接觸式眼壓計測量, 從而得到患者準確的眼壓數據;②患者視野變化是青光眼早期診斷的重要依據之一, 同時還應仔細對照青光眼的一些典型病癥進行診斷, 為了能夠準確測定患者的視野, 可帶上眼鏡與接觸鏡;③對患者進行眼底檢查時應當注意觀察好視盤的形態, 同時采用三面鏡對眼底作仔細檢查, 經準確比較后確定患者眼部的一些特征性變化。
綜上所述, 對原發性青光眼在治療隨訪過程中, 除了觀察眼壓、視野、視盤的變化外, 還應做眼底病的細致檢查,以避免漏診和延誤治療, 對患者所采用的檢查方法要準確有效, 并在之后做好隨訪工作。
[1] 李蕓云, 王大博, 王風磊.原發性青光眼并發全身性疾病196例分析.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 2015(5):608-610.
[2] 秦華.低濃度絲裂霉素聯合羊膜移植治療原發性青光眼的近期療效分析.中國當代醫藥, 2014, 21(1):11-13.
[3] 徐家窈, 陳海波, 史貽玉, 等.羊膜移植聯合低濃度絲裂霉素治療原發性青光眼的臨床療效.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5, 15(20): 3902-3904.
[4] 李海燕.鞏膜咬切術聯合小梁切開術治療原發性青光眼的遠期效果觀察.中國當代醫藥, 2014, 21(11):54-55.
[5] 文艷瓊.羊膜移植聯合絲裂霉素低濃度給藥治療原發性青光眼的研究.中國處方藥, 2016, 14(5):111-112.
[6] 金婷.低濃度絲裂霉素聯合羊膜移植治療原發性青光眼患者療效觀察.牡丹江醫學院學報, 2015, 36(6):73-74.
[7] 付宇鵬.青光眼與視網膜缺血性疾病分析及診療.醫學信息, 2015(9):201.
[8] 杜東晗.高血壓動脈硬化引起的眼底病與腦梗塞發病的關系探討.中國農村衛生, 2016(17):55-56.
[9] 陳鳳娥, 吳乃川.視網膜脫離伴發青光眼.中國實用眼科雜志, 1994(9):549-551.
[10] 陳素貞, 崔寶華.Schwartz綜合征三例.中華眼科雜志, 1995(5): 382-383.
[11] 李鳳鳴.眼科全書(上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6:891.
[12] Arriolavillalobos P, Martínezdelacasa JM, Díazvalle D, et al.Combined iStent trabecular micro-bypass stent implantation and phacoemulsification for coexistent open-angle glaucoma and cataract: a long-term study.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2, 96(5):645-649.
[13] 曹永, 趙麗, 王立偉, 等.右美托咪定輔助麻醉在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手術中的臨床研究.徐州醫學院學報, 2016, 36(8):523-52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5.023
2017-01-17]
112300 開原市中心醫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