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雙
(遼寧省海城市動物檢疫站114200)
豬消化道疾病病因及科學防治
王殿雙
(遼寧省海城市動物檢疫站114200)
通過深入分析豬消化道疾病的臨床特點從而制定實用高效的防控方案,明顯提升對于本病的總體防治效果,特別是優化了防治藥物處方。
豬消化道疾病;綜合防治;治療處方
豬消化道疾病是由于豬重點消化器官胃腸、肝、脾等在感染病原體、營養物質失調(代謝紊亂)、相關系統組織器質性缺陷、機械性損傷等作用下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包括消化不良、胃腸道炎性病變、便秘或腹瀉、繼發全身性感染、敗血癥、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等。
首先是抓好良性環境控制,重點落實豬舍內環境 “保潔消毒、通風換氣、衡溫控濕、驅除寄生蟲”等常規管理,經常性維持豬舍內 “清潔、干燥、無菌、空氣質量良好、采光充足”的適宜環境條件,最大化降低整群綜合發病率;其次是根據當前豬群的日齡、性別、生產功用等科學調配相宜的日糧配方(飼料配方),確保豬群所需營養供應全價且均衡,增強豬體質和免疫力的根本點出發預防本病;第三是隨當前豬群生長發育適時限密均群,盡量按照 “同窩組群”和 “來源、品種、批次、日齡、體況”等基本一致的原則組群,以不發生擁擠、搶食、強凌弱、打斗等現象為宜;第四是養殖過程認真落實幾種高危害性消化道疾病的疫苗強制免疫(亞型豬瘟、藍耳病、口蹄疫)和計劃免疫(豬傳胃、豬流腹、豬傳胃-輪狀病毒二聯苗),抓好這些高危病種的疫苗免疫,可以有效降低本病發病率和病死率;第五是適時啟用藥物保健預防程序 “治未病”,經實踐驗證綜合防控效果顯著,筆者推薦近代規模化養豬實用保健預防程序:采用 “復方抗病毒散劑(含黃芪多糖、人身皂苷、青蒿素、板藍根、大青葉、魚腥草、氟苯尼考、多西環素、免疫增效因子等)”拌料添加(0.2~0.4%), 2劑/d、 早晚各喂 1劑、連喂7~10d,發病群、疫情動態流行期可再配合混飲復方電解多維(含動物必需的多種維生素、礦微、能量物質等)或補液鹽,本方對防治四季豬消化道疾病總體效果表現良好;第六是加強管理人員培訓、提高綜合管理水平,能夠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開展各項飼養管理工作,把豬場(舍/欄)生物安全防范措施、環境保潔消毒、日糧營養調配與均衡飼喂、藥物防治、全進全出等重點工作落實到位。
筆者結合多年獸醫臨床經驗總結認為:當前對控制豬消化道重癥繼發感染病例最為敏感的抗菌素首選 “頭孢菌素、氨芐西林鈉、復方長效磺胺”,優勢注射治療處方為:(1)黃芪多糖注射液(0.2ml/kg)+穿心蓮注射液(0.1~0.2ml/kg)+頭孢噻呋鈉或氨芐西林鈉(0.1g/kg)混合肌注,1~2劑/d,連注2~3d;(2)復方長效磺胺注射液(0.2~0.4ml/kg,首次注射加大劑量、1.5~2倍量)+黃芪多糖注射液(0.2ml/kg)混合肌注,1劑/d、注2~3d,一般上次注射后至少間隔12h以上再考慮注射下一劑,因為本方屬于高濃度復方注射液絡合物,其半衰期較長,注射后藥物有效濃度在血液中至少可以維持12h以上,可減少反復的注射操作次數;(3)注意事項:本病重癥病例會出現酸堿失調(自體酸堿中毒)、神經癥狀(驚厥、癲癇、共濟失調等)、過度脫水(劇烈腹瀉)等嚴重病理變化,所以要采取對癥控制、支持療法才能提高治愈率,臨床上常采取 “靜注或口服碳酸氫鈉液(緩解自體酸中毒)、靜注或肌注氯丙嗪(抗驚厥、抗心衰)、口服糖鹽水或復方電解多維液”等支持療法,以提高本次治愈率。另外,低齡仔豬發生本病如果能口服就不主張采取肌注治療,首選 “乳酸環丙沙星口服液+補液鹽”混飲(口服/灌服)效果最佳,本方最適于仔豬尚未建立健全的消化器官之時,能有效降低仔豬肝腎負擔、減輕藥物毒副作用、利于仔豬機體消化吸收與利用。
王殿雙(1966.7.1-),男,漢族,吉林省梨樹縣人,專科,助理獸醫師,研究方向:畜牧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