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剛(江蘇省常熟市董浜動物防疫站 215500)
養羊場肉羊疫病防治綜合措施分析
周振剛(江蘇省常熟市董浜動物防疫站 215500)
現如今肉羊的養殖方式向規?;?、集約化方向發展,但這種養殖模式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例如疫病傳染、擴散,因此必須注重疫病防治,尋找有效治療肉羊的方法及路徑,以保證肉羊產業可持續發展。文章主要分析了養羊場肉羊疫病防治的綜合措施,為養羊場肉羊疫病的防治提供借鑒。
養羊場;肉羊疫病防治;綜合措施
肉羊產業是我國當前畜牧產業發展的重要產業,隨著市場肉羊需求量日漸增加,肉羊產業發展的空間逐漸擴大,但隨之而來的疫病也在不斷增加,如果不及時救治,疫病會蔓延,導致大面積感染疫病,從而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1]。為保護肉羊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增加養殖人員的經濟利益,如何進行養羊場肉羊疫病的防治,并制定有效的防控對策是當前養殖業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
在養羊場選址方面盡可能選擇遠離交通要道、村莊、干燥、土壤排水性能良好以及背風向陽的區域,以便交通運輸和水電供應。此外,還需遠離各種動物飼養場、畜產品加工廠,為肉羊養殖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在實際建設羊舍時,還需保證堅固、保暖與良好通風,然后將羊舍地面高出水平面20cm,并以飼養的規定來確定羊舍面積,保證每一只羊都能夠有1.0~2.0m2的面積,每間羊舍不能超過12只,以減少疫病傳播的概率。此外,為方便飼養管理,需要在養羊場內設置飼養員通道,使用鋼筋或是木桿隔離,這樣肉羊就可以從欄桿探出頭覓食、飲食。
我國當前飼養的肉羊品種,主要分為4種類型:早熟(即是成熟早)、常年配種并多產的羊羔、生長發育快、(經育肥4~6個月,可達到上市體重)及具有圓筒狀的肉用體型。此外,還需做好品種繁育和改良的工作,以免長時間飼養,導致后代羊群品種的質量降低[2]。例如對于肉羊品種的選育,應有計劃、有目的的引進本群以外品種優良的公羊做種,與母羊繁殖,或者是引進品種不同的優良公羊與本群母羊雜交,以改善羊群品質,但禁止選用不宜做種的公羊與母羊進行繁殖。并建立羊群系譜檔案,避免濫交亂配,以提升羊群的選育、雜家和改良的水平。
為了讓肉羊健康成長,必須合理搭配、調制,以滿足肉羊生長發育各個階段營養物質的需要,并做好飼料與飲水衛生工作,切忌給肉羊飲用污水與死水,或者是飼喂霉變的飼料、噴過農藥不久的牧草與毒草,從根源上降低寄生蟲與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概率。此外,還需加強對死亡肉羊的處理,盡可能對其進行高溫消毒后,放在規定的區域深埋或者是焚燒,切忌隨意丟棄,以免疫病進一步擴散。
消毒的目的是消除散播在空氣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斷傳播途徑,避免疫病傳播。因此,在養殖肉羊過程中,必須做好羊舍、用具與運動場的消毒工作,定期清掃羊舍、養殖區域的糞便,然后使用消毒水對喂養用具、運動場與羊舍進行消毒,一旦發生疫病,需要將病羊隔離,然后使用火堿進行消毒[3]。例如需要在養羊場的大門口設立消毒池、更衣消毒間,然后在消毒池內放入消毒力較強、耐日曬、殺菌譜廣的消毒劑,并依據規定要求每3天更換1次,當疫病發生時,還需及時清理養羊場內的各種污物,使用清水沖洗干凈,在將生石灰、燒堿、季銨鹽、有機氯制劑以及絡合碘制作成消毒藥,每間隔7d對運動場和羊舍等場所消毒3次。如果需要工作人員進入羊場,應更換經過消毒的膠鞋與工作服,洗手后經消毒室嚴格消毒才能進入養羊場。
使用疫苗對羊群進行有目的的預防接種,是提升羊群抵抗力與預防疫病發生的前提。必須制定詳細的免疫接種計劃,依據各種傳染病的發病季節,按照規定程序來接種。并加強羔羊痢、羊痘、羊梭菌病和羊口蹄病的免疫接種,提高肉羊免疫能力。對于商業痘疫苗的注射需要使用生理鹽水稀釋,在肉羊皮下注射0.5ml;羊口蹄疫苗需要在4~24月齡時通過肌肉注射0.5~1.0ml,月齡在24月的肉羊需要肌注2ml,每年春秋季節各注射1次,加強免疫力,保證肉羊健康生長。
預防羔羊痢疾需使用氫氧化鋁菌苗,操作步驟為:在母羊生產前10~20d在兩后腿內側皮下免疫接種1次,劑量為2ml;然后間隔10~20d內,注射3ml,這樣既可通過母乳喂養,幫助小羔羊增強免疫力。
肉羊四聯苗主要包括養快疫、羔羊痢疾苗、猝狙和腸毒血癥;而五聯苗主要包括快疫、黑疫苗、羔羊痢疾、猝狙以及腸毒血癥等。對于這些疫病的防治,需要每年春秋季節進行接種,接種不少于2次,每只5ml,在皮下或者是肌肉注射。
羊痘好發于夏季、冬季,誘發病因是痘病毒。一旦肉羊再感染羊痘后,在眼睛四周、四肢內側、口和鼻子等無毛的皮膚上便會出現紅斑,長時間發展下去,這些紅斑就會演變成水泡,如果不小心感染會形成惡性羊痘,并伴有高燒發熱情況。因此,對于羊痘防治,需要每年春季,在羊尾根內側實施皮內注射劑量為0.5ml,以預防羊痘。
對于破傷風預防需要接種破傷風類毒素疫苗。在預防接種時,為提升免疫力,需要在母羊生產前30d、羔羊育肥閹割前30d內,或者是肉羊受傷時,通過羊頸部皮下注射,劑量為 0.5ml。
為了防止母羊感染衣原體引起流產,需要在母羊懷孕前或者是懷孕后30d內,在母羊皮下肌注注射肉羊流產衣原體油佐劑卵黃滅活苗,劑量為3ml。
在接種口蹄病疫苗時需要在每年春秋接種,按照每只2ml的比例,通過肌注方式來接種[4]。
為肉羊注射傳染性胸膜肺炎氫氧化鋁菌苗時,應在肉羊皮下,通過肌注方式,對6月齡以下的肉羊注射3ml,6月齡以上的肉羊注射5ml,以增強免疫力。
對于羊鏈球菌病需要對肉羊接種菌苗。但在實際接種時需要在每年春秋季節,通過皮下注射對6月齡以下的肉羊需要注射3ml,6月齡以上的肉羊每只需注射5ml。例如某養殖場在養殖肉羊時,考慮到該區域春秋季節較冷,可能存在下雪情況,引起肉羊發生羊鏈球菌病,因此,養殖人員需立即進行隔離,劃分疫點、疫區與受威脅區域,然后使用羊鏈球菌弱毒菌疫苗對羊群進行注射,各6個月后再注射1次,緊接著清洗羊舍、喂養工具、運動場等相關物品,并加以消毒。對于已經感染上該疫病的羊群,還需皮下注射恩諾沙星或氟苯尼考,2次/d,連續注射3d。
在養殖肉羊過程中,較為常見的內寄生蟲主要有胃腸道線蟲、肝片吸蟲、絳蟲及肺線蟲等。對于這些寄生蟲可使用四咪唑、驅蟲凈和丙硫咪唑進行驅蟲。但在口服時,必須將劑量控制15~20mg/kg內,然后使用0.1%的伊維菌素注射液,依據0.2ml/kg的比例進行肌注。對于疥螨病、疥癬的預防可通過局部涂抹法、藥浴法(主要包括池浴、大鍋、大缸浴和噴淋式等方式)來治療[5]。例如對于寄生蟲的預防,養殖人員需要在每年3、4、5、8、9和10等月份檢查羊糞便的蟲卵,每間隔半個月驅蟲1次,以加強對羔羊的驅蟲和防治,一旦發現疥螨病與疥癬病等體外寄生蟲病,需依據肉羊數量與場內設施條件,通過藥浴法的治療方式,采用50%的辛硫磷、50g的乳油與100kg的清水進行攪拌,保證水溫在25~30℃的情況下,藥浴1~2min,每次清洗14只。此外,為了提升藥浴效果,還需間隔1周再藥浴1次;然后將剩余藥液噴灑到羊舍內。并且在肉羊藥浴前8h內停止喂養、放牧,提前2~3h給羊飲足水,待到藥浴后6~8h后才能放牧、喂養,以免影響到藥效。
綜上所述,在日后肉羊規?;B殖過程中,應注重肉羊疫病治療、預防,從科學的角度多方面出發,加強羊場選址與建設,嚴格選擇、選育肉羊品種,做好飼養管理、定期消毒和疫苗接種工作,并加強多發病和常見病的防治,控制疫病蔓延與傳播,以保證養殖質量,從而增加養殖人員的經濟效益。
[1]王建峰.養羊場肉羊疫病防治的綜合措施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7(6):230.
[2]宋雪華.肉羊疫病防治的綜合技術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7,33(2):114,165.
[3]劉文濤.肉羊疾病預防的措施[J].養殖技術顧問,2013(1):151.
[4]布日曼.淺談規模舍飼肉羊的疫病防治[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5(9):52.
[5]張大永.舍飼肉羊疾病預防的措施[J].養殖技術顧問,2014(1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