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平(江蘇省常熟市董浜動物防疫站 215500)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治現狀及對策
吳國平(江蘇省常熟市董浜動物防疫站 215500)
豬藍耳病是一種接觸性的高致病性病毒,稱為PRRSV,這種病毒只感染豬,任何品種、不同年齡和不同用途的豬都能感染,其中最容易感染的是妊娠期母豬和幼豬,對我國養殖行業造成一定損失。本文對這種高致病性的藍耳病進行走訪調查,對病情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在文中進行探討,希望對病毒的防治有所裨益。
豬藍耳病;防治;現狀;調查
我國首次發現豬藍耳病是在2006年,是一種高致病性的由繁殖和呼吸綜合病變引起的傳染病,致死率極高,對我國生豬養殖業帶來極大的困擾,沉重的打擊了生豬產業。以下我們對藍耳病的現狀進行走訪調查,進行深入分析,形成以下內容。
據推測,豬藍耳病的起源是鼠類動脈炎病毒感染野豬所致,后經過病變產生藍耳病毒,這種野豬曾經被當做狩獵豬引進美國,后經過發展感染圈養豬。我國豬藍耳病爆發在2006年,年中時在我國南方城市曾有300多萬的養殖豬發生感染,當時的死亡率為一成到三成,后經過發展,死亡率達到了五成甚至十成,給我國養殖行業帶來了巨大威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從此之后,藍耳病幾度發生,我國有關部門也采取及時的對策[1]。
根據常熟市動物疾病防治中心的統計顯示,比較剛發現病情的死亡率,經過不斷感染變異,如今藍耳病已經成為了高致病性高死亡率的危險疫情。
任何疫情的出現,我國防疫部門都會研究相應的防治方法,最直接有效的防疫方式是疫苗,但面對這種高致病性的藍耳病,疫苗雖然已投入生產,數量上卻過少,產生額供不應求的現象。因此,疫情控制并不是非常理想,同時,疫苗質量也需要進一步研究。
疫情出現必然會影響市場價格的波動,與同期相比,健康豬肉的價格不斷上升,甚至達到歷年少見的漲幅。經過有關部委的分析,稱生豬價格上漲的原因主要是往年生豬價格過低,導致養殖戶減少,同時發現豬藍耳病,導致生豬大面積死亡。要想恢復生豬的正常價格,保證豬肉的正常供應,首要的工作就是控制住藍耳病的疫情,提高養殖專業戶的積極性,并給予適當的補償。
豬藍耳病的爆發迅速,致病率和死亡率極高,導致疫情控制非常難,這種病毒的病理是病毒侵害巨噬細胞,破壞生豬免疫系統,進而讓生豬感染各種疾病導致死亡,為診斷以及救治工作帶來麻煩。
藍耳病的發病率高導致疫情的發展速度非常快,病毒變異更新也得不到及時控制,研制疫苗的速度跟不上病毒更新的速度。
疫情爆發迅速導致養殖戶信心全無,內心非常恐慌,加之些養戶沒有將大量的病豬和同豬舍豬群緊急隔離,造成疫情的加速循環,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加重疫情擴散。有些沒有經驗的養豬戶由于過分緊張,將所有的廣譜抗生素和多種類驅蟲藥在短時間內都用個遍,這樣做不僅不能緩解疫情,還會導致豬群的大面積應激性死亡。此外,由于對病情不了解,養殖戶草率處理病豬尸體,使環境惡化,加快病情發展。
在疫情爆發后,有些黑心商販和不法屠戶趁機謀取暴利,從養殖戶和死豬身上做文章。首先,對于一些愚昧無知的養殖戶宣傳疫情穩定,不必治療的言論,以低價收購病豬,在病毒致死之前將生豬屠宰,混以健康豬肉進行售賣。另外對已經死亡的病豬,未經處理就被回收,經過加工后充當各種肉類進行售賣。這種不法手段加速生豬業的污染,同時給人類健康帶來極大威脅。
我國對于新發疫情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視,可是缺乏專業的醫療隊伍,已經感染的病豬難以接受正當救治,導致疫情發展得不到有效控制。在防疫部門的監督下,獸醫體制不斷改革,許多鄉鎮動物防疫站的工作人員和縣級檢疫員都是原來的基層骨干,原本防疫知識有限的防疫工作人員在面對突發的疫情時難免手足無措[2]。
動物防疫部門是我國養殖戶的保障,但面對這樣的疫情,我國防疫機構無意也沒有能力去開展創造性的防疫工作。在防疫機構改革前提下,工作人員的心思大都放在細致的考核和晉級上邊,防疫站的任務加重,管理工作和考核工作越來越細致,追究責任的工作越來越嚴格。另一方面,創造性防疫工作內容并不計入考核標準之中,工作人員也不愿意費力去做。
養殖類疾病的防止首先要有信心,通過及時的宣傳,建立養殖戶對疫情可控制可治療的信心,使之成為養殖戶討論主體,用科學實踐告訴養殖戶藍耳病疫情并不可怕,盡量消除養殖人員的恐慌心理,穩定其情緒,與防止人員共同努力做好防治。
在宣傳防治過程中,提防不法分子,不給可乘之機,讓養豬戶通過實在的榜樣作用,增強藍耳病治療的信心。
任何工作都需要及時學習和更新,養殖工作也是一樣,需要養殖戶聽從防疫部門安排,定期進行疾病防治的培訓。
為了將已患病的生豬和健康的生豬隔離開,養殖人員應該將藍耳病感染的生豬進行全面封存,對于疫區所有養殖場和家庭養殖的單個生豬進行登記,禁止養殖豬隨意移動。養殖豬出現感染或者致死需要立即登記,尸體要經過防疫站進行專業處理,防止不法分子將死豬流入市場[3]。
在病區內設置檢查站,防止將病區的豬帶出疫區,同時可以防止患病豬經過流動感染其他地區。
將防疫執法部門責任化,保證責任落實到個人,調動全體防疫站的工作人員積極面對,早日控制疫情。
在養殖場中進行封閉飼養,以養殖區域為單位實現自繁自養,杜絕引進幼豬進行飼養,有效防止病毒進入或帶出。在疫區內進行防治時,為了將病情凈化徹底,首要引用清潔用水,不能使用流動的井水或河水作為水源。
自疫情發現開始,我國防疫研究中心已經開始積極的研究對策,經過對眾多動物染病的分析試驗后,對病原的認識逐漸得到統一,目前為止,高致病性的疫苗已經批量生產,對我國養殖業作出極大貢獻。
病情越來越嚴重,防疫部門不能以全部捕殺來達到減緩疫情的目的,首要工作就是對患病生豬的救治,通過防疫站和養殖戶的配合建立有效的救治方案。在救治過程中,常熟市的獸醫工作者也參與了深入研究,現在對疫情防治的效果也得到各界的肯定。同時不可否認的是養殖戶的積極配合,精心護理。
社會各界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會讓藍耳病疫情得到應有控制。首先,政府部門主動出擊,發揮政府強有力的政治力量,緊抓防疫工作,落實到個人,凈化環境。其次,各地獸醫部門積極配合,做好參謀工作,認真帶好防疫隊伍,主動承擔救治的技術支撐。最重要的是養殖戶的配合,自上而下做好防疫工作,降低生豬的發病率及感染幾率,從而減少生豬的死亡率。
任何養殖業疾病的爆發在短期內都不能得到及時救治,在經歷一場疫情風波之后,應由防疫站組織,建立一套完善的防疫體制用以面對今后的疫情防治工作。
自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出現至今,從應急處理到疾病的防治,一直是獸醫界面臨的一個極大挑戰。這種防治工作不同于2004年的禽流感突發狀況,藍耳病面臨的困難是病毒傳播迅速,在短期內可造成大面積養殖癱瘓,由于藍耳病是新發疾病,幾乎被感染的豬沒有好轉的可能,這就使防治工作難上加難。本文分析及討論常熟市防治工作的一孔之見,希望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望我國防疫部門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保證我國的養殖產業穩步提升。
[1]黃昆鵬,黃俊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治的現狀問題和對策[J].農家致富顧問,2016(20):78.
[2]姚曼.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治的現狀問題和對策[J].農家致富顧問,2016(6):40.
[3]邱立新,鄭杰.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臨床診斷與防治[J].中國畜牧獸醫,2008(1):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