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珍馳 岳慶磊
(1,山東省棗莊市畜牧獸醫局 277800;2,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畜牧水產局 277400)
小麥酒糟蛋白飼料對肉雞生長的試驗
馬珍馳1岳慶磊2
(1,山東省棗莊市畜牧獸醫局 277800;2,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畜牧水產局 277400)
小麥酒糟蛋白飼料俗稱WDDGS,其粗蛋白的含量較高,可廣泛用于畜牧生產,本試驗通過WDDGS替代部分全價基礎日糧,觀察對肉雞消化吸收率和不同階段生長的影響,表明WDDGS替代5~10%的全價基礎日糧為最佳,日增重可提高2.1%,料肉比降低4.5%,效果顯著。
WDDGS;肉雞;生產試驗;消化吸收率;試驗
2015年10月12~26日,試驗期14d。地點在臺兒莊區眾鑫養殖場。
試驗采用配合飼料由棗莊牧昌飼料有限公司提供;WDDGS由臨沂某公司提供,具體營養成分為:干物質92.1%、粗蛋白41.3%、粗脂肪7.2%、粗纖維8.7%、粗灰分5.6%、賴氨酸0.65%、蛋氨酸0.6%、鈣0.3%、磷0.34%。
試驗動物選用3周齡雄性公雞64只,體況一致,按體重接近的原則隨機分成4個處理,每個處理4個重復,每個重復4只雞。4個處理分別為0替代組(不添加WDDGS)、5%替代組(添加5%WDDGS)、10%替代組(添加10%WDDGS)、15%替代組(添加15%WDDGS);各處理組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各處理組肉雞的體重差異不顯著,在外界環境和飼養管理一致的條件下飼養。
試驗雞分欄飼養,試驗開始時按正常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每日上午8:00和下午17:00各添料一次,自由采食、自由飲水,按常規飼養管理進行飼養,每天觀察雞的身體狀況、采食、糞便、精神狀態等。
采用全部收糞法,試驗分兩期進行,預飼期7d,正試期7d。在正試期,每天收集1次糞尿,剔除羽毛、飼料后稱重;混合均勻后按一定比例取樣,并保持此比例不變,直至試驗結束。將收集的樣品于65℃烘干72h,再置室溫下充分吸水24h后稱重。于每日稱料時采集試驗飼糧樣100g,將7d所采飼糧樣混勻、縮分。飼糧與糞尿樣分別粉碎至通過40目篩,待測。

表1 各處理組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分別采用凱氏半微量定氮法(FOSS自動凱氏定氮儀)測定粗蛋白質含量;用酸堿處理法(FOSS自動纖維分析儀)測定粗纖維含量;用高錳酸鉀滴定法測定鈣含量;用比色法測定磷含量。計算粗蛋白、粗纖維、鈣、磷的消化吸收率。
原始數據用Excel進行整理后,用Spss10.0版的GLM模塊對數據進行方差分析,采用單因素Ducan's新復極差法對平均數差異進行多重比較。
試驗結果(見表2)表明,日糧中添加WDDGS5%替代組優于添加10%、15%替代組,其中添加WDDGS10%替代組又優于15%替代組。
為了檢驗飼料中添加不同比例WDDGS對肉雞不同時期生長的影響,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進行商品肉雞不同階段飼養試驗。

表2 飼料中添加WDDGS對肉種雞消化吸收率的影響
2016年4月18日~2016年5月16日,試驗期28d。地點在臺兒莊區眾鑫養殖場。
試驗動物選用22日齡艾拔益加肉雞1200只,按體重接近的原則隨機分成4個處理,每個處理5個重復,每個重復60只雞。采用階段試驗飼養法,即中雞(22~35日齡)和大雞(36~49日齡)兩個階段進行飼養。4個處理分別為0替代組(不添加 WDDGS)、5%替代組(添加 5%WDDGS)、10%替代組(添加10%WDDGS)、15%替代組(添加15%WDDGS);各處理組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3。各處理組肉雞的體重差異不顯著,在外界環境和飼養管理一致的條件下飼養。
試驗雞3層籠養,全期自由采食,自由飲水,每日定時清掃,定期常規消毒,每天觀察雞的精神狀況、活動狀況和疾病情況等。
試驗數據分兩階段進行采集,分別在22日齡、35日齡和49日齡稱重,并稱取剩料量。計算平均日增重、平均采食量和料肉比,記錄死亡率。原始數據用Excel進行整理后,用Spss10.0版的GLM模塊對數據進行方差分析,采用單因素Ducan's新復極差法對平均數差異進行多重比較。

表3 各處理組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表4 飼料中添加WDDGS對肉雞生長的影響
由試驗分析可以看出,日糧中添加WDDGS5%替代組優于對照組但不明顯,但明顯優于添加10%、15%替代組;其中添加WDDGS10%替代組又優于15%替代組。試驗期間,5%替代組比對照組平均日增重增加1.5g,提高2.1%;料肉比減少0.1,降低4.5%。
通過消化代謝試驗和飼養試驗綜合分析可以得出:飼料中添加5%的WDDGS,飼料消化吸收率和肉雞生產性能優于不添加WDDGS和添加10%、15%WDDGS的飼料,在肉雞生產中平均日增重增加1.5g,提高2.1%,料肉比減少0.1,降低4.5%。
綜上所述,在肉雞生產中添加WDDGS能提高肉雞的生產性能,降低生產成本,其適宜添加量為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