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樂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畜牧獸醫管理局242000)
豬腸病毒感染病防治
胡成樂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畜牧獸醫管理局242000)
豬腸病毒病是豬感染腸病毒后引發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病原血清型眾多,不同血清型造成的臨床表現和病理變化都有差別,常見的臨床癥狀有繁殖障礙、神經癥狀、下痢、肺炎和心肌炎等;飼料營養不均衡、消毒不重視、飼養密度過高、引種不慎、通風不良等因素可誘發本病;目前還沒有特效的藥物和疫苗能很好的控制本病,生產過程中需要通過加強管理進行防控。
豬;腸病毒;防治
近期在安徽宣城地區的部分豬場出現了母豬繁殖障礙,有些妊娠母豬表現死產、木乃伊胎,哺乳仔豬中弱仔和畸形胎比例較高,在排除了豬瘟、藍耳病、偽狂犬、乙型腦炎病毒和衣原體感染后,經進一步檢驗確定為腸病毒感染。本病在臨床上不多見,但發生后造成的損失較大。
豬腸道病毒屬于小RNA病毒科,球形,直徑在25~30nm之間,對多種消毒劑有抗性,環境中能存活很長時間。目前已經發現的病原毒株有11種血清型,不同血清型引發的臨床癥狀也有差別,常見的有腦脊髓灰質炎、繁殖障礙、下痢、肺炎、心肌炎等表現,血清型1~8型致病性較強,9~11型臨床感染后癥狀較輕或無癥狀。
病毒的血清型眾多,毒株間致病力差別較大,感染后侵染的靶器官也不一樣,臨床癥狀表現不一。已經研究證明,引發腦脊髓灰質炎的血清型有1、2、3和5型,引發母豬出現繁殖性能障礙的血清型有1、3、6和8型;導致豬頑固性下痢的血清型有1、2、3、5和8型;造成肺炎的血清型有1、2、3和8型;使感染豬心肌發生炎癥的血清型有2和3型。腦脊髓灰質炎屬于神經中樞的損害,神經細胞破壞后不可再生,一旦發生基本無治療意義;母豬繁殖障礙可造成飼養價值下降和仔豬畸形,損失巨大;下痢使飼料消化吸收不充分,單頭豬飼養利潤壓縮;肺炎和心肌炎直接造成機體全身循環障礙和缺氧,影響新陳代謝。
不同血清型病毒感染癥狀表現不同,繁殖障礙型主要表現母豬死產、流產、木乃伊胎和不育;下痢型主要表現經常性的腹瀉,料肉比上升,發育遲緩和脫水;腦脊髓灰質炎型主要以神經癥狀為主,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表現體溫升高、采食量下降、精神不振、癱瘓,臨死前多出現驚厥、角弓反張和昏迷等神經癥狀。心肌炎型主要表現全身循環障礙。肺炎型以呼吸道癥狀為主,嚴重的表現腹式呼吸,病豬犬坐姿,全身組織缺氧,可視黏膜發紺。
本病發生后眼觀的病理變化不太顯著,加上臨床上混合感染較多,容易干擾診斷。繁殖障礙和腦脊髓灰質炎型需要通過組織學檢查才能看出病變,表現子宮內膜壁的損傷和炎性浸潤,脊髓腹側、小腦和腦干的神經元彌漫性的染色質溶解,膠質細胞局灶性增生,中樞神經內部的血管有袖套出現,肺炎型主要為肺前葉腹側出現灰紅色的實變,而心肌炎型表現纖維素性心包炎,隨著心臟不斷收縮和舒張,最終纖維素膜變成褶皺樣,形同絨毛心,心肌細胞出現局灶性壞死。
腸病毒感染是本病發生的直接病因,但感染也有條件,況且豬機體本身就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正常情況下即使接觸病原,機體也會啟動免疫機制將其處理,不會發病。當有誘因存在時,豬群很容易出現感染,常見誘因有以下幾種。
營養搭配不合理時,機體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物質,尤其是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缺乏時,影響黏膜發育和免疫功能的發育,體質差,易導致疾病的發生。
病毒傳播需要條件,正常情況下如豬群中發現病豬后應該第一時間將其隔離,并加強豬舍消毒,尤其對于通過 “糞--口”途徑感染的腸病毒,其在外界生存能力強,更應該重視切斷傳播途徑的工作。
飼養密度高時豬與豬直接接觸頻率明顯增加,本病主要通過密切接觸的消化道途徑傳播,密度過大使得疫情容易暴發。
很多豬場管理制度相對完善,豬群凈化較好,一般不會有新的病原產生,當引種不慎時會將病原引入,造成長期在豬場殘留,凈化困難。
本病沒有特效藥用于預防和治療,尤其是出現神經癥狀后的豬,完全治好的幾率幾乎為零。疫苗方面也只有腦脊髓灰質炎型有成品疫苗,其他型還未見有正規疫苗上市。血清型眾多和臨床稀發使得很少有生物制品企業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去進行疫苗研究,目前研究較多的是科研機構,但真正實現產品轉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本病防治必須通過加強管理來進行。堅持飼喂全價料并配合補充青綠飼料,使營養平衡,平時做好環境衛生管理,加強豬場、豬舍和豬體的消毒,根據日齡和豬體大小適當降低飼養密度,減少豬之間的接觸頻率,每日保持足夠的通風時間,引種時盡量選擇管理規范、免疫程序科學合理的大型種豬場,確保種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