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祖正 (江西省廣昌縣塘坊畜牧獸醫站 344900)何爾貴 (江西省廣昌縣水南畜牧獸醫站 344900)
中西醫結合治療耕牛腸炎體會
謝祖正 (江西省廣昌縣塘坊畜牧獸醫站 344900)何爾貴 (江西省廣昌縣水南畜牧獸醫站 344900)
耕牛腸炎是耕牛常見多發病,多發于夏、秋高溫季節,主要是由于飼養管理不當,采食霉爛變質飼料或喝污染變質的飲水,或過勞饑渴,暴飲暴食等引起發病。我們通過工作實踐,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耕牛急性腸炎12例,療程短的3d,長的5d,全部治愈。比單純采用中醫或西醫效果更好。現舉二例耕牛腸炎診療情況報告如下,請大家指教。
廣昌縣塘坊鎮大株村劉某飼養水牛牯一頭,4歲,體膘中上,于2015年8月20日請診,畜主訴:3d前的中午耕地回來時經過附近餐館,牛因饑渴,吃了餐館門外泔水桶里一些殘羹泔水,該牛第2天就瀉稀糞,越來越嚴重,昨天起拉糞象稀粥樣流出來,一天瀉十多次,還有一些血和濃涕樣物附在糞上,牛精神非常差,喜歡吃水,不太食料,所以今天前來請獸醫診治。現場檢查見病牛精神不振,眼無神,眼窩下陷,常舉尾努責,僅排出少量混有黏液和血液或膠凍樣惡臭稀糞,里急后重癥狀明顯。測體溫40.1℃,呼吸32次/min,脈搏56次/min。聽診腸音亢進,望診舌苔黃膩,噯氣酸臭。根據發病前有飲食餐館泔水、適逢夏季高溫時節、拉帶膿血黏液糞等癥狀,診斷為急性腸炎。
以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為治則。取白頭翁80g,黃柏40g,黃蓮20g,秦皮40g,生地30g,丹皮30g,金銀花30g,木香40g,檳榔40g,白芍40g水煎灌服,每天一劑。
以抗菌消炎,補液強心,解除酸中毒為主。
①5%葡萄糖鹽水1500ml+環丙沙星1g靜脈滴注,每天1次。
②5%碳酸氫鈉1000ml靜脈滴注,每天1次。
③10%葡萄糖500ml+氫化可的松500mg+VC30ml靜脈滴注,每天1次。
④10%葡萄糖500ml+山莨菪堿 (654-2)150mg靜脈滴注,每天1次。
囑將病畜栓系于干燥陰涼處休息,加強飼養管理,喂給易消化稀粥之類飼料,并加食鹽少量。輸液完成 (2.5h)后即見病畜排尿。第2天復診患牛精神好轉,體溫38.8℃,排稀糞次數和黏血減少,病狀減輕,繼按上法5%碳酸氫鈉減為500ml,每天1次用藥,再用3d治愈。10d后回訪未見復發。
廣昌縣水南鄉張揚村揚某飼養一頭黃牛牯,5歲,體膘中等,2016年7月26日求治。畜主述:該牛拉稀糞已有3d,糞中帶有膿血樣黏液,并且很臭,一天拉糞很多次,喜歡喝水。近期因早稻收割和晚稻栽秧農忙,該牛耕作勞役任務重,耕地時只見牛精神不好,耕地沒之前有力,沒太在意,但今天見牛精神很差,不肯行走,故前來請診。臨床檢查:患牛精神不振,疲倦乏力,被毛粗燥,有腹痛狀呻吟,下腹有緊縮感,眼匡下陷,脫水較重。口腔干澀,口溫較高,舌苔黃厚。鼻鏡干燥無汗,測體溫40.8℃,呼吸36次/min,脈搏68次/min。見肛門松弛,常作努責姿態,流出帶膿血惡臭稀糞,粘污肛門四周及后肢跟關節上,根據發病季節、發病癥狀和現場檢查診斷為腸炎。
取白頭翁60g,黃連 20g,黃柏 40g,秦皮 40g,生地30g,丹皮30g,金銀花30g,葛根30g,木香25g,檳榔25g,郁金25g,白芍25g煎汁灌服,每天一劑。
①5%葡萄糖鹽水1500ml+慶大霉素100萬單位,靜脈滴注,每天1次。
②5%碳酸氫鈉500ml靜脈滴注,每天1次。
③5%葡萄糖生理鹽水500ml+氫化可的松400mg+VC20ml靜脈滴注,每天1次。
④5%葡萄糖生理鹽水500ml+山莨菪堿 (654-2)120mg靜脈滴注,每天1次。
囑加強飼養管理,停止使役,喂給面湯米粥之類易消化飼料,并加入少量食鹽,增進食欲。第2天復診患牛精神明顯好轉,無腹痛感,吃料增加,排稀糞次數和糞中膿血減少,體溫39.2℃,呼吸28次/min,脈搏52次/min,仍按上法每天1次用藥,再治2d痊愈。
(1)按中醫理論,腸炎系濕熱毒邪侵入畜體,郁積于腸道,濕熱郁蒸,氣血凝滯,化為膿血而成腸炎引起發病,屬熱性下痢。所以在治療時要從清熱解毒、涼血止瀉著手,注重理氣活血,改善血液循環。實踐中以白頭翁湯為主方,隨證加減運用,效果很好。白頭翁湯是治療熱痢的主方,由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4味藥組成。方中白頭翁清熱解毒、涼血治痢為主藥,黃連、黃柏、秦皮協助白頭翁清熱解毒、燥濕治痢為輔藥。4味藥合用,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效。在實際工作中要根據病畜癥狀隨證加減:若發熱重,膿血紫紅,煩熱口渴,可加生地、丹皮、金銀花涼血解毒;腹痛里急后重明顯的,加木香、檳榔、白芍、郁金等以行氣消滯,緩急止痛;膿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涼血和血。
(2)按西醫該病屬細菌性腸炎。用藥應以抗菌消炎為主,輔以補液強心,解毒,抗炎,抗毒,抗休克,增強機體抗病力。其中:環丙沙星 (慶大霉素等)抗菌消炎;碳酸氫鈉糾正酸中毒;山莨菪堿解痙止痛改善微循環,氫化可的松和VC抗炎、抗毒、抗敏,抗休克,增強機體抗病力。葡萄糖可解毒、供能、護肝。諸藥合用具有抗菌消炎,糾正酸中毒,增強機體抗病力,促進病畜康復之效。
(3)實踐證明,通常中醫藥對早、中期輕型腸炎療效較理想,西醫在抗菌消炎同時,采取補液強心,增強畜體機能的綜合措施,對救治嚴重病例有較好療效。因而中西結合具有明顯優勢,可以相互取長補短,標本兼治,促進病畜康復。特別對有嚴重脫水、酸中毒等危重病牛療效更好。
(4)在輸液過程中滴速不能過快。患腸炎的病牛因嚴重瀉下,脫水嚴重,血液循環障礙,心腎功能衰退,快速大量輸液容易加重心、腎負擔,有加速病畜死亡風險。此外,為減少配伍反應,保障用藥安全,提高治療效果,在不明確藥物配伍禁忌時不要輕易將多種藥混合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