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潤峰 沈潤榮
(吉林省通化縣二密鎮畜牧獸醫站134102)
動物免疫時機選擇
沈潤峰 沈潤榮
(吉林省通化縣二密鎮畜牧獸醫站134102)
免疫是預防動物疫病的重要措施,尤其對病情重、傳播快而且至今沒有有效治療方法的烈性傳染病,免疫是最有效、最經濟防制措施。但在動物疫病防疫工作中,有時會出現雖然對動物進行某種疫病免疫,但仍然會發生該病,給養殖戶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究其原因,免疫時機錯誤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確的免疫時機主要與下列因素相關。
(1)免疫要根據當地流行的疫病種類、流行季節及該疫病免疫后產生免疫力快慢、有效免疫期長短等來選擇科學的免疫時機。由于活苗免疫后產生有效免疫力快,約需1周時間,而滅活苗產生免疫力慢,約4周才能產生,所以應在該疫病流行季節前一個月左右做好該病的免疫,以確保在該疫病流行時機體產生堅強的免疫力,避免因免疫過晚或過早造成機體在該疫病流行時出現免疫空白期。
(2)免疫要根據動物體內抗體效價高低選擇科學免疫時機和免疫程序。應在抗體效價接近臨界點時及時進行免疫,以確保動物體內抗體含量在該疫病流行期內始終保持在有效范圍內。
(3)免疫要根據動物機體的健康狀況和機體的免疫機能是否健全來選擇合理的免疫時機。應在動物機體健康、免疫機能健全時才適宜免疫,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避免動物發病時特別是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和免疫抑制性疾病時進行免疫,以免造成免疫效果差和加重病情。要避免動物在斷奶、轉群、氣候突變、長途運輸等產生應激時進行免疫,以免影響免疫效果和加重應激反應。剛出生的動物由于免疫機能尚未健全以及母源抗體的影響所以不宜過早免疫。
(4)免疫要根據免疫所保護的對象選擇科學免疫時機。為防止通過胎盤垂直傳播的疫病(如細小病毒病、乙腦等)在懷孕時由母體傳給胎兒,保護母體內胎兒的安全,應在母豬配種前1~2月進行免疫,這樣充足的母源抗體可保護胎兒的全程;為防止哺乳仔豬患某些疫病(如鏈球菌病、大腸桿菌病),保護哺乳仔豬安全,鏈球菌病、大腸桿菌病應在母豬產前4周進行免疫,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應在產前40d和10d兩次免疫,通過充足的母源抗體來保護哺乳仔豬;保護從哺乳至出欄的豬安全,當口蹄疫、豬瘟、藍耳病、偽狂犬、圓環病毒病等病的母源抗體合格率降到70%時,對哺乳仔豬進行首免,然后間隔4周在仔豬斷奶后再強化免疫一次,這樣可保護仔豬從哺乳至出欄的安全;同時保護母豬、胎兒、仔豬的安全,如口蹄疫、豬瘟、偽狂犬等疫病要每年定期對母豬免疫3~4次,這樣可確保母豬、胎兒、哺乳仔豬在各階段體內均保持較高的母源抗體,防止該疫病的發生。
(5)據免疫的目的選擇科學免疫時機。平時的預防性免疫要在動物健康、疫病流行前進行,發生疫情時要對未發病的易感動物進行緊急免疫。緊急免疫時要從安全區到受威脅區再到疫區依次進行,緊急免疫的疫苗要毒力弱、應激小、安全性高、產生免疫力快,一般選用弱毒苗并加大免疫劑量;制作疫苗毒株要用同源毒株或交叉保護毒株,最好用與當地流行同一類型毒株,這樣免疫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