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輝祥 (福建省清流縣溫郊畜牧獸醫站 365305)
一起散養黃母牛胎衣不下診療體會
余輝祥 (福建省清流縣溫郊畜牧獸醫站 365305)
母牛胎衣不下是日常母牛常見的產科疾病之一,發生該病后未能進行剝離治療將使患病母牛生殖道發生感染或繼發子宮內膜炎等病,輕的影響母牛日后繁殖性能,重的由于母牛感染與繼發其他疾病發生死亡,造成經濟損失。本文筆者介紹1起黃母牛胎衣不下的診療過程及體會,謹與同行進行共同商討。
黃母牛;胎衣不下;手術剝離;輔助用藥;體會
黃母牛產后胎衣不下是母牛常見產科病之一。發生該病如不及時進行治療可使母牛生殖道發生感染和母牛繼發子宮內膜炎等病,輕的影響母牛日后的繁殖性能。重的由于母牛繼發其他疾病發生死亡,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筆者現將1起黃母牛胎衣不下診療過程及體會報告如下。
清流縣溫郊鄉小池村民黃某飼養的1頭黃母牛,于2016年7月28日上午產下1頭母犢,牛犢健康,母牛產后,由母牛自由出入欄舍進行放牧飼養,母牛產犢后第2天早晨,畜主給母牛補飼草料時見胎衣仍懸于母牛陰戶外,就在懸于陰戶外的胎衣上捆掛1只舊鞋,想通過掛重物的重力作用將胎衣拖出,但至當天中午,見掛重物未起作用,胎衣未被拖出,仍懸于母牛陰戶外,黃母牛煩躁不安,在母牛周圍可聞到臭氣味,畜主致電本人,要求到場幫助進行治療處理。
對母牛進行檢查:患病母牛站立狀態,但煩躁不安,時而不停走動,被毛雜亂,在距離母牛幾米遠處可聞到臭氣味,可見母牛其鼻鏡干燥,呼吸稍加快,母牛反芻減弱,瘤胃蠕動音低弱,見胎衣部分露出脫掛于母牛陰戶外,母牛時不時可見其弓背努責排尿的姿勢,只見其只有少量尿液滴下。
根據母牛的床癥狀:胎衣未排出,仍脫垂掛于母牛陰戶外,即可作出診斷。
由于本病例發生于炎熱季節,病程已經拖延了相對較長時間,同時,已經出現臭氣味,單純藥物治療可能無法達到排出胎衣的效果,采取手術剝離胎衣方法進行治療,具體操作過程及方法如下。
一做好參與手術人員準備,準備3人參與手術,其中,術者1人,助手2人。二是備好相關藥械,準備好0.1%高錳酸鉀溶液、長臂橡膠手套、肥皂、毛巾 (多條),10%葡萄糖溶液、VC注射液、獸用青霉素鈉、獸用鏈霉素,頭孢噻呋鈉、黃芪多糖注射液。三是進行人員消毒處理:對參與手術進行術前消毒處理。四是對手術用的長臂橡膠手套、毛巾進行消毒處理。五是母牛術前處理:第一,對母牛進行保定處理,母牛保定時為了便于手術,母牛采用前高后底的站立方式保定,同時將母牛尾巴拉向一側用繩子進行固定。第二,為預防手術剝離胎衣過程中出現排糞現象,要掏排凈母牛直腸的糞便。第三,用0.1%高錳酸鉀溶液對母牛外陰及周圍清洗消毒處理,清洗消毒后同時用毛巾將母牛外陰及周圍擦拭干。
術者首先用左手抓住外露的胎衣拉向一側,右手沿著胎衣慢慢伸入子宮內,摸清胎衣與子宮壁的連接關系情況,由近而遠,由上而下,逐個向前剝離胎盤,在進行胎盤剝離時,術者用中指和食指夾住胎兒胎盤的絨毛膜,而后用拇指在母子胎盤結合處漸漸用力推壓剝離胎盤,剝開胎盤后,術者左手要注意進行輕輕捻轉胎衣 (前期由術者,術者手累后可由助手協助進行)以方便術者從宮阜上逐個剝離胎兒胎盤,逐步深入,進行胎盤剝離的同時,左手 (或者助手)在外要逐漸拉緊胎衣,里外協調配合。在進行剝離操作時,術者用力盡量要輕而穩,用力適當,恰當到位。在剝離操作過程中,當剝離到子宮角時,術者要先剝離完一側后,再剝離另外一側。當剝離到子宮角尖端的胎盤處時,由于此處胎盤比較難剝離,因此,術者左手 (或者助手)要用力拉緊胎衣,術者右手對胎衣采用捻轉法將其剝離,剝離過程中,術者絕不可用力過當或者采取強離硬剝方式。當手術剝離到胎盤末端韌帶連接處時,術者要采取用拇指與食指兩手指將末端連接韌帶掐斷,掐斷后,將剝離的胎衣全部取出,胎衣全部取出后,經對胎衣進行全面檢查,胎衣完整無殘缺,胎衣剝離手術完成。
手術剝離胎衣后,用0.1%高錳酸鉀溶液對母牛進行清宮處理,沖洗后,術者將青霉素鈉及鏈霉素粉 (青霉素鈉粉320萬IU,鏈霉素100萬IU)用手伸入子宮,將其均勻涂抹在母牛子宮內壁上。
(1)靜脈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1500ml,VC20ml,1次性靜脈注射,2次/d,連用3d。(2)肌肉注射:頭孢噻呋鈉5支、生理鹽水20ml,1次性肌肉注射,1次/d,連用3d。(3)口服中草藥湯,益母草250g,甘草20g,水煎去渣候溫加紅糖500g 1次性灌服,早晚各2劑,連用3d。
金品頭孢 (成分:頭孢噻呋鈉、泰樂菌素、黃芪多糖、克拉維酸鉀等)3瓶 (5g/瓶),注射用水30ml,溶解后用1次性輸注入子宮,1次/d,連用3d。
一是給黃母牛添加飼喂青綠草料及精料,增加黃母牛的營養,以提高母牛體力與抵抗力。二是對牛舍進行清掃消毒處理,保障牛舍衛生干燥舒適通。三是做好母牛放牧管理工作,不在烈陽下和下雨時放牧。四是每天給母牛飼喂溫熱的紅糖鹽水,以促進和加快母牛恢復。
通過上述3d治療后,經檢查黃母牛體溫、呼吸,心跳,反芻基本正常,瘤胃蠕動有力,母牛行走及采食有力。
頭孢噻呋鈉4支、生理鹽水20ml,1次性肌肉注射,2次/d,連用2d。第6天畜主來電,母牛痊愈,恢復正常。
一旦發生該母牛胎衣不下要及時報請獸醫到場進行治療處理,以防拖延治療產生不良后果,造成不應有的經濟損失。
在胎衣剝離手術過程中,一要做好母牛陰門及其周圍與術者常規消毒工作。二要謹慎操作胎衣剝離手術,絕不可用力過猛,強離硬剝,以防損壞母牛子宮。三要及時檢查剝出的胎衣是否完整有殘缺,以防剝離不全殘留子宮。
在本病治療過程中要輔助做好母牛護理和管理工作,以促進母牛恢復健康。
在母牛懷孕后期增加母牛運動時間,增強母牛體質,以減少和降低本病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