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濤 韓志濤 韓雪東
(1,吉林省東豐縣橫道河畜牧獸醫站136300;2,吉林省東豐縣動物衛生監督所136300)
仔豬從出生到成年的飼養過程中通常會發生各類疾病,如防治不當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仔豬免疫系統發育不健全,會因各類疾病而死亡,為了在飼養過程中更好的預防疾病發生,盡可能降低養殖戶的經濟損失。現就仔豬疾病預防措施進行分析。
養殖場應科學設計豬舍結構,在豬舍屋面鋪設熱導材料,這樣夏天可以防曬降溫、冬天可以防寒保暖。
在豬舍內安裝排氣扇,夏季高溫情況下豬舍內的糞便會發酵散發氨氣等有害氣體,安裝排氣扇可加強豬舍通風換氣、排除污濁氣體和緩解高溫對仔豬的不良影響。
安裝噴霧降溫系統,氣溫高時通過噴霧系統將水噴成霧狀可有效降低豬舍內空氣的溫度。特別注意對分舍母豬進行滴水降溫,泌乳欄內不宜噴水,以免濺及仔豬。同時控制好噴霧時間以防止豬舍內濕氣重滋養細菌。
冬季豬舍應安裝門簾和采暖設備,防止寒冷對仔豬的應激影響,造成內分泌系統紊亂。
科學喂養滿足母豬每日營養需求,為提高飼料中的營養含量,可在飼料中添加高蛋白質的豆類、維生素和礦物質。夏秋季節高溫環境下仔豬的食欲會下降,增加日糧營養濃度以便讓豬在采食量低時有可能攝入較多的營養物質。在日糧中添加20%的碳酸氫鈉,可以預防熱應激反應。日糧中添加的維生素可有效降低高溫環境下血漿中抗壞血酸的含量,同時VE和VC對防治熱應激反應也有良好的療效。特別注意,高溫天氣下仔豬的采食量會有所減少,這種情況下以油脂代替碳水化合物可有效降低高溫帶來的不良反應[1]。
科學選擇優質原料,防止發霉變質的飼料對仔豬造成腹瀉。科學調整仔豬喂養時間和喂養次數,天氣炎熱時喂養時間應調整為早上7時和下午6時,同時可適當增加投料次數。
保證仔豬飲水干凈,清涼飲水在消化道內吸收熱量,可使機體降溫。炎熱夏秋季節,為減少仔豬熱應激,飲水溫度不應超過23℃,這樣有利于仔豬降溫和提高食欲。
養殖場應科學飼養,減少母豬轉欄和懷孕母豬并欄次數,避免因混群打架而導致母豬流產和死胎。妊娠期母豬應單獨飼養,盡可能減少外界因素的騷擾。
為預防疾病發生,養殖場應有計劃做好母豬和仔豬的疫苗接種工作,可有效預防各類疾病發生。配種母豬進行檢驗檢疫,發現疾病及時治療,切斷疾病從母豬到仔豬的垂直傳播,妊娠期母豬可在飼料中科學添加 “除病殺”或40%利高霉素進行疾病預防,提高免疫力。母豬分娩前期在飼料中添加2g伊維菌素進行驅蟲,預防母豬流產或死胎。
養殖場應科學建造適宜的生活環境,進行養殖場綠化不但可以調節和改善養殖場自然環境,還可有效降低高溫熱輻射,吸收有害氣體和熱能,釋放氧氣保證空氣清新。
構建完善的衛生消毒體系,夏秋高溫天氣是各類病毒和微生物繁殖傳播的季節,做好衛生消毒工作可有效切斷病毒發展和傳播途徑,還能殺滅寄存在仔豬身體上的病原體,預防疾病發生,對于消毒藥品定期交叉使用,以防細菌病毒產生耐藥,建立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提高消毒的質量[2]。定期對豬舍內部使用1%高錳酸鉀經高壓水槍進行沖洗消毒,特別注意對食槽、飲水池、排水道、污水溝等設施進行消毒,做到無死角。
通過科學的飼養可有效預防仔豬疾病發生率,做好豬舍衛生清潔和消毒,通風降溫,緩解仔豬因應激反應引發的各類疾病。在母豬妊娠期做好疫苗接種和疾病預防工作可有效提高仔豬體質,全面做好仔豬疾病的預防工作。
[1]李凡友.夏季種公豬的飼養管理[J].現代畜牧科技,2017(7):38.
[2]秦先紅,劉孟良.提高母豬產仔數措施[J].四川畜牧獸醫,2016(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