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春榮
柑桔綠化觀賞價值的開發與配套栽培技術
文/劉春榮
【導讀】 文章總結了柑桔在綠化觀賞方面的價值和作用,介紹了浙江省衢州市開發柑桔綠化觀賞價值的實踐經驗,提出了綠化觀賞用柑桔的配套栽培技術要點。
浙江省衢州市柑桔栽培有1 400多年的歷史,是全省柑桔生產第一大市,柑桔面積3.1萬余hm2,年產量70萬t左右。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柑桔產業轉型發展,柑桔的觀賞價值、綠化價值、生態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柑桔在生活生態中的功能逐步得到開發。現將衢州市柑桔綠化觀賞價值的開發及配套栽培實踐總結如下。
在我國,柑桔作為園林綠化和觀賞用樹種歷史悠久,一直受到廣泛的推崇與喜愛,如今江浙一帶在步入小康社會的過程中柑桔發揮了更大的作用。柑桔樹形美觀,其樹耐修剪,可根據需要修剪成各種形狀,有園林美的要素。一年四季常綠,春季花香撲鼻,夏季碧綠成蔭,秋冬金果滿樹,長年給人以美的享受。柑桔還有凈化環境保護生態之功效:柑桔葉和果中的的芳香油有殺菌的作用;樹葉能吸收二氧化碳和對人體有害的二氧化硫、氯、氟等氣體,凈化空氣,釋放氧氣;枝葉可遮擋、過濾和吸附空氣中的粉塵;柑桔樹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的作用也不可小覷;人們將柑桔樹種在庭院中,茶余飯后在桔樹下觀花品果,或用果皮為佐料烹制正宗土菜,用桔葉、桔果煮湯洗浴以保健養生。除了果實可出售外,柚樹、酸橙等樹干還是優質木材。
柑桔因寓意吉祥、觀賞價值較高,又適應江浙一帶高溫高濕環境,管理相對方便,而在城鄉美化綠化中用得越來越多。柑桔是中國傳統的主要盆景樹種,各產區都有制作盆栽放置室內外觀賞的習慣,除了傳統的金柑、四季桔、年桔等種類外,近幾年來佛手、紅桔、檸檬等盆栽形成了較大的規模和產值。柑桔作園林景觀樹種,主要用作行道樹、綠籬或公園、園區的綠化樹,周年綠油油,景觀隨季節變化,豐富園林綠化層次,增加時空觀賞效果。柑桔也是城鄉別墅庭院及房前屋后受追捧的綠化樹種,為城鄉居民生活增添情趣。
衢州人喜桔、種桔、愛桔、賞桔,柑桔已融入衢州人的生活。把柑桔種在盆缽中,搬進庭院,擺在客廳、書房、陽臺,已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農民房子建在桔園旁,非桔區農民建房也喜歡在房前屋后種上幾棵香拋(本地土柚)、胡柚、代代(酸橙)、甜桔柚、滿頭紅桔、夏紅桔柚等,至于市民建的別墅,更是以種上幾棵樹形美觀、抗性強、果實著色鮮艷的桔樹為時尚,本地優質柑桔品種或引進試種適應衢州土壤氣候條件的柑桔新品種成為市民首選。杭州、嘉興、金華、永康、東陽、義烏等附近城市的居民為別墅綠化花重金專程來衢州購買香拋、胡柚、滿頭紅桔等大樹,主干明顯的實生樹更受歡迎。
衢州市是國家級園林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48 m2。因為柑桔種類品種多,分屬喬木、小喬木、灌木等樹形輪廓、高矮大小不一,又是當地主要的水果生產樹種,衢州人在眾多公園的建設中把柑桔作為有益身心健康的植物群落進行配置,通過叢植、群植、林植等方式種植,以豐富公園植物景觀層次,增加居民和游人的舒適感。三衢路、新河沿等衢州城市街道以香拋、衢桔(屬朱紅桔)、胡柚作行道樹,春天花香襲人、炎夏枝葉繁茂綠蔭,秋冬“柚黃桔紅”,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中國(衢州)柑桔博覽園位于緊鄰衢州新城區——西區,2014年建成集“品種資源保存、先進技術示范、柑桔文化挖掘、休閑觀光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柑桔博覽園,現有品種資源圃2 hm2,引進收集保存柑桔品種資源材料126份;標準化生產示范精品園8 hm2,通過早中晚熟優質品種配置和大棚設施栽培,從9月至翌年的5月都有新鮮柑桔果實掛樹,供市民觀賞、采摘;盆栽生產園2.1 hm2,現有金柑、檸檬、佛手、天草、椪柑、春香、紅美人、滿頭紅桔等盆栽,供前來參觀的市民觀賞選購。收集本地柑桔古樹、良種大樹68株建成的紅桔大道,成為市民觀賞游憩拍照留念的勝地。
衢州市柯城區是柑桔老產區、大產區,柑桔成片種植。2006年成功創建省級桔海森林公園,沿衢江一望無際的丘陵“桔海”,那沁人心脾的翠綠、撲面而來的幽香、讓人垂涎欲滴的金燦燦紅彤彤的果實吸引市民前來休閑觀光,從春季踏青賞花,夏季納涼休閑,至秋冬觀光采摘,四季活動不斷。桔海森林公園近年來更是成為在外鄉衢州人的“鄉愁”記憶。最近,已向國家林業局申報國家桔子森林公園。
因地制宜選擇品種。主要選擇樹姿挺拔漂亮、果實形狀著色漂亮美觀、香氣濃郁、有較強的抗寒性和抗病蟲害能力、適應本地土壤氣候條件的柑桔良種,如金柑、香拋、胡柚、佛手、春香、滿頭紅、甜桔柚、馬家柚、大分特早熟溫州蜜柑、宮川早熟溫州蜜柑等品種。
合理布局。庭院品種布局由南往北依次種植矮冠(佛手、金柑、大分特早熟溫州蜜柑等)、中冠(滿頭紅、春香、胡柚、甜春桔柚、宮川早熟溫州蜜柑等)和高冠品種(香拋、馬家柚等),使整個布局呈南低北高狀態,以充分利用光能和空間。在避風向陽處可種植佛手和春香等,而在冬季迎風處可種植滿頭紅、宮川早熟溫州蜜柑等抗寒性較強的品種。
科學種植。庭院內的土壤要求深厚、疏松、肥沃,若為瘠薄之地應先客土。按株行距(2.5~3.5)m×(3~4)m 種植。 種植前挖深 80 cm、直徑1 m的種植穴,填入菌渣、發酵腐熟欄肥、商品有機肥、餅肥等100 kg以及塘泥、淤泥等土雜肥,與土拌勻后,高出地面15~20 cm,沉實3個月后種植。行道樹主要選擇高干的香拋、柚、衢桔等品種,以直線型種植為主,種植土壤的改良參照庭院種植。
整形修剪。樹干留80~150 cm高,主枝分杈處以下抹除所有萌芽和新梢,培養圓頭形樹冠。果實采收后進行大枝修剪,剪去交叉大枝、過密大枝和枯死枝,回縮結果枝組。
土肥水管理。桔樹封行前樹冠外的空地上種植三葉草或鋪人工草皮,及時拔除其他雜草。每年施2~3次肥料,每株施商品有機肥10~20 kg或菜籽餅 3~5 kg+三元復合肥 0.5~1.5 kg。梅雨季節或大雨過后注意排水,連續20天不下雨應澆水。
病蟲害防治。庭院種植或行道樹的桔樹防治病蟲害應堅持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為主,盡量少用農藥。在冬季來臨前修剪枯枝、病蟲枝集中燒毀,主干用石灰水涂白既防病治蟲又抗寒防凍。天牛成蟲人工捕殺,幼蟲用細鋼絲鉤殺或用浸蘸敵敵畏5倍液的棉花球堵塞蟲孔。若紅蜘蛛等發生較重時,可使用石硫合劑等礦物油和苦楝油等生物殺蟲劑防治。
衢州市浙江大學陳昆松教授專家工作站;浙江省“三農六方”科技協作項目——衢州柑桔產業提升技術研究與示范;浙江省柑桔區域試驗站資助。
浙江省衢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衢州,324000)
劉春榮,男,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主要從事水果技術研究與推廣工作。
2017-07-21
特約編輯:艾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