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全 李勇逵 麥金成 黃月華
早期應用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治療心功能Ⅲ~Ⅳ級心力衰竭的有效性
張海全 李勇逵 麥金成 黃月華
目的 探析早期應用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治療心功能Ⅲ~Ⅳ級心力衰竭的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心功能Ⅲ~Ⅳ級心力衰竭患者, 根據治療的藥物不同分為X組和Y組, 各50例。X組采用呋塞米進行治療, Y組采用呋塞米聯合應用小劑量多巴胺進行治療,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以及各項生化指標變化進行比較。結果 治療后, Y組患者顯效25例, 有效23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6%, X組患者顯效20例, 有效17例, 無效13例, 總有效率為74%;Y組總有效率高于X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Y組出現惡心嘔吐2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X組出現惡心嘔吐5例, 腹痛2例, 心律失常1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Y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X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Y組患者的血鈉指標為(133.4±5.6)mmol/L, 血鉀為(3.84±1.02)mmol/L, B型腦鈉肽為(664.2±51.6)pg/ml;X組患者的血鈉、血鉀以及B型腦鈉肽指標分別為(130.5±4.8)mmol/L、(2.89±1.03)mmol/L、(910.4±52.6)pg/ml;兩組血鈉和血鉀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Y組的B型腦鈉肽指標低于X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心功能Ⅲ~Ⅳ級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治療的臨床效果較顯著, 可明顯改善患者心功能, 提高生活質量, 值得信賴和推廣。
小劑量多巴胺;呋塞米;心功能Ⅲ~Ⅳ級;心力衰竭;有效性
近年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在逐年增加。急性心力衰竭就是其中典型的疾病之一, 該病病程較長, 隨著年齡的增長, 病情發展較快, 患者死亡率較高[1]。急性心力衰竭發病突然, 主要是由于肺內毛細血管楔嵌壓快速上升, 迅速出現急性肺水腫的臨床癥狀的一類疾病。患者出現面色蒼白、呼吸困難、大汗淋漓等癥狀[2,3]。該疾病病情發展較快, 若不能及時有效的治療, 可能會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就該疾病采用小劑量多巴胺與呋塞米聯合治療的效果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與分析, 現選取本院100例患者分組進行比較, 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月~2016年10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100例心功能Ⅲ~Ⅳ級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 其中左心衰竭患者75例, 右心衰竭患者25例, 均排除精神疾病、溝通障礙以及意識障礙疾病患者。根據治療藥物不同將患者分為X組和Y組, 各50例。X組患者男女比例32∶18, 年齡45~82歲, 平均年齡(63.5±8.2)歲, 病程3~13個月, 平均病程(8.0±2.2)個月。Y組患者男女比例31∶19, 年齡42~80歲, 平均年齡(61.0±7.5)歲, 病程2~12個月, 平均病程(7.0±1.8)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基礎藥物進行治療, 如血管擴張劑、β受體阻滯劑等。X組在此基礎上單純的采用呋塞米(廣東三才石岐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44023242)進行治療, 當患者心力衰竭出現水腫癥狀時, 初始劑量為40 mg, 1次/d, 之后再給予維持劑量20 mg, 連續治療2周為1個療程。Y組則在X組的基礎上聯合應用小劑量的多巴胺進行治療,進行靜脈泵入劑量為1.0 μg/(kg·min), 隨時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變化進行藥物劑量的調整, 癥狀緩解后可適當的減少藥物劑量, 尿潴留癥狀不佳時可以調整劑量至200 μg/min[4]。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療效評定標準參考文獻[5], 分為顯效、有效、無效, 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同時對各項生化指標(血鈉、血鉀以及B型腦鈉肽)進行統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后, Y組患者顯效25例, 有效23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6%, X組患者顯效20例,有效17例, 無效13例, 總有效率為74%;Y組總有效率高于X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490, 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治療后, Y組出現惡心嘔吐2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X組出現惡心嘔吐5例, 腹痛2例, 心律失常1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Y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X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00, P<0.05)。
2.3 兩組各項生化指標變化比較 治療后, Y組患者的血鈉指標為(133.4±5.6)mmol/L, 血鉀為(3.84±1.02)mmol/L, B型腦鈉肽為(664.2±51.6)pg/ml;X組患者的血鈉、血鉀以及B型腦鈉肽指標分別為(130.5±4.8)mmol/L、(2.89±1.03)mmol/L、(910.4±52.6)pg/ml;兩組血鈉和血鉀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Y組的B型腦鈉肽指標低于X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急性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心肌損害、心律失常、心室前后負荷較重, 使心肌受累, 左室舒張期壓力過高, 心排血量下降, 引起的以肺循環淤血為主要癥狀, 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類疾病[6-9]。在臨床中急性左心衰竭的發生率高于右心衰竭, 該疾病好發于中老年患者, 發病急, 病程較長, 患者可突然出現呼吸困難、煩躁不安、口唇發紺、大汗淋漓、心率加快等, 若不能及時進行治療, 延誤了疾病治療最佳的時機, 可能會造成多組織臟器的損傷, 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與健康[10-13]。在臨床中最常見的治療藥物包括利尿劑、血管擴張劑等, 但由于治療效果不佳, 不能快速的緩解癥狀。呋塞米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利尿劑, 可以改善癥狀較輕、Ⅲ~Ⅳ級心力衰竭, 可能會導致電解質紊亂以及腎血流量較少, 應用大劑量的藥物也難以改善尿潴留情況。小劑量的多巴胺可以使腎臟以及冠狀動脈血管擴張, 具有正性肌力的作用, 可以增加腎血流量以及尿量, 從而可以促進利尿劑發揮效果, 最終有效的改善了心肌缺血、缺氧的狀態,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4-18]。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 Y組患者顯效25例, 有效23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6%, X組患者顯效20例, 有效17例, 無效13例, 總有效率為74%;Y組總有效率高于X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Y組出現惡心嘔吐2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X組出現惡心嘔吐5例, 腹痛2例,心律失常1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Y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X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Y組患者的血鈉指標為(133.4±5.6)mmol/L, 血鉀為(3.84±1.02)mmol/L, B型腦鈉肽為(664.2±51.6)pg/ml;X組患者的血鈉、血鉀以及B型腦鈉肽指標分別為(130.5±4.8)mmol/L、(2.89±1.03)mmol/L、(910.4±52.6)pg/ml;兩組血鈉和血鉀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Y組的B型腦鈉肽指標低于X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針對心功能Ⅲ~Ⅳ級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治療的臨床效果較顯著, 可明顯改善患者心功能, 提高生活質量, 值得信賴和推廣。
[1] 吳學周.早期應用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治療心功能Ⅲ~Ⅳ級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中外醫學研究, 2015, 13(1):44-45.
[2] 都斌, 姚雪艷.早期應用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治療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7):1492-1494.
[3] 都斌, 姚雪艷.早期應用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治療心力衰竭的療效.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3, 29(3):163-165.
[4] 李明.早期應用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治療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4, 27(24):3278-3279.
[5] 康慧, 康春福, 燕朝陽.早期應用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治療心力衰竭效果及安全性研究.中外醫學研究, 2015, 13(7):7-9.
[6] 陳冬云, 黃達軍.早期應用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治療心功能Ⅲ~Ⅳ級心力衰竭70例療效觀察.海南醫學, 2014(10): 1418-1420.
[7] 倪浩, 劉丹丹, 周建嶺.早期應用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治療心功能 Ⅲ~Ⅳ級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醫藥衛生(引文版), 2016(6):00026.
[8] 秦淑娟.早期應用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治療心功能Ⅲ-Ⅳ級心力衰竭的療效探究.中外醫療, 2015(21):124-125.
[9] 羊明博.早期應用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治療心功能Ⅲ~Ⅵ級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今日健康, 2015(7):56.
[10] 侯雨巖, 王志方, 劉志強, 等.早期應用小劑量多巴胺及呋塞米在心功能Ⅲ~Ⅳ級心力衰竭中的治療效果.北方藥學, 2016, 13(12):43.
[11] 王新糧, 陳正凱.早期應用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治療心力衰竭的療效研究.中國當代醫藥, 2012, 19(26):76-77.
[12] 瑪力亞·哈布力.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治療心功能Ⅲ~Ⅳ級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中國處方藥, 2016, 14(8):57-58.
[13] 楊攀.早期使用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治療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中國民康醫學, 2016, 28(20):19-21.
[14] 胡立群, 顧曄, 高波, 等.早期應用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對合并體液潴留心力衰竭的治療價值.上海醫學, 2010, 33(7): 623-625.
[15] 敖興業.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對早期合并體液潴留心力衰竭的治療價值探討.吉林醫學, 2012, 33(6):1229.
[16] 和德平.早期應用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治療心力衰竭的療效.中國醫藥指南, 2015, 13(14):64-65.
[17] 李智鵬.早期應用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治療心力衰竭的療效.今日健康, 2014(1):51.
[18] 曹銀軍.早期應用小劑量多巴胺聯合呋塞米治療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中國衛生產業, 2012, 19(28):76-77.
Efficiency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low-dose dopamine combined with furosemide in the treatment of grade Ⅲ~Ⅳ cardiac function of heart failure
ZHANG Hai-quan, LI Yong-kui, MAI Jin-cheng, et al.Guangdong Province Sihui City People’s Hospital, Sihui 5260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iency and security of early applicationof low-dose dopamine combined with furosemide in the treatment of grade Ⅲ~Ⅳ cardiac function of heart failure.Methods A total of 110 heart failure patients of grade Ⅲ~Ⅳ cardiac function were divide by different drug therapy into group X and group Y,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Group X received furosemide for treatment, and group Y received furosemide combined with low-dose dopamine for treatment.Comparison were made on treatment effect,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biochemical indicators changes in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treatment, group Y had 25 excellent cases, 23 effective cases and 2 ineffective cases,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6%, while group X had 20 excellent cases, 17 effective cases and 13 ineffective cases,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74%.Group Y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than group X,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fter treatment, group Y had 2 nausea and vomiting cases, with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4%, while group X had 5 nausea and vomiting cases, 2 stomachache cases, 1 arrhythmia case, with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16%.Group Y had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han group X,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fter treatment, group Y had serum sodium indicator as (133.4±5.6) mmol/L, serum potassium as (3.84±1.02) mmol/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s (664.2±51.6) pg/ml, while group X had serum sodium, serum potassium and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respectively as (130.5±4.8) mmol/L, (2.89±1.03) mmol/L and (910.4±52.6) pg/ml.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rum sodium and serum potassium indicators (P>0.05).Group Y had lower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dicator than group X,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For grade Ⅲ~Ⅳ cardiac function of heart failure patients, combination of low-dose dopamine and furosemide show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which can obviously improve patients’ cardiac function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So it is worth trust and promotion.
Low-dose dopamine; Furosemide; Grade Ⅲ~Ⅳ cardiac function; Heart failure; Efficiency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5.032
2017-02-20]
526000 廣東省四會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