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保安 任兵(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石灶鄉畜牧獸醫站 628441)
牛寄生蟲病防治
劉保安 任兵(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石灶鄉畜牧獸醫站 628441)
牛寄生蟲病比較多發,對牛的養殖效益影響較大,常見疾病有牛絳蟲病、牛球蟲病、牛虱、牛肝片形吸蟲病、牛螨病等。通常防治措施以加強管理、做好消毒、清潔衛生等方法。發現疾病及時驅蟲,及時治療,做好隔離,避免感染其他牛只。
牛;寄生蟲病;防治
牛絳蟲病一般呈現地方性的流行趨勢,且多種病原寄生蟲均可感染此病。發病后病牛出現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及發育不良等問題,病牛嚴重時糞便內還混有絳蟲節片,隨后病牛出現痙攣和貧血問題,最終死亡。據此,為充分殺滅蟲卵,養殖人員應對糞便進行2~3個月的堆積發酵,并定期采用毗喹酮對牛群進行驅蟲工作,或者每天在牛的飼料中拌入二氯酚,連續使用2~3d,以充分殺滅蟲卵。
牛球蟲病屬于腸道原蟲病,感染后的病牛會出現出血性腸炎,且一般常發于春夏秋季節。發病后的病牛初期糞便較稀,并帶有少量血液,后期嚴重時還會排出血塊,精神萎靡、食欲降低,身體日漸消瘦,嚴重的會在發病一周左右死亡。為此,養殖戶應采用敵菌凈藥物進行治療,每天一次,連續使用3d[1]。除此之外,還可以對病牛肌肉注射磺胺嘧啶鈉與VK,連續注射3d,以有效預防牛腸道出血問題。
牛體不清潔及牛舍不干凈等均會引發牛虱病,且較常發生于秋冬季節,此時牛體毛密而長,牛虱會大量增多,且牛群間還會互相感染。牛虱主要吸食牛血,且每天最少兩次。病牛會出現消瘦、貧血問題,且受虱子的叮咬還會出現牛癬問題,影響牛群食欲與睡眠質量。治療時應采用溴氰菊酯藥物,將其利用溫水配置為0.3~0.5%的溶液,并對病牛進行全身噴灑,從而有效治療。
此病又稱肝蛭病,病牛會出現慢性肝炎、急性肝炎及膽管炎癥狀,發病初期病牛沒有明顯癥狀。此病主要為慢性型疾病,出現腹下水腫、貧血、消化障礙及消瘦等癥狀,而急性病牛會出現體溫升高、食欲減退、腹瀉等癥狀,嚴重的還會出現腸炎問題。長時間存放的干草與青貯飼料極易出現寄生幼蟲,為有效降低牛群感染寄生蟲病的幾率,養殖人員應合理調整飼料結構。夏季或者秋季雨后,片形蟲游離在水中,或者存在于青草上,因此,雨后牛群不得食用青草,以免牛體食用感染寄生蟲的青草。同時,春秋季節,養殖人員還應對牛群進行驅蟲工作,比如口服40~50ml的硫雙二氯酚;在每千克飼料中拌入3~4mg的硝氯酚;直接服用碘醚柳胺藥物,進行有效驅蟲[2]。
牛螨病又被稱為癲病,病牛會出現濕疹性皮炎、傳染性皮炎及脫毛等問題,且多數呈現疥螨混合感染問題。病牛感染后身體奇癢難耐,長期摩擦患部也會導致病牛患病皮膚增厚,嚴重的還會蔓延至全身。為有效治療此病,牛舍應時刻保持干燥衛生,并通風透氣,定期進行消毒工作。如果發現牛群中出現摩擦及掉毛問題,養殖人員還應及時隔離病牛,并利用藥物進行充分殺蟲。治療時可以采用0.03~0.05%的胺丙畏乳油水溶液、濃度為0.05%的辛硫磷溶液及濃度為0.1%的殺蟲脒水溶液進行治療,但應避免牛舔食,以免引發中毒問題[3]。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牛肉及牛奶在人們日常食物中占據著較大比例,這也使得牛養殖范圍不斷增大。而在牛養殖過程中,除了出現牛瘟、口蹄疫、病毒性腹瀉及結核病外,還會出現寄生蟲病,且多為慢性消耗疾病,一旦感染,病牛會出現營養不良、消瘦、免疫力低及生長發育遲緩等問題。牛寄生蟲病是牛的常見病,由于牛寄生蟲對牛的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應加強對牛寄生蟲病的預防和控制,降低死亡率。本文分析了牛寄生蟲并的癥狀及治療方法,以期為養殖戶提供更多的借鑒依據。
[1]卡那提別克·巴扎爾別克.牛主要寄生蟲病的防治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6(11):258.
[2]余毅,張國慶,葉敏,等.牛體表寄生蟲病的種類及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獸醫,2016(6):40-41.
[3]梁金花,張德文,蘇紅艷,等.牛羊常見寄生蟲病的防治措施[J].中國畜禽種業,2014(11):112.
劉保安(1965.8-),男,四川省蒼溪縣人,大專,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防控及動物衛生監督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