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丹(遼寧省海城市動物檢疫站 114200)
家禽傳染性腺胃炎預防與控制
趙曉丹(遼寧省海城市動物檢疫站 114200)
有效的預防措施是控制家禽傳染性腺胃炎重要的舉措,本文從中獸醫辨證觀點對家禽傳染性腺胃炎進行分析,并提出可操作的預防與控制措施,旨在減少該病的暴發與流行。
傳染性腺胃炎;中醫學;預防措施;控制策略
家禽傳染性腺胃炎發生于不同品種的蛋雞和肉雞,其次以蛋雛雞和青年雞多發,然后為肉用公雞和雜交肉雞。該病流行較廣,給家禽飼養業造成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加強對該病的預防與控制,對提升家禽養殖經濟效益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病分析致病的關鍵性因素首先就是禽類多為環境污染、飲食源污染而導致機體遭受各種病原體侵害,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有害物質(毒素物質)等經消化道、呼吸道、受損皮膚及黏膜等渠道侵入機體后導致脾胃受損,脾胃升降、運化失調,經久致使濕熱蓄積過盛誘發相關疾病。其次是四季氣候變化、寒熱更替,禽類外感寒邪、熱邪,引起其機體生理及代謝機能紊亂,寒、熱凝滯于五臟六腑,導致禽體氣血失調、脾胃升降失調等,最終因寒(熱)濕邪內蘊過剩而引發全身癥狀。第三是四季瘟熱之毒蓄積于中焦、濕熱內生誘導機體本病。第四是飼養管理不善,由于營養供應失衡、環境惡化、藥物傷害、不良應激等綜合作用下,造成動物機體免疫力下降,因而易為寒熱濕邪、瘟熱之毒攻破機體免疫屏障,進而引起發病。
結合致病因子及機理辨證,預防本病首先是控制養殖環境中各種病原體含量,通過有效的生物安全防范措施、消毒滅源及凈化措施,使養禽場(舍/欄)內病原體含量控制在安全范圍內,盡可能減少內外源性感染,以降低感染發病率。其次是規模化養禽場,特別是病史區(場)很有必要進行重大疫病疫苗免疫,包括禽流感、新城疫、雞傳支、雞傳喉等,針對性預防本病須計劃免疫 “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禽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油乳劑滅活苗)”,適免禽按照0.5ml/羽、每10~15羽更換新針頭1顆,注意先注射經視診檢查健康的家禽,之后再注射發病禽及假定健康禽,以免造成帶毒針頭擴散傳染病原體。第三,高度重視強化禽舍日常保潔與消毒滅源處置,及時發現并緊急撤離處置群內個別發病禽,隨著禽生長發育進度機動調控單位面積上的放養密度,長期保持清潔、干燥、無菌、空氣質量良好的宜居環境,有效降低傳染病散播幾率。第四,加強科學化飼喂管理,善于制定適合家禽當前生長發育需要的基礎飼料配方,確保營養全價且喂量適中,同時保證飲水及飼料源不被污染、保質保量,增進家禽體質及免疫力,加強固本培元以降低發病。第五,善用中獸醫保健預防程序 “治未病”,筆者推薦近年規模禽場廣泛適應的方劑為 “復方黃芪多糖散(含黃芪多糖、青蒿素、人身皂苷、板藍根、大青葉、魚腥草、氟苯尼考、多西環素、免疫增效因子等)”,本方四季皆宜、廣譜高效、毒副性最低,按0.2~0.5%拌料投喂,于每月初連續投喂3~7d,可有效預防病毒與細菌混感的消化道、呼吸道疾病,總體有效率達85%以上,值得規模養禽場大力推廣應用。
發現癥狀后立即用雞專用干擾素治療,1次/d,連用2~3d。同時用含腺胃型傳支的新支二聯油苗皮下注射,一般15d后不會再出現和發展,癥狀輕微的可以康復。
用干擾素 (2倍量)、板藍根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5ml)、林可霉素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2ml)肌肉注射,連用2d,第3天開始用頭孢類藥物早晚兩次飲水,連用3d,效果較好。
用利巴韋林(純粉:5g加水75L)、黃芪多糖(純粉:5倍量)、強力霉素(純粉:5g加水50L)、西咪替丁混合飲水,每日3次,連用3~5d;飼料中添加抗病毒中草藥和復合維生素B,連用5d。采取以上方法治療3d后,雞群病情明顯好轉,癥狀得到控制。
健胃散大劑量拌料;西咪替丁拌料,5~10日齡100片2000只雞,10~20日齡100片1000只雞,20~50日齡100片500只雞,連用3d,停2d后再用3d;黃芪多糖5倍量飲水,3d后飲水中再加青霉素,每只1萬~3萬單位,適當控水,在2h內飲完,連用3~5d。
趙曉丹(1980.2-),女,漢族,遼寧省海城市人,本科,獸醫師,研究方向:動物疫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