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濤韓志濤韓雪東
(1,吉林省東豐縣橫道河畜牧獸醫站 136300;2,吉林省東豐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136300)
豬胎衣不下又稱胎衣滯留,主要指母豬在分娩后,胎膜在1h內排不出體內。胎衣不下主要由于母豬產后子宮收縮無力和胎盤炎癥等引起。日常喂養的飼料單一,母豬體質瘦弱,產后子宮弛緩,收縮無力也會導致胎衣不下。妊娠期間,母豬體質過肥缺乏運動,加上胎兒體形過大,胎數過多,難產,子宮過度擴張,產后陣縮微弱,都會引起豬胎衣不下。
豬胎衣不下分為部分不下和全部不下兩種,日常多見為部分不下。豬胎衣全部不下時胎衣懸垂于母豬陰道外,呈現出紅色、灰紅色和灰褐色的繩索狀,通常被糞便污染;部分胎衣不下時母豬體內殘存的胎兒和胎盤仍存留于子宮內,母豬常表現出體溫升高,厭食,泌乳減少,喜喝水,精神萎靡,臥地不起,陰道內流出暗紅色帶惡臭的液體,偶見胎衣碎片,病情嚴重的還會引發敗血癥。特殊情況下胎兒胎盤和母體胎盤粘連,母豬在懷孕期間,由于子宮內膜炎導致胎兒胎盤和母體胎盤之間的正常聯系受到破壞,而發生病理性粘連,即使產后子宮收縮劇烈,豬胎衣也不易脫離。
(1)預防加強飼養管理,保障母豬每日適當運動,給母豬喂養的飼料中增喂富含鈣、鐵、維生素、蛋白質和礦物質的飼料,保障母豬在分娩前體重達到正常水平,這樣能有效預防豬胎衣不下病發生[1]。
(2)妊娠期的母豬應增加每日運動量和光照時間,增強體質,把母豬身體機能維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
(3)定期開展防疫檢驗,有計劃的接種疫苗提升體內抗體,有效預防大腸桿菌病、布氏桿菌病、李氏桿菌病對母豬生殖系統的破壞和感染。
(4)對于妊娠期豬舍應加強每日衛生消毒工作,預產期提前一周對母豬產房進行徹底衛生清掃和消毒,使用高壓水槍對豬舍進行沖洗,并使用過氧乙酸進行噴霧消毒。
豬胎衣不下的治療措施有西藥、中藥及手術剝離措施。西藥為母豬注射子宮收縮藥液;中藥給母豬服用理氣散淤、活血止痛湯藥和散劑。
(1)疾病初期可采取保守治療方法,向母豬子宮內灌注抗菌素,預防豬胎衣腐爛,待豬胎衣自行脫落。為加速子宮收縮快速排出豬胎衣,還可肌注垂體后葉素促使母豬子宮收縮運動。
(2)手術剝離措施,如果經過上述方法無效后,應立即采取手術剝離。貽誤手術的施行,母豬子宮頸收縮手就無法通過,容易導致胎衣滯留子宮時間過長和細菌感染。
(3)西藥治療方案,如發生豬胎衣不下疾病時可選用垂體后葉激素或麥角新堿進行肌肉注射治療。具體方案:①垂體后葉激素注射液20~40單位,1次肌肉注射;②注射麥角新堿液0.5~1mg,1次肌肉注射或交巢穴注射。
(4)中草藥治療方案,①赤芍10g,川芎9g,當歸尾9g,蒲9g,益母草13g,五靈脂6g,水煎取汁喂服;②當歸尾、赤芍、熟地黃、肉桂、熗干姜、蒲黃、炙甘草、去皮黑大豆各200g,粉碎為細粉,加入黃酒煎湯喂服,病情嚴重時劑量加倍;③香附13g,當歸13g,川芎9g,炮姜9g,桃仁5g,紅花5g,水煎取汁喂服。
當母豬分娩突發豬胎衣不下疾病時,可在母豬皮下注射催產素5~10IU,待2h后可加強注射1次或皮下注射麥角新堿0.3mg。還可耳靜脈注射20ml10%氯化鈣和50mll0%葡萄注射糖。如果母豬子宮中還存有胎衣碎片,可向其子宮內灌注0.1%雷佛諾爾溶液150ml,每日1次,5d為一個療程。如果胎盤完整,可向其子宮灌注10%生理鹽水1ml,軟化胎盤促進其從母體脫落[2]。為避免母豬子宮感染,可預防性向其子宮內注射四環素1g。
[1]張科富,劉正升,李玉軍.大中牲畜胎衣不下的病因及防治措施[J].山東畜牧獸醫,2011(7):48.
[2]劉菁華.淺談母豬子宮內膜炎診斷與治療 [J].中國畜禽種業,20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