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毛央尕巴 桑措姆 阿義卓義(青海省玉樹州草原工作站 815099)
草原對草地畜牧業的發展非常重要,其也是草地畜牧業發展的物質基礎。草原可使人們免受沙塵侵害,是維護草原生態環境的一道天然屏障。但我們卻在對草原的保護方面做的不夠多,導致草原受到風沙肆掠,并且部分草地變得千瘡百孔。
草原退化的主要表現是植被的覆蓋率、牧草質量降低及草地生產力下降。在上世紀60年代時,玉樹州草原的平均產草量為172.5kg/畝,且牧草營養價值也很高,在草群中牲畜喜歡吃的草所占的比例非常高[1]。但在第二次調查草原資源時,草原平均產草量明顯降低,平均每畝降低24kg,牲畜喜愛吃的草比例也有明顯下降,并且各種有毒有害植物也在大量增長,各種害蟲及鼠類的危害也是頻繁發生。草原沙化也是日漸嚴重,一些帶狀分布的沙丘也有活化跡象,某些地區更是出現裸露沙丘及帶狀裸沙群相互靠近的狀況。
由于草原遭受到人們無節制及無計劃的爛挖亂墾,導致草原面積日益減少,并且現存的草原還在不斷遭受嚴重破壞。草原生態環境目前也處在一個惡性循環狀態中,“三化”狀況也是日益加重,草原在被破壞后就會變成一片片的黑土地,黑土地吸收陽光使地溫增加且導致雨量減少甚至是不下雨,地表在春秋風季由于沒有遮蓋,失去抵抗自然危害的能力,風一吹就塵土飛揚,使得各種猶如沙塵暴等危害頻繁發生。
(1)保護現有草地資源,加強草原執法力度。為保護現有土地資源,國家就必須得加大對違法破壞草原的查處力度,嚴格執行及貫徹草原的法律法規,這是改善、保護以及建設草原環境的基礎[2]。政府應該加強建設草原的監理隊伍以及草原的執法部門,注重草原監理隊伍的整頓工作以及定時的培訓,還得及時剔除不符合要求的監理人員,以此來提高草原監理隊伍的整體素質以及辦事能力,同時還得加強草原執法力度,對破壞草原等一些破壞草原基礎設施的案件嚴厲打擊,以此來提高群眾建設草原的積極性以及維護農牧民的合法權益。
(2)積極領導退耕還草工作。開展草原生態建設的最重要內容之一是退耕還草,要想開展好這一項工作就必須加強領導及制定相應實施方法,制定相應優惠政策,例如利用技術部門給予相應的技術扶持,給予退耕種草的農牧民相應補助,以此來鼓勵農牧民積極的開展退耕還草工作。
(3)因地制宜的開展草原建設工作,應用相應的科技技術。在開展草原建設工作時,必須得考慮玉樹州的地形地貌及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特點,玉樹州牧區草原面積較大,牲畜也較為分散,草原相對政策也落實較為徹底,但草原依然在退化,因此,地區應以圍欄劃區輪牧技術及配套草庫倫建設技術來建立人工打草場,并且實施以增草來增畜的制度。農區草場面積相對較小,牲畜也會較為集中,且擁有豐富的農副秸稈,因此,應該在農區草場中廣泛推廣農副秸稈的加工利用,應該應用人工種草技術及實施飼養工程,使一些原本不適宜耕種的土地全部退耕還草。且對農牧民進行相應培訓,像一些節水灌溉及精耕細作等技術都應普及,以此促進農牧業的協調發展以及有機結合,提高土地利用率。
(4)建立牧草種子繁育基地,改善牧草品質。在畜牧業種子過程中,牧草種子過程也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其是改良退化草地及建立優質、高產的人工草地的必要條件。玉樹州應提高資金投入,建立牧草種子繁育基地,以此來培育以及引進國內外一些優良的牧草品種,并且使用相應技術來建立優質以及高產的牧草種子繁育基地,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草原生態環境的完善。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的草原面臨諸多問題,例如草原退化及沙化等影響玉樹州農牧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必須加強草原建設及保護,以此來改善草原生態環境,促進農牧業之間的協調發展。在草原建設過程中,當地政府應加大破壞草原及草原基礎建設案例的執法力度,保護現有草原面積,積極實施退耕還林工作,并且應用相應的技術因地制宜的開展草原建設工作,培育優質、高產的牧草種子和建立種子基地,科學合理的建設以及保護草原的生態環境不被破壞。
[1]阿拉潭巴根.加強草原建設與保護,改善草原生態環境[J].草原與草業,2002,13(3):201-202.
[2]呂新龍,李疆,格根塔娜,等.加強草原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J].草業科學,2003,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