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循林潘明興
(1,貴州省都勻市農村工作局 558000;2,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558000)
都勻市動物疫病普查分析及應用
劉循林1潘明興2
(1,貴州省都勻市農村工作局 558000;2,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558000)
筆者在貴州都勻地區開展動物疫病普查工作,通過廣泛收集歷年病例數據,全面掌握原發性和新發性動物疫病的發病情況和流行規律及危害程度,根據各種重要動物疫病在本地區發生的特點,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免疫 (驅蟲)程序和免疫方法并及時推廣應用。
動物疫病;普查;免疫程序;應用
近年來,筆者主持貴州都勻地區的動物疫病普查工作,通過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血清學檢測、病原學和解剖學診斷等一系列手段,對口蹄疫、禽流感、豬鏈球菌病、禽白血病、豬藍耳病等35種原發和新發性動物疫病的發生、流行、分布、危害程度進行一次深入全面普查,查清近年來本地區原發性和新發性動物疫病的發病情況和流行規律及危害程度,根據各種重要動物疫病發生的特點,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免疫 (驅蟲)程序和免疫方法并及時推廣應用,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成立普查工作小組,負責計劃、協調落實工作經費,組織、指導普查工作開展,幫助解決項目實施中的困難和問題,完成既定的各項工作措施。
根據普查特點和要求,以普查技術規范為重點,采取會議培訓與現場指導相結合,理論教育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積極開展技術培訓。普查期間,累計舉辦培訓44期,累計培訓 1210人 (次)。通過培訓,參與人員掌握了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診斷的相關技術及資料收集、整理、分析相關技能,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為普查成果的應用、轉化打下良好基礎。
每年在該地區20個鄉 (鎮)、辦事處東、西、南、北、中區位選擇高山、平地、牲畜流動頻繁和養殖條件差的地方抽取10%散養農戶進行畜禽死亡定點調查,并記錄實際數據。
重點對新發疫病進行采樣診斷,項目累計解剖動物47頭 (羽)、采集并完成檢測血清6000份。
一是深入普查區域內的村組場戶,通過會議、座談、培訓、專訪等形式,宣傳普查目的、意義,傳授動物疫病診斷和防控知識,了解和核查疫病發生、流行情況。
二是抽樣查閱鄉鎮畜牧獸醫站和村獸醫室有關動物疫情監測、獸醫診療、檢疫檢驗及免疫接種等文檔資料。
三是將上述調查情況匯總整理,分析研究,作出流行病學的初步判斷。
一是隨機選擇采樣的場戶進行隨機采樣,按要求送檢。
二是本地區獸醫實驗室進行血清學檢測、病原學和解剖學診斷。
通過分析普查結果表明,近12年來,全市發生、流行的重要動物疫病共35種。
一是從新發、原發疫病上分,新發病有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亞Ⅰ型口蹄疫、偽狂犬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圓環病毒病、豬附紅細胞體病、豬細小病毒病共7種,其余28種為原發病。
二是從共患病、單發病上分,共患病11種,占31.4%,畜禽單患病24種,占68.6%,具體種類如下。
多種動物共患病 (人畜共患病):口蹄疫、炭疽病、結核病、狂犬病、鏈球菌病、布氏桿菌病、弓形體病、附紅細胞體病、大腸桿菌病、偽狂犬病、疥螨病共11種。
牛病:牛肝片吸蟲病、牛氣腫疽病、牛焦蟲病、牛結核病、牛出敗共5種。
豬病:豬瘟、豬丹毒、豬肺疫、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細小病毒病、豬圓環病毒病、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鏈球菌病、仔豬副傷寒、仔豬黃白痢共10種。
禽病:雞新城疫、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雞球蟲病、鴨瘟、鴨病毒性肝炎、小鵝瘟、禽霍亂共7種。
犬病:犬細小病毒病、犬瘟熱共2種。
有的放矢完善免疫程序,提高動物免疫密度。以本次疫病普查結果為主要依據,做到有的放矢,因病設防。在調整重點防制病種的同時,進一步完善動物免疫程序,按照不同病種,不同畜禽及其不同生育階段 (年齡、月齡、日齡等)、不同經濟用途 (種用畜禽、商品畜禽及肉用蛋用等)、不同養殖方式 (規模養殖、散戶養殖等),制定不同的免疫程序,常年補針,發生疫情,緊急免疫的制度,推廣 “動物防疫日”制度,開展定期補免服務,確保應免率達標。
例如:口蹄疫免疫。
(1)要求
對所有豬進行O型口蹄疫強制免疫;對所有牛、羊進行O型和亞洲I型口蹄疫強制免疫;對所有奶牛和種公牛進行A型口蹄疫強制免疫。
(2)免疫程序
規模養殖場按推薦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散養家畜在春秋兩季各實施一次集中免疫,對新補欄的家畜要及時免疫。
①規模養殖家畜和種畜免疫
仔豬、羔羊:28~35日齡時進行初免。
犢牛:90日齡左右進行初免。
所有新生家畜初免后,間隔1個月后進行一次強化免疫,以后每隔4~6個月免疫一次。
②散養家畜免疫
春、秋兩季對所有易感家畜進行一次集中免疫,每月定期補免。有條件的地方可參照規模養殖家畜和種畜的免疫程序進行免疫。
(3)緊急免疫
發生疫情時,對疫區、受威脅區域的全部易感家畜進行一次強化免疫。
(4)使用疫苗種類
牛、羊:口蹄疫O型-亞洲I型二價滅活疫苗、口蹄疫O型-A型二價滅活疫苗和口蹄疫A型滅活疫苗。
豬:口蹄疫O型滅活類疫苗,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雙抗原)。
(5)免疫方法
各種疫苗免疫接種方法及劑量按相關產品說明書規定操作。
(6)免疫效果監測
豬免疫28d后,其他畜21d后,進行免疫效果監測。
①檢測方法
亞洲I型口蹄疫:液相阻斷ELISA。
O型口蹄疫:滅活類疫苗采用正向間接血凝試驗、液相阻斷ELISA,合成肽疫苗采用VP1結構蛋白ELISA。
A型口蹄疫:液相阻斷ELISA。
②免疫效果判定
亞洲I型口蹄疫:液相阻斷ELISA的抗體效價≥26判定為合格。
O型口蹄疫:滅活類疫苗抗體正向間接血凝試驗的抗體效價≥25判定為合格,液相阻斷ELISA的抗體效價≥26判定為合格,合成肽疫苗VP1結構蛋白抗體ELISA的抗體效價≥25判定為合格。
A型口蹄疫:液相阻斷ELISA的抗體效價≥26判定為合格。
存欄家畜免疫抗體合格率≥70%判定為合格。
依據普查成果,科學地應用防、檢、治、監、消、處等綜合技術,確切制定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弓形體、附紅體等一、二類動物疫病的免疫、驅蟲、檢疫、監測、消毒等綜合性防控方案并全力推廣實施,針對性地開展了本地區畜禽疫病的綜合防治工作。
近12年來,隨著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加快和畜禽及其產品流通加大,病原傳播途徑增多,新發的重要動物疫病現在增多,達到7種,為有據可查的歷史最高時期;盡管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不斷加大,效果不斷向好,但重大動物疫情仍有時零星散發,有的連年不斷發生,對畜牧業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通過項目普查確定的市內35種重要動物疫病,大多數為原發病,少數為新發疫病。根據普查結果針對性地制定、部署動物疫病防控規劃,健立防疫制度和免疫程序,提高動物疫病防控的整體能力和水平,促進現代畜牧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