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芬
(山東經貿職業學院,山東 濰坊 261011)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冷鏈物流管理人才培養對策研究
楊艷芬
(山東經貿職業學院,山東 濰坊 261011)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迅速,而高素質的冷鏈物流管理人才數量不足,質量堪憂。文中在對師資水平、實訓條件、學生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全面完善我國高職院校冷鏈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模式,以期在供給側改革的過程中,全面促進冷鏈物流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供給側改革;冷鏈物流管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年,食品藥品監管局發布《冷鏈即食食品生產審查實施細則》對采用冷鏈生產、運輸、儲存的企業進行嚴格審查和檢驗。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意見》中也提出要加快構建區域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梢姀膰覍用嫔?,冷鏈物流建設與發展已迫在眉睫。從民生角度看,要保障食品的安全與營養,冷鏈是首選。從企業層面看,生鮮電商、生鮮超市等企業發展的瓶頸之一就是冷鏈物流。因此,對于冷鏈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呈現快速增長趨勢。但是目前高職院校開設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專業的高職院校寥寥無幾。山東省內高職院校僅威海職業學院和山東經貿職業學院開設該專業。其中山東經貿職業學院自2016年招生,目前還無畢業生。因此,冷鏈物流人才供給面臨數量上的嚴重不足。此外,冷鏈物流管理人才在質量方面也有待提高。
對于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而言,供給側是滿足職業人才勞動力市場需求的一方,它包括職業院校對受教育者進行職業知識和技能培養的全過程。它是由法規條例、師資隊伍、資源配置、專業教學等因素構成。對于冷鏈物流管理人才而言,主要來自于高職院校冷鏈物流管理專業的畢業生。
1.1 人才供給數量不足
隨著農產品深加工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升引導的消費結構升級,冷鏈物流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期。國家自2010年開始相繼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進冷鏈物流行業健康持續發展。從2010~2016年,冷庫年增長率超過30%,冷藏車年增長率超過28%。預計到2020年,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700億元,年復合增速將超過20%。冷鏈物流行業的整體平均毛利率在15%~20%之間,規模效應和學習效應的積累或許比其他物流方式更加明顯。與冷鏈物流行業快速發展不相符的是高職院校中開設冷鏈物流專業的院校少,生源不足。2016年冷鏈物流人才畢業生數量增長緩慢,專業人才供不應求。全國開設此專業的高職院校有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等10余家,但是有畢業生的院校不足10家。
1.2 人才培養質量偏低
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專業作為綜合應用性的專業,對于師資、實訓等要求較一般專業(如相近的物流管理專業)更高。普通物流管理主要是針對常溫普通貨物的管理,而冷鏈物流專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物流管理技術,還要熟悉冷鏈技術。因此,冷鏈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專業性更強,涉及到包括物流管理系統工程、制冷與低溫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等。但是在一般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大都設置在工商管理學院等人文類系部,這些系部教師多懂物流管理卻不熟悉冷鏈,不擅長制冷和食品等工科專業,這就造成課程設置和授課內容與實際有可能脫節。例如,物流管理的教師在講授冷鏈物流管理課程時,因對冷鏈不熟悉,課程中案例和實訓有可能按照普通物流講解,冷鏈中溫濕度控制知識缺乏,食品安全環節不注意,就會導致學生一旦進入冷鏈行業就業后,可能忽視溫濕度的影響,造成產品損失,給企業和學生本身帶來巨大影響。此外,高職冷鏈物流專業是新興專業,家長和學生對該專業不熟悉從而導致報考人數少。學校為滿足招生數量可能會降分錄取,這樣勢必造成生源基礎較差,專業學習難度進一步加大。如何提升學生質量需要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努力、不斷探索和改革。
1.3學生缺乏創新能力與動手能力
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學習能力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然而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一般都是以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為主,發展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較為嚴重,學生普遍缺乏創新能力。此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有良好的創新氛圍及其教師對創新項目的指導、策劃與監督,而冷鏈物流管理專業則缺乏指導教師,創新氛圍不濃。
高職教育培養目標是高等技術性人才,動手能力是重要評價指標。但是冷鏈物流管理專業受到實訓條件、工位數少、學生安全管理等一系列限制,學生實際動手少,動手操作能力差。
2.1 加大宣傳力度,鼓勵開設冷鏈專業、冷鏈方向
冷鏈物流管理屬于新興專業,院校開設少且時間晚,同時社會上家長和學生對于冷鏈物流管理認識不足,報考人數少。這就要求開設院校和宣傳部門在網絡、電視、報紙等媒體中加強宣傳。此外,在招生工作中,冷鏈物流管理專業因與農業密切相關,在招生分數和學費等方面應適當有所傾斜。
2.2 校企、校校合作共建共享
冷鏈物流管理專業本身存在師資、實訓條件等欠缺,僅靠一所高校全程引進,速度慢且存在重復建設等弊端。結合當下共享經濟、分享模式,專業在創辦和建設過程中可以同一地區或同一院校相關專業之間師資共享,實驗室共享。引進企業能工巧匠指導課堂,教師進企業鍛煉成長,找到學校和企業之間利益均衡點,實現雙方雙贏或多方共贏。
2.3 以供給側改革為依托,探索現代學徒制
現代學徒制利用師傅與教師講練相結合的方式,有師傅的經驗引領,有教師的理論傳授,提升了學習專業課的興趣,讓學生在情景中快速掌握專業知識,畢業即就業。冷鏈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性強,且綜合應用能力要求高。因此高校冷鏈物流管理專業與名企物流合作,招生就業時名企效應有利于破解招生難、就業難等難題,另外隨著生源數量增加與質量提高,企業技術人員可以得到滿足,并提升企業聲譽。
2.4 以供給側改革為依托,強化創新指導
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建設離不開創新環境,政府、社會、企業以及人才中介機構也要積極參與其中,共同組建創新服務體系,整合高職院校資源,拓寬創新方向,讓學生能夠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利用教育及實踐平臺,加快理論知識、實踐能力、職業技能、職業素養的鍛煉,構建產學研基地、實訓基地,高職院校要積極拓寬校企合作范圍,積極調動企業參與積極性,加強校企合作,建立高職學生創業區、產業區,建立高尖端的孵化區,發揮高職學生特長,增強高職學生在供給側改革中的競爭力。此外,專業課中真正改變角色,以學生為主體,課堂中布置任務,安排學生通過網絡、圖書館、討論、動手操作等完成。教師在課堂中重點扮演導演和答疑的任務。
2.5 提升師資水平
供給側改革影響下的冷鏈物流管理專業教育,還需要改善冷鏈行業人才觀念,轉變冷鏈物流教育培養意識,讓學生熱愛冷鏈物流行業,看到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前景,學生意識的改變來自于家庭、學校教師、同學,尤其是專職教師的水平。因此專業教師在授課的同時應進行專業教育,而我們的專業教師對行業的把控,對學生思想的了解都需要及時的培訓與學習。冷鏈行業從2010年開始迅速發展,教師僅僅靠自己的摸索和網絡的學習已經不能滿足授課之需,企業頂崗,參加行業培訓,熟悉行業發展,方能在冷鏈物流教學領域引領學生成才。冷鏈物流行業的教師多是來自于物流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制冷等專業,這些教師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中各有所長,但是冷鏈物流的綜合能力欠缺,需要相互學習融匯貫通。此外,行業發展突飛猛進,教師多畢業即進入講臺,缺少實訓經驗,而企業引進的教師缺少對學生的了解和課堂把控能力,這兩類教師需要相互學習,相互提升。
此外,我國在冷鏈物流領域的研究還比較落后,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須能夠適應未來企業發展,就需要教師有未來幾年行業發展的眼光,因此建議冷鏈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師除了自我不斷的學習進取之外,學校需提供更多外出學習尤其是去冷鏈物流發達國家學習的機會。
冷鏈物流管理人才在供給側方面不僅存在數量上不足,更重要的是學生缺乏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畢業生質量堪憂。而要提高畢業生質量,從學校和教師角度就需要進行相對應的教學改革與創新。高職院校在這一背景下必須要對冷鏈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全面的改進,才能全面提升冷鏈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能力。筆者認為,應從更新冷鏈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創新理念和思維、合作共建、資源共享、應用現代學徒制、提升師資水平等方面出發,全面提升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高職院校冷鏈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能力,完善培養模式,為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質管理人才。
[1]趙連明.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養對策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7,(2):178-179.
[2]張迪.供給側改革與高職院校創新人才培養研究[A].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2016年學術年會暨第七屆中青年學者論壇[C]. 2016.
[3]殷穎,白小斌.供給側改革對高校人才培養的啟示[J].中國成人教育,2016,(16):30-32.
[4]吳菱蓉.互聯網時代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5(24):49-51.
[5]樂雄平.供給側改革下冷鏈物流企業的轉型升級[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6,(10):10-17.
[6]陳麗婷.從教育供給側綜合改革視角看高職教學創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1):87-90.
[7]李靜宇.冷鏈物流:從數據看趨勢[J].中國儲運,2016,(6): 68-69.
[8]王志國.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戰略構想[J].物流技術, 2016,(3):5-10.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Personnel Trai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 Side Reform
YANG Yan-fen
(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Weifang 261011,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 side reform,China's cold chain logistics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However the number of high-quality logistics management personnel is shortage,cold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 training model has many problems.Based on the overall analysis on it,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mode of China's cold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upply side,and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logistics industry health long development period.
Sup ply a-side refo rm;cold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cold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personnel training
F326.6
A
1008-1038(2017)06-0074-03
10.19590/j.cnki.1008-1038.2017.06.019
2017-03-21
2016年濰坊市科學技術發展計劃(軟科學)課題“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濰坊地區果蔬冷鏈物流發展研究”(2016RKX108)
楊艷芬(1979—),女,講師,研究方向為果蔬保鮮與冷鏈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