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平(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區農業綜合服務站 233020)
淮上區生豬養殖糞污處理對策及建議
華平(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區農業綜合服務站 233020)
蚌埠市淮上區生豬養殖經歷了專注于生產發展和養殖效益、忽視糞污處理的時期,這一時期生豬養殖規模從小到大、效益時好時差、糞污污染越來越重,究其因主要是生豬養殖場缺乏種養結合的糞污處理利用方案和合理糞污處理措施。當前推廣綠色生態、高效環保的生豬養殖模式已成為社會共識,特別是禁養區劃定,對禁養區養豬場搬遷及養殖糞污治理已是基層各級政府的重點工作。現就如何做好生豬養殖糞污處理、探討生豬養殖科學發展,提出如下對策及建議。
淮上區轄5個鎮2個社區,土地面積37.6萬畝,農作物以小麥、水稻、玉米為主,常年種植小麥30.6萬畝,水稻20.4萬畝,蔬菜大棚4.5萬畝,規模種植水果面積1萬畝,規模種植蓮藕0.5萬畝,苗木、林地17萬畝。通過調查全區僅設施蔬菜使用農家肥,其他農作物農家肥使用率很低。
2016年底,生豬存欄6.4萬頭,其中能繁母豬0.72萬頭,年出欄生豬10.32萬頭。全區生豬規模養殖場43個。其中年出欄2萬頭以上豬場1個,出欄5000頭豬場1個,出欄1000~5000頭豬場8個,出欄500~1000豬場33個。
實現雨污分流是做好糞污處理前提,全區43個規模豬場僅1家實現雨污分流,一旦降雨量大必將污水橫流,污染環境;糞污沒有全量做到種養結合資源化利用,沒有測算糞污對土地的承載面積,沒有糞污管理、處理及糞污到田間的精準對接技術方案。經調查全區生豬糞便資源化利用相對較高,但污水利用率相當低。
全區43家規模豬場有22家糞污處理設施,2個大型豬場以沼氣發電項目申報糞污處理設施,其余20個豬場建50立方沼氣池作為糞污處理設施,由于種種原因不論是大型豬場的沼氣發電糞污處理設備還是中小豬場的沼氣池對糞污的處理效果都不好,有的在斷斷續續使用,有的停止使用,且現有的22家糞污處理設備都始建于2007~2009年,當時養殖規模較小,經過近10年發展,原有糞污處理設備處理能力與養殖規模不相匹配。
還有近一半的中小型養殖場及散養戶沒有糞污處理設施,他們一般采取干清糞水沖式管理方式,干糞還田利用,污水順其自流,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和鄰里矛盾。
多部門聯動,充分利用各種會議、各種形式宣傳禁養區劃分有關政策、環保法及養殖糞污排放許可制度、生豬養殖者糞污處理責任義務、實行種養結合好處,宣傳國家、地方支持發展高效循環生態養殖的有關獎補政策。在全區營造實施種養結合氛圍,充分調動規模豬場做好糞污資源化利用積極性。
根據全區農業生產及生豬養殖實際,對糞污處理本著安全有效、種養結合資源化利用原則,提供針對不同規模豬場的糞污處理、利用模式。
適用于中小型豬場,首先做到雨污分流、干清糞、水沖洗,污水管道、沉淀池、沼氣池(低位池)、高位池等都要堅固、防滲漏。其處理工藝流程是將順著溝槽流入沼氣池(低位發酵池)的糞水經過厭氧發酵作用無害化凈化處理后,殺滅糞水中的寄生蟲和病菌;再經過分離池的攪拌和過濾篩的作用分離成沼液、沼渣,糞渣收集裝袋用于改良土壤,沼液流入低位池進行第二次暴氧殺菌后,由電泵抽到高位池,高位池利用自身的落差壓力將沼液順管道壓入周邊農田、菜地或果園。干凈的豬糞在糞房堆積發酵處理當作有機肥使用。
適用于大中型豬場,要求豬舍地勢較高、兩層結構。第一層用來專門處理糞污,是墊料發酵車間。第二層才是用來養豬的,采用溫控通風設備、全漏縫地板結構,豬糞便通過二樓漏縫地板直接排放到一樓堆積發酵,不需要水沖洗,糞便通道上鋪設木糠、稻殼等墊料以消納生產過程中生產的豬糞便。同時木糠、稻殼上輔以生物菌有助糞污降解減少臭氣排放,使用翻堆機對墊料進行翻堆處理,使養豬廢棄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發酵降解,轉變成固體發酵墊料,再將其轉入糞場或配套的有機肥生產車間中繼續進行高溫好氧發酵,完全腐熟,最終變成優質的有機肥料。
適用于大型豬場,蚌埠八大集種豬場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異位發酵床糞污處理設施,取得良好效果。其基本原理是采用雨污分流工藝對豬場進行全方位改造,將豬場產生的原糞污集中到集污池發酵,集污池糞污通過管道轉運到攪拌池,每天根據糞污量開啟攪拌設備,將調制好的糞污水用泵機泵到發酵車間集污槽,污水量達到一定程度時關閉攪拌設備,開啟發酵車間噴污設備進行墊料噴污,噴污量根據墊料實際情況而定,同時輔以翻堆機翻整墊料,使糞污與墊料充分混合,經過高溫發酵后,最終使豬糞污轉化成生物有機肥,從而實現污染物的資源化利用。
在禁養區以外,對豬場糞污處理農業、環保、地方政府等部門形成合力齊抓共管,不論是新建豬場還是改擴建豬場必須達到以下幾個條件,否則不予生產或拆除。一是豬場必須實行雨污分流。二是豬場必須有糞污綜合利用方案。三是配套與養殖規模和處理工藝相適應的糞污處理設施設備和消納糞污用地。經相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生產,另外加強產前、產中、產后監管與服務,引導豬場規范開展糞污處理、實現種養結合。
做好糞污處理需要從業者轉變觀念,更需要政府引導、扶持。在明確治污主體責任的情況下,政府整合各級財政資金鼓勵、扶持豬場加大投入完善糞污處理工藝、建設糞污處理設施設備、資源化利用設施,鼓勵、扶持豬場發展適度規模的種養結合家庭農場,鼓勵、扶持、推廣種養結合示范,鼓勵、扶持工商資本開展糞污處理及綜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