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銘
(四川省梓潼縣農業局仁和鎮畜牧獸醫站622150)
規模豬場生豬保健誤區和對策
戴銘
(四川省梓潼縣農業局仁和鎮畜牧獸醫站622150)
隨著當前我國畜牧業和養殖產業的崛起,規模豬場的數量在不斷上升,規模豬場的規范化管理以及標準化飼養對豬場的健康有序發展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本文主要從規模豬場的保健問題入手分析,探究規模豬場生豬保健存在的誤區以及解決對策。
規模豬場;生豬保健;誤區對策
規模養豬場的標準化管理和飼養對于豬場發展起到一定有效的作用,但實際當前存在部分的規模豬場在生豬飼養過程中所采取的相關管理措施存在一定的誤區和局限性,下面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這些誤區。
規模豬場在建立過程中缺乏一定的安全管理體系。規模豬場的疾病預防工作需要配備全面系統的安全管理體系才能有效發揮作用,如果豬場內部的相關基礎設施建立不夠完善,安全管理體系上存在局限性,那么會嚴重制約規模豬場的規范化生產和發展。
例如,當前有的規模豬場養殖戶認為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形同虛設,完全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設定的虛化內容,這樣的思想是完全錯誤的,大大影響豬場的標準規范化保健工作開展。
在規模豬場的發展和生豬保健過程中,雖然部分豬場重視保健的重要性,但所采取的具體對策存在一定問題,迫切希望生豬能夠抵御疾病,增加豬場的經濟效益而增加藥量,這樣不僅無法有效起到保健作用,反而會拔苗助長,影響生豬的正常生長和發展。
例如,在河南省某規模養豬場內,有關工作人員為杜絕豬場的疫病瘟疫發作,將平時投放的抗生素藥物提高一倍多,最終導致豬場中的生豬不僅沒有提高免疫力,反而過量的抗生素嚴重影響生豬的肝腎功能,大大降低生豬的免疫能力。
加強豬場內部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素養和專業技能有助于提升保健工作的有效性。對豬場內部的相關疫病采取有效措施來進行預防,提升生豬免疫能力,從根本上杜絕出現疫病的概率。
規模豬場在進行生豬保健過程中,需要有標準化規范化的管理體系進行比對,建立健全相關的無害化處理規范,疫苗接種標準。同時針對規模豬場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相關的飼養標準,使規模豬場能夠有良好的安全管理體系,在進行生豬保健工作進行的過程中,能夠真正提高預防能力,降低規模豬場出現疫病的概率。
梓潼縣在2012年開始與正大公司合作的550和110代養場項目中就充分重視生豬保健工作相關安全管理體系,在2014年代養場建成初期,梓潼縣相關專業管理工作人員便參考成功生豬規模養殖場的案例,建立相關全面系統的安全管理體系,并結合梓潼縣的實際情況制定無害化處理規范以及疫苗接種標準等。到目前為止,梓潼縣所制定的相關安全管理體系為生豬規模化養殖的規范保健工作起到關鍵性作用,大大降低代養場出現疫病險情的概率。
針對當前部分規模豬場在進行藥品投放和飼喂過程中所存在的誤區,豬場內部應建立健全相關的藥品使用管理機制,將生豬相關疫病種類以及所需要的藥物種類進行配對,結合規模豬場的實際情況以及生豬自身的重量等合理的安排用藥量,使規模豬場內部的藥品使用規范符合一定的要求。同時還應健全相關的預防監控機制,對于突發情況應當采取有效對策來預防[1]。
總而言之,在當前規模豬場的數量不斷增加的背景之下,開展有序的生豬保健工作對豬場健康可持續發展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2],應受到豬場內部相關生產管理人員的重視,在豬場管理中推廣和普及科學的保健工作。
[1]2013年《畜禽業》單月版(南方養豬)總目次[J].畜禽業,2013(11):80-84.
[2]馮杰.生豬規模養殖場疫病系統綜合控制技術探索與研究[J].當代畜牧,2013(32):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