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偉
2015年4月以來,作為宜賓縣指定試點農村產權抵押融資改革的銀行,宜賓金江農商銀行主動作為,積極探索,先期重點通過對林權抵押和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的創新運用,實現了讓農民“沉睡資源”變成“流動資本”。此舉為盤活農村產權,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渠道,打造出了一個貸款手續簡化、擔保空間大、資金成本低的融資平臺,有效解決了涉農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農村新型經營主體貸款擔保難題。
現行做法
——統一思想,狠抓落實。一是加強領導。班子成員召開專題討論會,統一思想認識。成立由董事長任組長,其他班子成員任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產權抵押融資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三農金融部,負責具體工作的規劃實施和意見反饋;二是專題推動。總行多次召開由三農金融部、風險合規部、計劃財務部、電子科技部、部分網點負責人、客戶經理組成的專題工作會,明確責任和分工。
——建章立制,規范流程。一是制定相關制度、辦法和實施方案。制定了《宜賓金江農村商業銀行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配套金融服務方案》和《宜賓金江農村商業銀行關于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二是完善相應的制度流程。對試點工作推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積極研討風險控制對策,完善相應的制度流程,對借款申請人、貸款利率、期限、額度、抵押率、操作流程等具體內容進行了明確。
——銀政聯動,共筑平臺。一是積極協助政府搭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協助參與縣政府農工辦、林業局、農業局、財政局等相關部門出臺各類制度辦法;二是通過與縣政府簽訂《關于開展農村產權抵押融資試點的協議》,與縣財政局簽訂《農村產權抵押融資專項補償金管理協議》;三是與林業局多次就《林權證》《林木(果)權證》《林地經營流轉證》的管理等工作進行深入溝通。與農業局就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的確權頒證、價值評估等進行座談討論,集體協商處理好推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障礙。四是與數家保險公司就保險費率、保障內容以及賠付方式等深入探討,協商最優的辦理流程、最優惠的費率。
——科學定價,利率優惠。一是價值確定。審慎選擇評估公司,切實加大對林權抵押資產評估公司的資質審核力度,對土地、林權價值的評估實行“量價分離”的原則。對林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率,原則上不超過林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評估價值的50%。二是利率執行。產權抵押貸款利率最高不超過人民銀行同期限檔次貸款基準利率的1.3倍,貸款期限最長可達5年,同時政府對貸款人進行不低于基準利率一半的貼息,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產權抵押貸款的融資成本。
——創新產品,主動服務。一是修訂出臺《宜賓金江農村商業銀行林權抵押貸款實施細則(試行)》《宜賓金江農村商業銀行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實施細則(試行)》和《宜賓金江農村商業銀行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創新制定了林權抵押、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產品。二是主動對接林業局、農業局、房管局等相關主管部門,共同篩選出優質客戶名單,廣泛宣傳,開展電話營銷、上門營銷。截至2016年10月末,宜賓金江農商銀行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39筆14218萬元,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11筆2480萬元,農房抵押貸款1筆29萬元,支持了涉農龍頭企業25戶、種養大戶14戶,專業合作社5戶。輻射和帶動了10余個貧困村,2000余戶貧困戶,近10000貧困人口的產業發展和家庭增收,充分體現了金融精準扶貧的重要作用。
存在的問題
——風險控制較難。一是農業總體抗風險能力弱。眾所周知農業生產經營尤其是林業的生產周期都比較長,見效慢,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融資遭受損失的可能性也比較大,如何有效把控其風險是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二是未來收益具有不確定性。農業生產周期長的同時,產品價格波動大,一般涉農貸款投放期限也比較長,所以在未來,經營者的經營收益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三是價值評估體系不成熟。相對于城市房產等固定資產產權的評估,農村產權的評估體系還非常的不完善,不健全,評估的科學性和市場接受度亟待提高;四是貸后管理難。農村產權普遍具有地處偏遠、布局分散等特征,只有加強多方配合共同監管才有可能處理好抵押資產的監管問題;五是抵債資產的處置難。在現階段,雖然已經建立起了產權交易中心和產權交易制度,但是相對而言體制尚不成熟,市場機制的運作尚不完善。
——綜合成本偏高。根據該行與縣政府簽訂的《關于開展農村產權抵押融資試點的協議》規定,農村產權抵押融資的貸款利率不得超過人民銀行同期基準利率的1.3倍,另外縣財政和省財政又對農村產權抵押融資的經營戶貼息基準利率的一半,這些舉措大大減輕了客戶的貸款利息負擔。但是在農村產權的評估、保險等方面客戶仍需付出較高的成本;另外,在客戶辦理過程中需要協調金融機構、政府主管部門、評估機構、保險機構、收儲機構等,也將會產生人力、物力、財力等多方面的耗費,我們需要探索優化辦理機制和流程盡力減輕客戶的綜合成本。
——懲處機制缺失。現在我國的信用體系建設還不成熟不完善,這就給一部分不誠實守信,不誠實經營的人一定的可乘之機。在我們推動農村產權抵押融資過程中,難免會有一部分投機者參與進來,一旦投機失敗,往往會選擇逃避,從而對這個業務鏈條上的所有參與者造成傷害。所以亟待建立健全違約懲處機制,增大違約成本,讓不誠信者不敢不誠信。
對策建議
——自身方面。1.加強溝通協調,拓寬覆蓋層面。一是進一步加強同黨政各個部門的溝通協調,共享資源渠道,確保農商行產權融資改革與縣委、縣政府的改革步調一致。農商行出臺的各項規章、制度、辦法,以及產品、服務的創新和宣傳都必須符合政府相關文件規定;二是繼續加大宣傳、動員和培訓,提高客戶經理的業務辦理能力和風險識別水平;三是利用農商銀行物理網點、電子銀行等渠道,發布、維護農村產權信息,促進客戶需求整合,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拓寬金融覆蓋層面。
2.加大創新力度,優化業務流程。一是積極轉變思想觀念。堅持走出去主動營銷、上門營銷,用優質的服務吸引客戶;二是創新信貸產品。對已經出臺的林權抵押類產品、土地收益保證貸款和農房抵押貸款產品,要及時收集反饋信息,對不合理之處要及時修訂和完善。三是優化業務辦理流程。進一步優化農村產權抵押融資業務的辦理流程和運作機制,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切實降低客戶的綜合成本。
3.強化審慎經營,嚴格風險防控。一是關注土地、林地流轉的真實性。要建立土地經營權、林權抵押貸款臺賬,指定專人負責對接服務,及時與相關部門跟進了解經營者的生產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是否確權登記,是否簽訂自愿轉讓合同等進行核實,確保用于抵押承包土地、林地無權屬爭議。二是關注承包金繳納真實性。要核查承包金繳納的真實性,重點把控經營權抵押貸款時限,以便貸款出現風險后有足夠時間進行處置。三是關注合同簽訂有效性。要嚴格執行面談、面簽制度,嚴格對借款人身份信息、信用狀況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調查。四是關注經營主體資格審查。要堅持對有長期種植經驗的涉農經營主體優先辦理,對外界資本進入,缺少種養殖經驗的審慎辦理,防止由于管理經驗不足造成經營風險。五是關注承包主體經營風險。要積極引導適度規模經營,確保土地承包經營戶管理能力、經營水平、盈利能力有效匹配。
——政策層面。1.健全風險機制。建議政府部門成立風險處置機構及部門,制定專門的風險處置制度和流程。由政府提供擔保或者給予資金支持、稅收優惠、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等,加快農業政策保險推進步伐,通過多種方式從政策層面對農村產權抵押貸款的發展給予支持。
2.完善評價體系。建議政府部門在搭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基礎上,科學決策,制定出臺專門的土地價值和林地價值評估辦法,進一步完善土地價值和林地價值評估制度,盡快出臺統一的評估標準,并培養專業評估人才,為農村產權抵押貸款提供技術保障。
3.加快市場流轉。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加快確權頒證速度,并通過政府平臺及時發布確權農戶名單,便于有針對性地投放產權抵押貸款。同時政府積極引導,建立規范農地和林地流轉市場,提供統一的信息公開平臺,尊重和利用市場規律,價值規律,健全風險共擔與風險轉嫁的機制,實現農地和林地的高效有序流轉,有效提高農村產權抵押貸款效率。
(作者單位:四川宜賓金江農商銀行)