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彥蓉
(云南省紅河州畜牧技術推廣站654400)
林下種草養雞技術探討
龍彥蓉
(云南省紅河州畜牧技術推廣站654400)
充分利用紅河州地區優勢發展林下種草養雞是當前一種新興的養殖模式,在較多地區已得到實踐,并且取得較好的效益。本文結合實踐生產情況,對林下種草養雞技術進行詳細分析。
林下種草;養雞;技術
新興養殖模式與技術不僅提升養殖產品質量,還會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林下種草養雞技術是一種新型養殖技術,由于其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在廣大地區得到實踐應用推廣。
首先要選擇養殖場地,場地需要處于通風良好、光照充足、自然環境良好的區域;應該遠離畜禽市場,尤其是一些加工廠、屠宰場以及一些化學污染較為嚴重的工業區;樹林覆蓋密度應至少達到70%,使所養殖的雞能夠有足夠的活動避暑空間[1]。
在完成養殖場地的選擇之后需要對養殖地點的棚舍進行搭建,以避免雞群在雨雪天氣下受凍受淋出現一些疾病。修建棚舍上部應該設計為人字形,即中間為2.0m高,兩邊為1.7m高,寬度控制在大約9m即可。長度可根據具體養殖數量來確定,養殖密度通常為 8~10 只/m2。
在對林下種草養雞雞品種的選擇時,一方面需要根據市場實際需求確定,前期對市場進行調查以了解市場中各個雞品種的銷售情況,另外一方面在對品種選擇時候需要結合養殖場地的實際情況選擇一些抗病力強、適用能力強并且能夠自己覓食的雞,而且在林下種草養殖的雞通常在肉質方面遠遠優于普通雞。
種植牧草時需要選擇一些適合當地氣候以及生長條件的牧草品種,此類牧草對于雞群食用不僅不會有不利影響,而且還將增強雞群免疫能力以及消化能力,比如菊苣、黑麥草、奇可利、串葉松香草、白三葉、魯梅克斯等
飼養管理是養殖的關鍵環節,也是影響養殖的重要一步,因此,養殖人員需要高度重視此階段,飼養管理在實踐操作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雛雞階段飼養管理。雛雞是指30d以內小雞,這種小雞在養殖中需要控制養殖密度在35.5只/m2,而且溫度要適宜,通常在31.1℃左右,重視雞舍的通風管理,而且雛雞需要有足夠的日照時間,喂食應該選擇一些顆粒較小的食物喂養,在飲水方面可添加一些維生素,以提升其免疫力,降低小雞死亡率。第二,放養階段飼養管理。在雛雞生長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進行放養,林地放養一般密度控制在每350 50只/km2的標準,因為密度如果過大,雞群生存活動空間減小,內部草蟲量難以滿足雞群食用。在放養規模方面,每群應該控制在1300只左右。在放養時間方面,一年四季一天20h均可放養,但需要注意夏避暑冬避寒。
在養殖過程中,一般疾病是影響養殖的重要阻礙,很多養殖戶都是由于在養殖過程中遭遇疾病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雖然林下種草養雞對于雞的生存能力以及抗病能力均有很大提升,但還需要重視對疾病的控制,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定期對養殖場地進行消毒,尤其是雞舍一些小角落,安排專業消毒人員進行消毒處理,同時,養殖區域的雞舍也要定期進行打掃,將內部糞便及時清理出去,確保雞舍清潔;第二,及時做好防疫措施,給雞注射防疫疫苗,尤其是在一些疾病流行時間更加需要重視此方面工作;第三,在養殖過程中如果發現有雞得了某種疾病,特別是易傳染性疾病,必須將其及時隔離處理,尸體也要進行特殊處理[2]。
綜上所述,林下種草養雞技術對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非常重要,其不僅能夠改變過去的養雞模式,而且還能提升養殖產品質量,降低疾病突發率,給養殖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以上文中對林下種草養雞技術進行詳細分析,期待能夠對該技術推廣應用帶來一定的積極意義。
[1]吳啟進,邱寧.林下種草養雞山區農民脫貧的希望[J].貴州畜牧獸醫,2003(2):19-20.
[2]陳擁軍.林下種草放牧養雞的技術要點 [J].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04(3):270-27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