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輝堂(河南省新鄉縣農牧局 453700)
奶牛乳腺炎發病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許輝堂(河南省新鄉縣農牧局 453700)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養殖中常見的病癥,不僅影響了奶牛產奶量,還對奶牛健康造成很大影響。一般奶牛乳腺炎在奶牛泌乳期發作機率較高,已經成為奶牛養殖戶面臨的主要問題。本文主要對奶牛乳腺炎發病原因及危害進行分析,針對性的提出防治措施,希望可以給相關人員提供借鑒。
奶牛;乳腺炎;發病原因;防治措施
奶牛乳腺炎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對奶牛養殖戶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已經成為目前研究的主要問題。該種病癥較復雜,與養殖環境、養殖方式、奶牛自身抵抗力具有很大關系,必須及時對其進行分析,制定相應措施。
奶牛乳腺炎發病原因較多,而且在不同地區發病癥狀也會發生變化,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一方面,奶牛年齡和胎次。隨著奶牛年齡的增長,奶牛體質不斷下降,機體自身抵抗力不斷下降,對奶牛造成了機械損傷,進而產生了多種陰性乳腺疾病;在同一期間,隨著胎次的變化,乳腺炎發病率也會增加。一般第3~5胎,產奶量急劇上升,增加了奶牛乳房負擔,導致乳腺炎發病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乳區。陰性乳腺炎在環境管理、乳房指數及擠奶方式具有很大關系。通常左區陽性率高于右側,前乳區高于后乳區。
目前奶牛乳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是傳染。當病奶牛靠近正常奶牛時,會將細菌傳染給正常奶牛,經過乳頭進入乳房,而且病原體還會在奶牛生殖道與消化道傳播,進入奶牛體內,進而引發感染。所以飼養奶牛時必須加強環境管理,及時清除糞便,保持軀體清潔。
經過分析發現,非特定微生物如支原體、病菌及細菌等是奶牛乳腺炎產生的主要因素。通常鏈球菌、大腸桿菌與葡萄球菌等在乳腺炎感染中所占的比例較高。從感染乳腺炎類型上來看,無癥狀陰性乳腺炎高于臨床乳腺炎。葡萄球菌與鏈球菌是引起陰性乳腺炎的主要原因。此外,不規范養殖和管理也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原因。
乳腺炎無明顯表現但危害大,而且散布范圍較廣,一般危害為[1]:第一,降低乳品質,導致乳蛋白變性,增加了鈉氯離子,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很大影響,而且降低了奶牛產奶量。第二,從生產角度分析,奶牛泌乳量會減少或失去泌乳能力[2];乳汁中明顯可見異常如血樣、水樣;不能及時治療會轉變為慢性乳腺炎,導致奶牛乳房異常,給養殖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第一,物理治療。按摩法:按摩奶牛乳房,擠出乳房障礙物,提高乳房通透性;細菌素療法:采用分子技術生產的天然細菌蛋白進行乳頭藥浴操作;熱敷法:采用熱水袋對奶牛進行熱敷,或使用電熨斗進行外部熱源刺激。
第二,乳房與乳房基底注射藥物。將400萬單位青霉素與100萬單位融入到100ml鹽酸普魯卡中,在乳房基底注注入乳頭,并撥動乳房,每天兩次,連續使用2~4d。一般上述藥物主要應用射,效果理想。
第三,進行全身治療。如果奶牛乳腺炎較嚴重,可進行肌肉注射光譜抗生素,并及時進行解毒、補液及解熱等治療。
第一,給奶牛創設良好的環境。擠奶前必須對牛體刷拭和清洗,提高奶牛身體抵抗力。定期對牛舍、牛床位消毒,保持場地干燥。第二,乳頭藥浴。一般在奶牛停產前10d每天進行一到兩次。泌乳奶牛經常一次,一般使用次氯酸鈉、新潔而滅、過氧乙酸、洗必泰藥浴。第三,條件允許可定期建DHI或SMT檢測,及時處理病牛[2]。第四,科學擠奶,提高擠奶衛生。使用合理的擠奶設備,按照規范方法擠奶并做好消毒。
奶牛乳腺炎已經成為奶牛養殖者探討的主要問題,因此必須做好乳腺炎預防工作,一旦發現病牛必須及時進行治療,避免對其他奶牛造成影響,提高奶牛產奶量。
[1]黃俊姿.奶牛乳腺炎防治措施的研究進展[J].現代農業,2015(3):24-25.
[2]木哈買提汗·夏依克.奶牛乳腺炎及其防治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6(1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