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萍+潘興揚
在四川資陽市雁江區東南30公里開外,幅員77.8平方公里的伍隍鎮葆有著古樸的風姿。在這方祥和寧靜的土地上,伍隍中心衛生院以守護者的姿態默默佇立了60多年。
扎根基層,60年如一日
來到衛生院時已近中午,跟隨副院長熊文上樓去辦公室,一路上遇見背著背簍的鄉親,總少不了親切的寒暄,“今天好些了嗎?”“12點了還不吃午飯哇?”一句句簡單的問候,讓本來整潔得有些嚴肅的醫療環境也變得溫暖起來。
記者從熊副院長口中得知,伍隍中心衛生院成立于1952年,是國家開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是集醫療、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一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新農合、醫保定點醫院,也是伍隍鎮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25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戶籍人口5.5萬余人,常駐人口4.4萬余人。”談起伍隍鎮的基本情況,熊文脫口而出,而這便是占地7畝、業務用房面積近7000平方米的衛生院幾十年來一直服務的對象。目前,該院能為轄區群眾提供健康檔案建檔、健康教育、免疫規劃、老年人健康管理、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障礙患者健康管理、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0—6歲兒童健康管理、中醫藥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及處理、衛生監督協管等十三項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目前,伍隍中心衛生院設有內兒科、婦產科、外科、口腔科、中醫科、公共衛生科等科室。配備有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數字化X光機、碎石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凝儀、全自動心電圖儀、尿液自動分析儀、電解質分析儀、心電監護儀、微波中頻治療儀、電子胃鏡、洗胃機、呼吸機、煎藥機、中醫熏蒸床、多功能三維牽引床等先進的設施設備。衛生院有副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護師1人、主治醫師18人,能熟練開展疝氣、闌尾炎、腸穿孔修補術、剖宮產、子宮全切、子宮肌瘤等大中型手術,基本滿足當地患者的醫療需求。
建檔立卡,為衛生扶貧出力
在扶貧攻堅工程中,伍隍衛生院毅然擔起了鎮里的衛生扶貧重責。
據統計,伍隍鎮共有衛生扶貧保障對象4476人,其中國庫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054人,低保對象422人。保障對象中因病致貧2128人,占保障人口47.5%。
為此,衛生院當即成立以院長為組長,分管公共衛生和醫療的副院長為副組長,公衛、臨床、醫技、信息、行工等科室負責人和各村衛生站站長為成員的衛生扶貧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職責,細化工作措施,層層分解任務,層層傳遞壓力,實施院班子成員分片包干,全程跟蹤服務,形成工作合力,舉全鎮衛生之力,確保衛生扶貧工作落實到位。
在陣地打造上,衛生院在院址內設置專用衛生扶貧辦公室,升級醫院醫保系統對接模塊,整合醫保窗口和收費室窗口,打造衛生扶貧“一站式”服務窗口;在轄區公路沿線重點打造雙峰村衛生室和郭家村衛生室,累計投入2萬余元為2個村衛生室設置戶外宣傳專欄和宣傳標語,配備藥柜、檔案柜、文件盒,更新和完善各種工作制度、職責和流程,規范運行資料。目前,衛生院正計劃為全鎮75%以上的村衛生室統一發放《基層中醫適宜技術手冊》,配備針灸、火罐、艾條、刮沙板等基本的中醫適宜技術設施設備,進一步提高村衛生室的服務能力。
此外,伍隍中心衛生院從護理組抽調一人專職負責衛生扶貧辦公室日常工作,從公衛科和臨床醫生隊伍抽調4名人員兼職參與衛生扶貧工作;組建4個健康服務團隊,實行分片包干,開展摸底調查、疾病篩查、健康教育、慢病認定和疾病隨訪等工作;同時組建了以全鎮25個行政村文衛副村長為健康宣傳員的健康教育宣傳隊伍。
值得一提的是,為將衛生扶貧落實到戶,伍隍衛生院為每一戶建檔立卡因病致貧家庭張貼《衛生扶貧定點聯系卡》,明確了聯系醫生和聯系電話;同時對因病致貧人員發放《精準扶貧醫療救助證》;印制《衛生扶貧告知書》,由健康服務團隊、村兩委成員和鎮級駐村干部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入戶精準宣傳,做到戶戶見面,經扶貧對象和工作組成員三方簽名后回收院扶貧辦歸檔;在衛生扶貧保障對象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上加蓋“因病致貧”字樣,方便對因病致貧人群就診時進行精準識別和進入因病致貧綠色診療通道。
截至2016年8月,伍隍中心衛生院已組織4個健康服務團隊進村入戶,對4054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422名低保人員進行了調查摸底,共計篩查出因病致貧2128人,摸清了疾病診斷和治療情況,為每一名因病致貧人員擬訂了個性化診療方案。
9月,衛生院共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低保對象建立規范健康檔案4300余份,建檔率達到96%,基本實現動態管理。目前,已收治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116 人,已辦理出院結算報銷38人,醫療費用共計 76470元,通過醫院減免、新農合報銷、民政救助和醫療救助專項基金減免等報銷資助金額共計70136元,個人自付6334元,報銷比例達到91.7%,個人自付比例8.3%,低于10%的個人微支付標準。
舊貌煥新,醫療服務再提檔
2013年11月25日,因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支持,建設近2年、花費300余萬元的伍隍中心衛生院的新門診樓正式投入使用。
據了解,新門診樓包含診斷室、中西藥藥房、庫房、收費室、化驗室、彩超室、胃鏡室、人流室、門診手術室、中醫診療區、公衛科及其他行政辦公區,目前各臨床科室運行良好。
新門診投入使用后,在雁江區衛生局的領導下,在區CDC和區婦幼保健院的指導下,伍隍中心衛生院開展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區標準化建設,人員業務更加熟悉,服務質量大幅度提升。此后,衛生院通過了區衛生局組織的兒童和孕產婦保健標準化建設評審和AAA級接種門診建設通過區級評審;兒童和孕產婦保健標準化建設得到了市級領導的好評,并作為先進典型進行推廣。舒適、溫馨的環境和人員高質量的服務贏得了群眾好評,在繼續保持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基本免疫接種率的情況下,免疫接種率不斷上升。
熊文介紹道,近來,衛生院更設立了中醫集中診療區,投入8萬余元添置中醫牽引床、按摩床、電針治療儀等設備設施,中醫收入大幅提高,全年中醫科總收入超過40萬元。
目前,伍隍鎮中心衛生院已開始二級乙等醫院的創建,準備于2017年接受驗收;擬掛牌雁江區第三人民醫院,并納入區直醫療單位綜合管理;計劃于2020年申請創建二級甲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