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濤
微生態制劑輔助治療小兒腹瀉的效果分析
劉文濤
目的 分析微生態制劑輔助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療效。方法 59例服用微生態制劑的腹瀉患兒設為微生態制劑組, 64例未服用微生態制劑的腹瀉患兒設為基礎治療組, 對比分析兩組炎癥指標和止瀉治療的臨床效果。結果 用藥后, 微生態制劑組白細胞介素-6(IL-6)為(64.58±11.06)ng/L、C反應蛋白(CRP)為(15.26±3.42)mg/L、丙二醛(MDA)為(1.02±0.29)μmol/L、止瀉時間為(1.32±0.38)d、腹痛緩解時間為(1.61±0.34)d明顯低于基礎治療組的(131.28±26.79)ng/L、(37.52±4.89)mg/L、(1.37±0.32)μmol/L、(2.29±0.67)d、(2.59±0.75)d,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微生態制劑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為(0.031±0.006)U/L、總有效率為94.92%顯著高于基礎治療組的(0.019±0.005)U/L、81.2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微生態制劑有效緩解腸道炎癥反應、縮短止瀉時間, 對小兒腹瀉具有輔助治療價值。
小兒腹瀉;微生態制劑
急性腹瀉是兒童階段極易出現的一種消化系統疾病, 其主要病因主要為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長時間的腹瀉能夠導致患兒腸道菌群失調、誘發腸道炎癥反應, 因此, 單純應用止瀉藥物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微生態制劑在小兒腹瀉中的作用受到極大關注。本實驗通過觀察本院小兒腹瀉針應用微生態制劑輔助治療的效果, 旨在初步分析微生態制劑在小兒腹瀉治療的中可行性和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兒科在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3例確診的腹瀉患兒, 納入及排除標準[3]:①符合急性腹瀉診斷條件[4], 確診為兒童急性腹瀉;②臨床表現以大便性狀異常、大便頻次異常增加為主;③年齡2.0~10.0歲;④接受規范性口服藥物治療;⑤患兒法定監護人的知情同意, 隨訪資料完整;⑥排除合并心、肝、腎等臟器功能損害者;⑦排除法定監護人拒絕者。符合上述條件的患兒根據是否口服微生態制分成微生態制劑組(59例)和基礎治療組(64例)。微生態制劑組中男37例、女22例, 年齡2.0~9.5歲, 平均年齡(6.75±2.61)歲, 體重12~30 kg, 平均體重(21.68±3.24)kg, 病程3~10 d, 平均病程(5.63±1.24)d,腹瀉次數4~10次/d, 平均腹瀉次數(6.84±0.95)次/d。基礎治療組中男40例、女24例, 年齡2.5~10.0歲, 平均年齡(6.91±2.54)歲, 體重13~32 kg, 平均體重(22.06±3.76)kg, 病程4~11d, 平均病程(5.74±1.35)d, 腹瀉次數5~11次/d, 平均腹瀉次數(6.92±0.97)次/d。兩組患兒入院時男女例數、年齡、每日腹瀉次數、病程、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基礎治療組患兒在明確急性腹瀉之后, 接受口服蒙脫石散(天津博福-益普生制藥公司, 國藥準字H20000690, 批號150211、150434、150809、151123、160121、160526、150817)治療:3歲以下患兒, 1.5 g/次, 3次/d, 溫開水沖服(用前需先搖勻);≥3歲患兒3 g/次, 3次/d, 溫開水沖服(用前需先搖勻);微生態制劑組在此基礎上服用微生態制劑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杭州龍達新科生物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S20060010, 批號150119、150510、150907、151203、160201、160613、150912)治療:3歲以下患兒, 0.5 g/次, 3次/d, 溫水口服(嬰兒可研碎加入溫奶中服用);≥3歲患兒1.0 g/次, 3次/d, 溫水送服。
1.3 觀察指標
1.3.1 炎癥指標檢測 在治療前、治療后72 h分別抽血并制取外周靜脈血清, 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設備測定血清炎癥指標表達水平, 具體檢測因子有IL-6、CRP、MDA和SOD, IL-6采取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 CRP采取免疫比濁法, MDA采取硫代巴比妥法, SOD采取黃嘌呤氧化酶法。
1.3.2 療效評定標準 在治療后觀察并記錄兩組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詳細記錄患兒止瀉時間、腹痛緩解時間, 并且在治療之后對患兒止瀉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和統計, 參照文獻[5]制定具體評價標準如下:①顯效:用藥24 h后, 大便次數降低至<3次/d, 且大便性狀、鏡檢結果未見明顯異常,臨床癥狀基本消失;②有效:用藥48 h后, 大便次數降低至<4次/d, 且鏡檢結果未見明顯異常, 臨床癥狀和大便水分含量明顯改善;③無效:用藥72 h后, 大便次數、性狀、鏡檢結果、臨床癥狀均無改善, 部分患兒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用藥前后炎癥因子變化比較 入院時, 微生態制劑組患兒的IL-6測定結果平均為(375.26±44.67)ng/L, CRP測定結果平均為(75.42±13.69)mg/L, MDA測定結果平均為(1.79±0.64)μmol/L, SOD測定結果平均為(0.009±0.002)U/L;基礎治療組患兒的IL-6測定結果平均為(368.53±40.25)ng/L, CRP測定結果平均為(72.51±12.81)mg/L, MDA測定結果平均為(1.83±0.61)μmol/L, SOD測定結果平均為(0.010±0.003)U/L,入院時兩組IL-6、CRP、MDA、SOD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 兩組的炎癥指標均向正常恢復, 微生態制劑組患兒的IL-6測定結果平均為(64.58±11.06)ng/L, CRP測定結果平均為(15.26±3.42)mg/L, MDA測定結果平均為(1.02±0.29)μmol/L, SOD測定結果平均為(0.031±0.006)U/L;基礎治療組患兒的IL-6測定結果平均為(131.28±26.79)ng/L, CRP測定結果平均為(37.52±4.89)mg/L, MDA測定結果平均為(1.37±0.32)μmol/L, SOD測定結果平均為(0.019±0.005)U/L,用藥后兩組IL-6、CRP、MDA、SOD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在服藥之后, 多數患兒腹瀉次數明顯下降, 臨床癥狀明顯好轉, 且兩組均為出現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微生態制劑組平均止瀉時間為(1.32±0.38)d, 平均腹痛緩解時間為(1.61±0.34)d, 顯效32例, 有效24例, 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4.92%, 基礎治療組平均止瀉時間為(2.29±0.67)d,腹痛緩解時間為(2.59±0.75)d, 顯效20例, 有效32例, 無效12例, 總有效率為81.25%,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小兒腹瀉誘發因素較多, 飲食不潔、氣候變化、病原菌感染等均促使小兒腹瀉發生。目前研究已經證實小兒腹瀉患兒存在明顯的局部腸道炎癥反應, 而腸道炎癥反應能夠通過誘發炎癥因子釋放、打破腸道菌群紊亂、破壞腸道黏膜屏障等方式加重腹瀉患兒的病情, 對患者生長發育形成負面干擾,因此, 盡早抑制腸道炎癥反應、調節腸道功能在小兒腹瀉治療極為重要[6-8]。蒙脫石散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廣、使用率最高的止瀉藥物, 其止瀉效果、小兒用藥安全性已經得到臨床廣泛認可[9,10], 雖然蒙脫石能夠通過修復腸道屏障達到止瀉作用, 病情對腸道炎癥有一定抑制效果, 但是由于其炎癥抑制作用不顯著、且對腸道菌群無明顯干預效果, 因此其治療時間較長、臨床治療效果仍有較大改善空間[11-13]。本實驗研究結果顯示, 在入院時, 腹瀉患兒的血清炎癥因子均處于顯著異常水平, 說明小兒腹瀉存在嚴重腸道炎癥反應, 積極進行腸道炎癥抑制極為必要, 用藥后, 兩組患兒的炎癥因子均顯著改善, 但是微生態制劑組(思連康)改善效果顯著優于基礎治療組, 而且其在止瀉時間、臨床癥狀改善效果、臨床療效方面均有明顯優勢,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與單用蒙脫石散相比, 聯合微生態制劑對小兒腹瀉炎癥反應抑制、臨床療效提升效果更顯著, 這可能與思連康作用特點有關。思連康作為微生態制品, 屬于四聯活菌(長型雙歧桿菌、醋酸乳桿菌、糞腸球菌、蠟樣芽胞桿菌)素片, 其不僅能清除腸道有害病菌, 而且能夠補充有益菌群、增強免疫力, 在促使腸道菌群平衡的同時, 并通過清除致病菌、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產生明顯的抑制腸道炎癥反應作用[14,15]。
綜上所述, 微生態制劑思連康輔助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不僅止瀉效果快速可靠, 而且能夠緩解腸道炎癥反應、有效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1] 陳靜.微生態制劑聯合鋅制劑治療小兒遷延性腹瀉病后血清及結腸灌洗液相關指標的評價.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5, 21(11):1542-1544.
[2] 周國慶, 劉明輝.微生態制劑在小兒腹瀉治療中的臨床價值研究.中國醫藥科學雜志, 2014, 4(17):62-63.
[3] 盧薇.微生態制劑(金雙岐)聯合思密達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研究.中國衛生產業雜志, 2014(33):3-4.
[4] 陳銳.小兒急性腹瀉基層診療路徑.中國社區醫師雜志, 2013,29(35):36.
[5] 馮改梅.甘草鋅顆粒聯合蒙脫石散及微生態制劑治療小兒急性腹瀉療效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雜志, 2015, 7(2):131-133.
[6] 程波, 程宏, 趙俊杰.微生態制劑治療小兒腹瀉40例療效觀察.中國基層醫藥雜志, 2013, 20(7):1073-1074.
[7] 胡樹家.微生態制劑(思連康)對小兒肺炎繼發腹瀉的預防作用.中國實用醫藥, 2011, 6(11):200-201.
[8] 崔愛蓮.小兒肺炎繼發腹瀉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微生態制劑預防效果比較.中國婦幼衛生雜志, 2014(4):41-42.
[9] 董改琴.微生態制劑聯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60例.基層醫學論壇, 2010, 14(31):986-987.
[10] 劉元超.蒙脫石散劑聯合微生態制劑治療小兒腹瀉的療效觀察.北方藥學, 2015(9):41.
[11] 郭溫迎, 陳國志.蒙脫石散佐治小兒急性腹瀉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國藥師, 2009, 12(5):640-641.
[12] 馮婉萍, 陳召金, 邱瑞清.雙岐三聯活菌片聯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臨床療效觀察.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3, 12(4):310-311.
[13] 石美珠.蒙脫石散與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對比研究.當代醫學, 2011, 17(1):143-144.
[14] 魏思忱, 鄭國啟, 張秀剛, 等.微生態制劑輔助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與安全性研究.中國微生態學雜志, 2011, 23(11): 1003-1005.
[15] 王雪萍, 劉云濤.微生態制劑與肯特令聯合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療效觀察.中國現代醫生, 2008, 46(17):21-2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5.053
2017-01-17]
117000 本溪市中心醫院兒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