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雙
(吉林省敦化市草原管理站133700)
青貯飼料就是將半干的、青綠的飼料放入青貯窖內,維持厭氧條件,依賴乳酸菌發酵產生飼料,并可長時間保存。隨著畜牧業的快速發展,青貯飼料越來越受重視。將青貯原料切碎、壓實進行密封存儲,里面的細胞并沒有死亡。在此期間可利用間隙存在的氧氣呼吸,產生能量。并且里面含有的蛋白酶會分解蛋白質成為氨基酸。而所增加的糖酶可應用碳水化合物發酵。青貯飼料中的各類微生物相互競爭,競爭結果會對青貯飼料品質產生影響。
有害微生物與有益微生物均同時存在于天然的青綠作物。所存在的有害微生物會造成青貯作物營養物質丟失。而原料不同的青貯含有的有益微生物種類與數量有很大差別。其中乳酸菌的種類與性質影響青貯飼料的品質與穩定性[1]。而乳酸球菌在青貯發酵的時候會應用菌株。相對比球菌,乳桿菌是乳酸的主要生產者,可發酵很長時間。但存在青貯原料上的乳酸菌并不多,且不一定適于青貯。
參與青貯過程的微生物種類有很多種,主要包括真菌、乳酸菌、腐敗菌以及梭菌等。乳酸菌產生乳酸,可降低pH,有利于青貯物發酵,具有決定性作用。植物原料制成青貯飼料,最先發酵的應是糞鏈球菌與腸膜明串珠菌等。在青貯飼料中,乳酸菌可以說是最主要的厭氧菌,在無氧條件下可良好發酵產生乳酸。但不同的青貯窖與不同原料,微生物的活性存在差異。乳酸菌有同型發酵乳酸菌和異型發酵乳酸菌。同型發酵需利用糖由此產生乳酸,異型發酵產生乙酸、乳酸以及乙醇。相對比,同型發酵有益于利用營養,減少損失。將同型與異型的乳酸菌對比,發現同型可產生較多的乳酸,損失的物質更少。因此,早期階段利用同型發酵乳酸菌于青貯飼料中。并且越來越多的同型發酵乳酸菌被應用于商業接種菌。此類微生物可降低pH,減少DM流失,可提高青貯飼料的品質。但異型發酵乳酸菌可產生抑酸,具有抗真菌的效果,有利于提高青貯飼料的穩定性,預防變質。因此,實際中可將異型與同型乳酸菌混合使用提高青貯飼料的品質。在青貯飼料中,真菌主要以酵母菌和霉菌形式存在[2]。厭氧環境下,酵母發酵為乙醇與二氧化碳,而這也是青貯中有酒香的原因。酵母活動異常可減少飼料中的糖含量,導致干物質損失加重。同時厭氧條件下更容易升高pH,導致出現多種腐敗細菌。因而,酵母是引起青貯飼料變質的主要微生物。霉菌屬于有害微生物,同時也是引起青貯飼料變質的主要微生物。霉菌容易分解成為糖分與乳酸,并產生部分毒素。青貯飼料應注意控制真菌。梭菌又被稱為丁酸菌,革蘭陽性菌可生成芽孢,具有游動性。在厭氧環境下生長,可分解糖與有機酸、蛋白質,屬于有害微生物。梭菌的危害性有乳酸發酵與氨基酸發酵兩類。青貯發酵初期,梭菌會與乳酸菌競爭,梭菌適合在pH為7.0~7.4的環境生長。隨著發酵,青貯的pH會降低,由此也就抑制梭菌。并且梭菌生長與水分關系密切。如含水量超過70%,其活動就會受限。另外就是腐敗細菌。青貯飼料含有很多種腐敗細菌,主要為大腸桿菌與芽孢桿菌,可分解為蛋白質與氨基酸。芽孢菌是細菌,對青貯飼料的質量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細菌會促使青貯飼料變質,產生臭味。并且在一定環境下,梭狀芽孢菌會生長,引發飼料變質。同時青貯變質期間形成的李斯特菌毒素,對牛奶質量與健康產生嚴重影響。
青貯飼料中含有多種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存在有害與有益之分。不同的微生物對青貯飼料產生不同影響,制造青貯飼料時,應注意抑制有害微生物,預防相關微生物分解后對青貯飼料質量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