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帥
(云南省文山市新街鄉畜牧獸醫工作站663008)
畜牧業及養殖業工作在產業結構不斷轉變與升級過程中得到較大的進步與發展。豬在養殖過程中,因為有技術支持,人工授精技術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且對其產量和品質都有較大的幫助。本文簡要介紹豬人工授精技術并對進行探析。
當前豬人工授精技術的應用效果取得前所未有的發展[1]。如在冷凍精子授精及子宮內授精等均取得了一定成績。通過人工方法,采集公豬的精液,再對精液品質進行檢測,做好精液稀釋和保存工作;然后根據相關需求,將精液輸入發情母豬體內,主要根據生殖道內的配種來進行操作,即是豬人工授精技術。這不僅能提高企業或者養豬戶的經濟收入,還能減少公豬數量,使優良公豬的利用率得到切實提高,降低應用成本。
當前,對豬人工授精技術的應用,主要是采用生理生化技術,實現精液的冷凍保存、腹腔鏡下人工授精以及XY精子分離技術等。
這一人工授精技術的優點在于其輸精量得到控制,可以不采用手術方式進行。當前,主要是采用柔性光纖內窺鏡來進行授精操作。相較于一般的輸精方法,這一人工授精方法能達到每次輸送10億左右個的精子,且輸精方法較新[2],輸精效果較好。
該技術主要是將豬精液采用-79℃的干冰、-269℃的液氦或者-196℃的液氮等進行冷凍。然后對精液進行一定的處理之后,為精子創造一個超低溫環境,對精子細胞代謝功能進行阻止,保證精子在解凍后恢復自身活力,能實現在功能不變的情況下長期保存。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般會采用5ml扁平袋法或者5ml細管法來實現冷凍保存。在進行精液輸入的過程中,主要是采用子宮輸精技術來完成,操作者要與相關統計數據為參考標準,結合自身經驗來完成相關操作[3]。其中,扁平袋技術的健仔率可達75%左右,平均窩仔率能達到10.5頭;細管法技術相對較差,其健仔率在65%左右,平均窩仔率位6.7頭。
人工授精對精子資源相較于自然交配更加節約。采用子宮內人工授精技術,每一次或者每一份精液總數能達到10億個以上,但其應用效果相較于傳統人工授精技術,具有明顯優勢。傳統授精在授精過程中一般需要35億個精子左右,且能實現宮頸后授精以及深部授精。其中,子宮宮頸授精,豬子宮有子宮體、子宮頸以及子宮角,在具體的實踐操作中,主要是將一根小軟型的裝備,配合導尿管的插入,然后放置精液。在實踐中,10億個精子,如果將其對3千頭左右的母豬進行授精,產仔率能達到90%左右,平均窩仔數量能達到13頭左右,所以相較于一般的子宮頸內授精更有優勢;而子宮深部授精,其在輸精數量方面有明顯優勢,相較于子宮頸后輸精數量更少。其操作方法相同,只是需要將精液輸送到子宮角1/3處。對300頭經產母豬進行子宮深部授精,其平均產仔率能達到85%左右,平均窩仔數量能達到11頭左右。但在初配時應該注意對裝置進行一定的改進,因為母豬的宮頸較為狹小[4]。
在豬養殖過程中,為了提高豬品質,使豬體質增強,對豬疾病的出現進行控制,應堅持科學態度,選擇先進的技術進行科學養殖。同時需要在豬人工授精方面加大資金、技術等投入,做好生物科學技術的研究工作,提高育種管理和良種繁育工作,推動產業鏈得到全面的發展。
[1]董輝.豬人工授精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現狀分析及推廣措施 [D].安徽農業大學,2014.
[2]王文庶,王德貴.昌寧縣豬人工授精技術應用現狀、問題與應對措施[C].六馬杯生豬遺傳改良暨第五屆全國豬人工授精關鍵技術研討會論文集,2015:305-307.
[3]朱樹東.豬人工授精技術的應用現狀與推廣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17(3):53.
[4]喬麗鋒.豬人工授精技術新進展及其應用分析[J].農家致富顧問,2016(1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