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忠(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動物檢疫站 810600)
淺談平安區動物檢疫工作的問題及對策
張先忠(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動物檢疫站 810600)
海東市平安區地處青海省東部的湟水谷地,轄5鄉3鎮,111個行政村,總面積769km2,總人口約13萬人。近年來,全區畜牧業呈快速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畜牧業已成為平安縣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畜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有效控制動物疫病的傳播和流行已成為動物檢疫部門的首要任務,動物檢疫作為畜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把關環節,其監督檢查作用日顯重要。
平安區動物檢疫站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具有獨立執法主體資格,定編15人,現有在職人員12人,其主要職能是負責全縣動物防疫管理、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工作,組織實施動物疫病控制、撲滅,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檢驗、執法監督。8個鄉鎮畜牧獸醫站共定編37人,實有干部職工34人,職能是制定鄉鎮畜牧業發展和動物防疫計劃,搞好動物防疫、檢疫工作,培訓和管理村級防疫員。
全區設立3個畜禽定點屠宰場,區動物檢疫站向定點屠宰場派駐6名官方獸醫開展檢疫監督工作。8個鄉鎮畜牧獸醫站設立產地檢疫報檢點各一處。目前,平安區動物檢疫監督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檢疫工作基本實現運輸檢疫向產地檢疫、市場檢疫向屠宰檢疫的轉變。由于平安區屬國家級貧困縣,大部分鄉鎮位于山區,人員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要開展到場到戶檢疫很不現實。為提高產地檢疫率,在8個鄉鎮各設立一處產地檢疫報檢點,開展產地檢疫。縣城實行了畜禽定點屠宰、集中檢疫,檢疫工作的到位率和準確率不斷提升。
(2)定點屠宰檢疫相對規范,農村散宰檢疫不到位。全區3個定點屠宰場的屠宰檢疫,動物檢疫力量有保障,檢疫質量較高。而農村地區由于屠宰量少,經營分散,檢疫力量薄弱,導致農村散宰檢疫不到位,存在一定的隱患。
(3)檢疫消毒工作不到位。在檢疫工作中,有的檢疫員對動物及動物產品、皮張、毛、羽等不做任何檢測或消毒處理,在核對數量后即出具檢疫合格證明,對運載工具不消毒就出具消毒證明,卸貨后的運載工具消毒工作基本還沒有開展。
(1)宣傳工作力度不大,畜主檢疫意識不強。動物檢疫工作是利國利民的大事,由于宣傳工作不到位,很多養殖戶及經營戶認識不到檢疫工作的重要性,對檢疫工作的一些具體要求和做法尚未完全理解和接受,存在抵觸情緒。
(2)實施產地檢疫人員數量少、素質低。全區34名鄉鎮畜牧獸醫人員,一方面要承擔本鄉鎮的動物防疫工作,另一方面要負責動物檢疫工作。由于管轄地域廣、人員少、素質低、工作量大,檢疫質量得不到保證,漏檢現象時有出現。
(3)檢疫操作不規范。個別檢疫員不按檢疫規程操作,不按規定填寫檢疫票證。
(4)區動物檢疫站官方獸醫緊缺,僅有的10名官方獸醫要負責3家定點屠宰場的動物檢疫工作,工作量大、任務繁重,只能加班加點工作,無法保證正常休息。
(5)檢疫設備、手段落后,影響檢疫工作的開展。目前平安區動物檢疫基本上憑感官和經驗檢疫,只能檢出常見的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由于缺乏快速檢測試劑和先進的儀器設備,不能開展實驗室快速檢測,檢疫準確程度相對較差,影響檢疫執法的權威性和科學性。
動物檢疫是預防、控制動物疫病傳播、擴散和流行,保障畜牧業生產安全,保護公眾身體健康的有效措施之一,政府必須高度重視動物檢疫工作,按照 《動物防疫法》有關規定,逐步健全和加強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特別要加強鄉鎮動物檢疫隊伍建設。
為使動物檢疫工作順利開展,必須加大動物檢疫知識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各種媒體進行廣泛宣傳,使廣大畜禽養殖戶、經營者和消費者認識到檢疫工作的重要性,努力營造一個政府重視、社會各界支持、群眾理解,有利于開展動物檢疫工作的良好氛圍。
動物檢疫是動物防疫監督機構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必須建立一批高素質、高水平人員隊伍從事此項工作。因此,必須下大氣力狠抓官方獸醫隊伍建設,提升隊伍素質,以適應新形勢下日益繁重的檢疫工作的需要。
縣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要設專人負責檢疫書證的領取、發放和存根回收工作,領取發放檢疫書證要有記錄,檢疫證明存根要定期回收,做到收舊證領新證。通過加強對書證的嚴格管理,有效防止書證買賣和轉贈,及時掌握檢疫工作開展情況。
檢疫設備設施落后,影響檢疫工作的正常開展,必須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實驗室檢測設備和執法辦案所必須的攝像取證、快速檢疫檢測儀器、交通通訊工具等設備,通過完善檢疫設備,進一步提高檢疫準確度,降低漏檢率,確保畜禽產品質量。
張先忠(1969.2-),男,漢族,青海省海東市人,本科,獸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