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尚宏
(四川省平昌縣響灘鎮畜牧獸醫站636441)
豬氣喘病治療及預防分析
姚尚宏
(四川省平昌縣響灘鎮畜牧獸醫站636441)
豬氣喘病為豬肺部功能較差所引發的癥狀,文中簡要分析豬氣喘病所具有的流行特征,并從治療與預防兩方面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以期為養豬飼養員日常工作提供參考。
豬氣喘病;治療手段;預防手段
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養豬業的規模在不斷增加。但在養殖過程中,豬較為容易感染疾病。其中,豬氣喘病是目前發病率較高,且危害較為嚴重的病癥之一,一定程度影響我國養豬業的發展,四川昌平地區也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可見,四川昌平地區在防止手段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該病癥遺傳傳染幾率相對較高,所以,許多乳豬均患有該類型疾病。就近些年的養豬業發展而言,乳豬發病率明顯提高,特別是斷奶期間的乳豬,發病率增長速度明顯提升[1]。究其原因在于飼養員在分群、改變飼料及飼養環境過程中使乳豬形成應激反應,進而造成乳豬免疫力下降,從而誘發氣喘病。不僅如此,乳豬發病之后的死亡率也明顯多于其他時間段。成年豬在患有該病癥之后多以潛伏為主,不易發病。
通常情況下,我國冬季與春季氣溫相對較低,昌平部分養殖場為了確保豬舍溫度,不重視通風換氣,導致空氣質量明顯下降,為該病傳播提供了條件,該病癥的發病率也因之提高。
如今,養豬業逐漸趨于規模化,也得到較為明顯的發展。目前,養豬流動性相對較大,實際養殖時,大部分養殖戶開始應用對外引種與流通交易等經營方式,以便令養豬所獲得的效益達到最大化[2]。但在流通時,因檢疫程序存在諸多漏洞,食道病豬也流入豬群當中,導致該病癥大面積傳染。此外,許多養殖場并不考慮養殖密度,也為該病癥的傳播提供條件。
飼養員在實際養殖過程中,必須適當減少豬只流動,盡量保持自繁自養,不允許外來豬只進入豬群。若由于特殊原因必須引入,必須保證引入措施的完善,建議先將外來引入的豬進行隔離檢疫觀察,觀察時間往往為兩個月,確認豬只安全之后再引入豬群。與此同時,還需加大消毒力度。
豬只所處的生長階段不同,豬只所需要的營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故而,飼養人員應了解豬不同生長階段對營養的需求,合理搭配飼料,保證豬的免疫力。同時對飼料進行嚴格管理,凡是腐壞、發霉的飼料直接處理。此外,飼養員也需要根據季節變化對養殖環境進行適當調節,
為確保豬群自身健康,必須為所有豬只注射預防豬氣喘病的疫苗。注射過程中,疫苗必須注入胸腔中,不可采用肌肉注射方式,不然無效。疫苗注射前半個月及后兩個月,飼養員不可喂食或是注射卡那霉素及土霉素等可能抑制藥物疫苗的藥物。
豬場于養殖過程中,必須構建正確的養殖措施,不建議飼養員盲目將治療與成本聯系。部分飼養員認為治療需要花費大量資金,所以忽視治療工作。但豬氣喘病能夠轉變豬表面抗原的能力,進而發生免疫逃逸,令藥物引發豬只免疫力下降,所以豬場需要搭配藥物予以治療。如今,我國已經開發了多種用以治療該病癥的藥劑。特別是美國瑞普斯止咳因子,效果極為明顯。一般而言,一個療程持續3~5d,尤其針對懷孕母豬而言,需要對其飼料進行凈化,其所下仔豬必須隔離單獨飼養,不可作為種豬,如養殖場條件優越,可開展早期隔離斷奶活動,減少母豬與仔豬接觸的時間。
豬氣喘病發病率較高,危害性較高但死亡率較低的病癥,也正因如此,往往難以得到飼養人員的重視,所以并未關注該疾病的預防與治療方式。但由于飼養員長期忽視該病癥的存在,導致該病癥的流行特征發生較為明顯的變化,嚴重阻礙昌平縣養豬業的發展。因此,建議飼養員重視豬氣喘病預防與治療方式,以保證豬只的健康成長。
[1]張怡竹.淺析豬氣喘病的發生與防治探討[J].農家科技旬刊,2016(9):130-131.
[2]張海波.豬支原體肺炎——豬氣喘病的診斷與防治措施[J].獸醫導刊,2016(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