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夏爐明孫泉云張敏周光勝
(1,上海市張堰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 201514;2,上海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201103;3,上海市閔行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201109)
一例肉雞大腸桿菌病診治及防控體會
郭慶1夏爐明2*孫泉云2張敏3周光勝3
(1,上海市張堰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 201514;2,上海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201103;3,上海市閔行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201109)
大腸桿菌病嚴重影響肉雞業健康發展,是肉雞生產中最常見多發的細菌性傳染病,該病發病率高,傳播速度快,一旦混合或繼發感染其他病原菌導致死亡率顯著上升,給養雞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本市某肉雞專業戶1周內陸續出現雞只死亡,通過現場調查、臨床癥狀、病理解剖、實驗室診斷,確診為大腸桿菌病,文中總結相應的防控體會。
肉雞;大腸桿菌病;診斷治療;防控體會
近年來,隨著肉雞養殖業的快速發展,肉雞大腸桿菌病成為危害肉雞生產最重要的疾病,特別是在一些飼養環境差、飼養管理不良及飼養密度高的養殖場戶,肉雞大腸桿菌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步增高[1],不僅造成肉雞死淘率增加,同時也使得飼料轉化率下降,肉雞生長受阻,治療費用增加,影響肉雞品質安全,甚至威脅人民身體健康,給肉雞養殖業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本文將筆者參與的一例肉雞大腸桿菌病的診治及防控體會簡單綜述如下。
2017年4月下旬,接本市某區肉雞專業戶雞群發病報告,中心立即派員前往現場調查和解剖采樣。經調查,該專業戶采用搭建的簡易大棚平地飼養肉雞,飼養品種為黃羽肉雞 (二黃雞),飼養周期60d左右,總存欄量1.5萬羽,共有11棟棚舍,育成雞飼養密度尚可 (1500羽/120m2),發病肉雞日齡為40d左右,每天平均死亡15~25羽,已持續1周。
主要表現為腹瀉,排白綠色稀便,肛門污漬,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閉目呆立,部分雞有呼吸困難和咳嗽癥狀。
氣管內有黏液,嗉囊積食,積液,氣囊炎,膽汁倒流肌胃,肝臟表面有灰白色纖維性膜,腹膜炎,腸壁變薄。
無菌采集心臟、肝臟、脾臟、肺臟和氣管等實質性器官,進行細菌分離培養、藥敏試驗和PCR檢測。
病料劃線接種普通瓊脂培養基,置37℃恒溫培養箱24h后觀察,可見圓形凸起、光滑、濕潤、半透明的灰白色菌落。革蘭氏染色陰性 (呈現紅色),初步判定該病由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引起。
將丁胺卡那霉素、紅霉素、林可霉素、卡那霉素、恩諾沙星、阿莫西林、氨芐西林、慶大霉素、壯觀霉素、強力霉素、新霉素、頭孢拉定、諾氟沙星、環丙沙星等14種藥敏紙片均勻貼在分離培養菌落的普通瓊脂板上,置37℃恒溫培養箱24h后,測量抑菌圈的直徑 (≥20mm為高度敏感;15mm~20mm為中度敏感,≤15mm為不敏感)[2],藥敏試驗結果顯示,該致病性大腸桿菌對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
檢測項目包括H5、H9亞型禽流感,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及禽腺病毒,結果均為陰性。
建議該專業戶對全群肉雞應用敏感藥物丁胺卡那霉素粉劑進行拌料治療,連用3d后雞只死亡現象明顯好轉,5d后基本痊愈;此外,現場調查發現該專業戶雞舍空棚間隔期過短,建議該專業戶在棚舍雞只清空和徹底消毒后至少空棚一周再投苗生產。
肉雞大腸桿菌病的主要誘因是飼養管理不當與環境因素不佳,預防此病首先要加強雞群的飼養管理[1]。一是提高養殖環境的生物安全措施 (如外來人員、車輛和場區鳥類控制、規范引種等),定期對雞舍、工具和設備進行消毒,實施全進全出飼養方式和空棚消毒,有條件的飼養場可采取熏蒸消毒,從而有效阻斷病原菌的傳入和傳播。二是及時清理糞便,保持雞舍和養殖環境衛生,減少致病性大腸桿菌在環境中滋生。三是冬春季節在保溫的同時要注意加強通風,降低雞舍氨氣等有害氣體濃度,根據季節和雞日齡大小調整合適的飼養密度,減少雞群的應激反應,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提高雞群健康狀況及抵抗力[3]。
育雛期肉雞采用藥物預防大腸桿菌等細菌病非常必要。雛雞在出殼5d內飲水中添加阿莫西林等β-內酰胺類抗生素,用藥1周左右能有效預防育雛期肉雞大腸桿菌病的發生,由于黃羽肉雞的飼養期相對較長,不必擔心上市肉雞抗生素殘留。此外,中草藥合理使用可以有效預防肉雞大腸桿菌的傳播,尤其是清熱解毒類中草藥的作用更為突出,類似于黃苓、梔子、白頭翁、茵陳、陳皮、魚腥草、穿心蓮等都可以被粉碎拌到飼料中[4],從而提高雞群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大腸桿菌病的發病率和發病后的損失。
藥物治療肉雞大腸桿菌病仍然是有效的手段。由于集約化養禽業的不斷發展,禽病不斷增多,抗生素類藥物的長期、廣泛和反復使用導致一些細菌產生耐藥性,加之大腸桿菌容易產生耐藥性,藥物治療很難選擇到好的敏感藥物,給防治工作帶來更多困難[5]。因此,在治療前應做好細菌的分離培養和藥敏試驗,在藥敏試驗基礎上選擇高敏感藥物治療雞群,避免盲目、長期用藥,同時要注意上市肉雞的休藥期。
[1]孫銘鴿.禽大腸桿菌病的發生與預防[J].中國畜禽種業,2017,13(3):158.
[2]夏爐明,陳琦,盧軍,等.一例豬偽狂犬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病例的診治與討論[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13(4):116-117.
[3]劉媛媛,劉炳祥.雞大腸桿菌病的綜合防治技術探討[J].現代畜牧科技,2017,26(2):58.
[4]趙憲義.雞大腸桿菌病的防治技術[J].養禽,2017(2):111.
[5]許國輝.一例雞大腸桿菌病的診治[J].養禽,2017(3):116.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