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松 唐明艷 楊忠誠 龔俞
(1,貴州省畜禽遺傳資源管理站 550001;2,貴州省種畜禽種質測定中心 550018)
貴州畜禽資源保護與利用存在問題及對策
李雪松1唐明艷2楊忠誠1龔俞1
(1,貴州省畜禽遺傳資源管理站 550001;2,貴州省種畜禽種質測定中心 550018)
分析貴州畜禽遺傳資源瀕危的現狀、地方畜禽遺傳資源保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了在保護和開發利用方面開展的相關工作,提出貴州地方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的對策。
畜禽遺傳資源;保種現狀;對策
貴州畜禽遺傳資源豐富,部分畜禽品種資源具有優異的種質特性,然而,很多畜禽遺傳資源的價值還沒有被發現、被認可,獲得保護的地方畜禽也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和利用。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某些地方畜禽品種逐漸地被雜交種所取代,具有豐富遺傳基因的地方畜禽品種由于不斷被改良或開發利用不夠,數量急劇減少甚至消亡。
2011年5月,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 《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貴州入選的地方畜禽品種有31個,包括香豬(白香豬)、柯樂豬、關嶺豬、黔北黑豬、白洗豬、黔東花豬、江口蘿卜豬7個;關嶺黃牛、黎平黃牛、威寧黃牛、務川黑牛、貴州水牛和貴州白水牛6個;貴州白山羊、貴州黑山羊、黔北麻羊、威寧綿羊4個;貴州馬1個;竹鄉雞、威寧雞、黔東南小香雞、高腳雞、矮腳雞、烏蒙烏骨雞、瑤雞、長順綠殼蛋雞、三穗鴨、興義鴨、平壩灰鵝、織金白鵝12個;貴州下司犬1個。
各地方畜禽品種保護與開發利用參差不齊。雖然大多數地方畜禽遺傳資源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與開發利用,比如香豬(白香豬)全省存欄達到36萬多頭,長順縣綠殼雞蛋已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存欄260萬羽以上,三穗鴨獲得國家商標總局三穗鴨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獲得國家質監總局 “三穗鴨”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現存欄800多萬羽,下司犬、矮腳雞、竹鄉雞等均得到了一定的保護和開發利用。但部分地方畜禽遺傳資源在逐年減少,已處于瀕危狀態。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其他地方品種如黔東花豬、貴州白水牛、貴州馬、關嶺豬等已處于瀕危狀態,如果再不采取必要的措施,越來越多的畜禽遺傳資源將處于退化和滅絕狀態。
部分地方畜禽遺傳資源在保護方面,充分利用地方品種的特有優勢,加大優勢企業的引進與扶持,促進特色、優勢畜禽資源的規模發展,推動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緊密結合。如利用香豬的 “一小、二純、三香、四凈”的種群特性,發展成為餐桌上特色的美味佳肴,制訂香豬保護系列技術標準和規程,提高種群的數量和規模。利用長順綠殼蛋雞皮薄骨細,肌肉豐滿,肉質鮮美,所產綠殼蛋綠殼率96%,綠殼蛋蛋白濃厚,蛋黃呈深黃色,富含卵磷脂、腦磷脂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特別是鋅、硒、碘含量是普通雞蛋的5~10倍,膽固醇只有普通雞蛋的30%,汞、鉛、砷、鎘、鉻及藥物殘留含量遠低于無公害食品標準等品種資源優勢,著力打造特色品牌,加以保護和開發利用。
通過抓龍頭企業和協會組織獲得產業發展,促進地方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能力。譬如香豬產區有10多家香豬發展企業,縣外從事香豬開發企業5家以上,多個鄉鎮成立了香豬專業合作社。三穗縣引進三穗鴨養殖企業如貴州省興綠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鴨產品加工企業如貴州千里山生態食品有限公司,羽絨加工企業如千慧服飾公司,還成立13個養鴨協會。協會按照 “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模式,在規劃的養殖小區內按要求建立統一供應鴨苗、統一供應飼料、統一疫病防治、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的 “五統一”服務體系,拉動鴨產業發展。長順縣引進貴州南洋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鼓揚鎮建年存欄10萬羽的綠殼蛋雞種雞場,在營盤鄉建年出欄50萬羽的林下綠殼蛋雞養殖基地。這些公司和協會組織已成為貴州省集地方特色品種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龍頭企業,對推進地方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和特色畜禽產業的持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地方畜禽品種資源保護由于沒有專項資金持續注入進行保種,大多數地方畜禽品種沒有得到很好開發利用,保種難以為繼,一些地方畜禽遺傳資源數量逐年在減少,地方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形勢嚴峻。
地方畜禽品種資源保護意識差,缺乏長效管控措施。目前,貴州只有少數地方品種資源被列入國家保護范圍,大多數品種沒有建立品種保種場和資源保護區,監管乏力,缺乏相應的管控法規和措施。保種措施相對單一,主要以保種場進行保種,容易受高危疫病或雜交亂配的影響,隨時有可能導致種質資源退化或消亡。近幾年來,豬高致病性藍耳病、禽流感等新疫病頻發,疫情日益復雜,地方畜禽品種疫病防控非常困難。一些養殖戶沒有充分認識到地方畜禽品種的優良特性,單方面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盲目引進外來品種進行雜交,加上遺傳改良管理措施不規范,容易致使優良地方品種資源被弱化,種群數量逐年減少,甚至一些畜禽遺傳資源消失。
地方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是一項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的產業,保種投入大。要實現規模效益必須有足夠的資金投入。資金欠缺是所有地方畜禽遺傳資源保護普遍存在的問題,到目前為止,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經費尚未被列入省級專項財政預算,國家專項財政扶持貴州省的只有從江香豬和長順綠殼蛋雞2個品種。一些地方品種由于生產性能低,經濟效益差,造成養殖企業虧損,經費嚴重不足問題己極大地制約了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工作的開展。另外,由于缺乏融資擔保平臺,特色地方品種養殖戶沒有資產抵押,爭取信貸支持比較困難,后續發展缺乏資金保障,地方畜禽品種保護企業在市場疲軟時很難抵御風險。
地方畜禽品種產區群眾由于長期受小農經濟思想影響,商品意識、品牌意識淡薄,創業意識、合作意識不強,其生產行為仍然處于單打獨斗的狀況,產業規模散而小,很難有效組織統一生產。地方畜禽品種產區道路、供水、供電條件差,缺乏配套資金支持。不少保種場還不能很好地將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緊密地結合起來,企業規模小,市場帶動能力不強,生產能力和產品開發力度遠遠不能滿足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需要。
飼養管理跟不上,效益不明顯是地方畜禽養殖的普遍問題。目前,大多數農戶仍然延續傳統的飼養方式,采取生飼、放養、近親交配等,管理粗放,經營水平低。懂技術、善管理的專業技術管理人才相當缺乏,圈舍設計、疫病防控、飼養管理等方面不夠規范,技術不強,生產效益不理想,使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工作缺乏持續發展的動力。
貴州地形復雜、氣候多樣,山青水綠,是發展綠色農業、生態養殖業和生產綠色食品的良好環境,具有發展特色畜禽養殖業的天然環境優勢。一是利用立體氣候明顯、生物資源多樣、生態環境良好的優勢,打好特色牌,大力發展貴州特色畜禽養殖業。二是突出農業的生態功能,抓好綠色化、品牌化生產,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三是依托貴州農村綠樹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循環農業,強化品質、品牌建設,做出特色,與鄉村旅游發展結合起來,推介綠色、生態理念,讓特色畜禽產品賣得掉、賣得快、賣得好。
提高地方畜禽的知名度,著力打造品牌,拓寬地方畜禽品種產業的品類,做到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多元化發展。在加強保護、增強培育的同時,利用地方特色優勢,加大產品的開發力度,打造特色產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延長產業鏈、產品銷售渠道多元化,對地方畜禽品種進行有效的宣傳、推介及銷售,確保 “選育”和 “市場”同步進行,彌補資金缺口,爭取創利。
依托貴州省建立100個農業園區的優勢,建設一批地方畜禽品種特色養殖產業示范園。政府及業務部門安排的項目資金盡可能向這類園區傾斜,按照 “產業集聚、資金集合、項目集中、效益集顯”的原則,構建完整的產業鏈,促進和完善地方畜禽良繁體系、飼料供應體系、疫病防治體系、技術信息體系及產品加工流通體系,通過園區的發展,做強做大地方特色畜禽養殖產業和畜禽遺傳資源保護。
一是加強國家扶持力度,增加保種經費,將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經費列入各級財政專項預算,提高財政專項預算比例,切實保護好列入 《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的貴州地方畜禽品種。二是各級部門要高度重視,整合交通、水利、供電、扶貧等項目資金,切實增強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三是充分利用貴州農業產業發展扶持基金,幫助承擔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的企業、農戶解決信貸難問題,保證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持續發展。
一是制定地方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規劃,規范保護和利用行為。貴州設立的扶貧攻堅基金,其中扶貧產業子基金主要投向能夠帶動貧困農戶脫貧增收的產業,包括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林業產業、加工業、農業服務業、農產品流通業等,可以充分利用政策優勢,設立地方畜禽品種保護基金,增強對瀕危畜禽品種的保護、研究和開發。二是完善疫病防控措施,建立畜禽遺傳資源縣、鄉、村動物防疫及技術服務體系,建立動物疫情應急分隊、動物疫病快速診斷檢測中心及疫情監測點,增強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能力。三是合理劃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區,加強地方品種資源保護。在保護區內實行本品種繁育,自繁自養,禁止引進飼養其他品種的公、母畜或引進其他品種精液進行人工授精;嚴禁保護區域以外的活畜或畜產品流入主產區。四是積極開展多點保種,異地集中保種等方式,降低保種風險,節省保種費用。五是盡快建立畜禽遺傳資源保種體系,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拯救處于瀕危和滅絕狀態的畜禽遺傳資源,為子孫后代保存珍貴的育種素材。
一是做好宣傳和引導。地方畜禽遺傳資源在發現、利用、保護、開發等方面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通過積極推介地方畜禽品種的特色優勢,爭取媒體能夠給予大力宣傳,政府各級部門給予相應的政策傾斜。積極宣傳和推介地方品種的優良特性,吸引和發展養殖、種植、飼料加工和畜禽產品深加工等企業投身到畜禽遺傳資源保護中來。二是支持畜禽遺傳資源龍頭企業開展產品研發、品牌創建、技術創新、市場開發及宣傳推介等工作。引導畜禽遺傳資源保護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建立穩定的利益聯接機制,形成產業鏈條,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打造地方品牌,達到保種和開發利用的雙重目的。三是抓緊制定畜禽遺傳資源地方標準,指導地方種質資源品種選育,保障遺傳性能的穩定性,提高生產性能。四是搞好技術服務,及時幫助解決畜禽遺傳資源保護過程中遇到的技術性問題,切實做好保護工作的指導和促進工作。
李雪松(1977-),男,貴州省晴隆縣人,碩士,高級畜牧師,主要從事畜牧技術推廣。
唐明艷(1976-),獸醫師,主要從事畜禽疫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